APP下载

儿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2015-08-15赵建美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19期
关键词:心理压力儿科家属

赵建美

(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儿科 江苏 南京 211800)

儿科平常护理工作量大、繁琐且风险高,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儿科护士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现就儿科护士面临的心理压力与应对措施探讨如下。

1. 原因分析

1.1 患儿家属不理解

患儿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属视为掌上明珠,患儿害怕打针,见针就哭,甚至看见护士都哭,患儿一哭家属就特别心疼,为了使患儿减少痛苦,家属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行静脉穿刺时,家属第一句话就是"看准了再打"给护士施加压力,而随着肥胖、超重儿的增多,造成静脉穿刺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如没有"一针见血",有的家属马上发火说"拿我的孩子做实验啊",便责备护士,甚至辱骂、殴打护士,给护士造成极大的精神、心理压力,无形中造成护士高度紧张,长期造成护士心身疲惫。

1.2 疾病影响

俗话说:"病在儿身,疼在娘心",患儿的病情牵动着家中每一个人的心,患儿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如果病情突然加重、反复或久治不愈等,家属就会产生不良情绪,与家属接触最多的护士往往成为那些不良情绪的发泄对象。有的没事找茬,百般挑剔,有的稍不如意大发雷霆,患儿家属的不理解甚至无理取闹,致使护士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从而对护理工作产生厌恶感,加重心理负担。

1.3 患儿不合作

由于患儿小没有自制性,对疼痛,打针,吃药只能以哭闹的形式以示反抗,拒绝跟护士合作,造成护理操作反复进行,加重护理工作量。患儿不合作且哭闹,家属心痛又无奈,再加上患儿家属因孩子生病往往不知所措,心烦意乱,情绪不稳定,易对护士发火,至使护士心理压力大,产生厌烦情绪。

1.4 护理操作多且工作繁琐

儿科用药剂量因人而异,根据体重计算,用药剂量小,当前药的配置均以成人量为准,而儿科要把成人剂量的药配置成小儿量,比如治疗小儿退热的安乃近,每支2ml,含量0.5g,临床常用量为0.1 -0.25g,在配制药液时必须精确计算药量,反复核对,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致使护士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再加上儿科患儿平均每人输液有四组以上的药水,静脉加药频繁;输液后要根据体位随时调整滴速;由于患儿好动,液体外渗要重新穿刺;患儿尿湿床单要及时更换等等,

这些均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使护理质量下降,造成护士身心疲惫[1]。

1.5 儿科环境差待遇低

儿科病房较成人病房存在"三多现象",即病人多、家属多、噪音多。患儿看病多为4、2、1 结构(4 个老人,2 个大人,1 个孩子),1 个孩子住院,多个家属来陪视。由于患儿较小,治疗护理均不能配合,孩子哭闹声,家属哄逗孩子声,催促声等等,护士长期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中工作易产生烦躁、疲劳[2]。同时儿科也是医院满意度较低,医疗纠纷的多发科室,护士长期工作在这种环境中,必然会造成精神高度紧张和身心疲惫。儿科护士专业性强,人员相对固定,一般情况下无从替代,轮转其他科室机会较少,造成护士心理不平衡,影响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心理健康。

2. 应对措施

2.1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态度

热爱护理事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学会客观地看待得失。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以理解,友善,平和,忍耐和博爱的心态,为患儿提供帮助。

2.2 培养较强的适应能力

具有良好的忍耐力及自我控制力,善于应变,灵活敏捷,注重培养自身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2.3 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儿科护士要具备娴熟的护理操作技术,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时尽量减少患儿痛苦,在技术操作中做到一稳、二准、三快、四好。为患儿进行静脉穿刺时,力争一次成功,在平时工作中要向经验丰富、技术较好者学习,研究探讨肥胖儿、高热儿等血管的特点,不断总结穿刺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提高自己的静脉穿刺技术,为患儿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既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又能减少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

2.4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护士在工作中与患儿及家属多沟通、勤交流,应学会"换位思考"的方法,多站在患儿家属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他们的心情,尽量满足患儿的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经常对患儿拥抱,抚触,微笑,传递"我喜欢你"的信息,对年龄稍大的患儿给以鼓励和表扬,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及家属的顾虑,以取得配合与信任,这样利于我们的治疗、护理工作顺利完成,提高护理质量。

2.5 保持健康的情绪

合理安排生活节奏,学会在繁忙中求得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以满足身体能量消耗。培养广泛的兴趣与爱好,在工作中要善于调整自己的心态,当有负面情绪,又无法解除时,要寻找正确的宣泄方式和寻求外在支持,如倾诉、社交活动等,以调节情绪,利于身体健康。

[1] 万文艳. 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对策[j]. 江西医药,2006,41(增刊):1173 -1 174.

[2] 张烨. 浅谈儿科护士心理压力的原因及缓解对策[j]. 医药前沿,2013,(7).

猜你喜欢

心理压力儿科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多吃蔬果缓解心理压力
圆梦儿科大联合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通过图片看内心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