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抽象为形象 让语文课立起来

2015-08-15刘集斌

新课程(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课课文方法

刘集斌

(江西省丰城市丰城职业中学)

语文教学的内容丰富、知识广博,语文学科既有抽象性,也具有形象性。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理轻文现象,也由于我们教师的教学观念、手段落后等诸多因素,致使语文课老师讲得沉闷,学生学得枯燥,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如何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抽象的语文知识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让语文课立起来,就成为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课题。

据美国心理学家奥斯丁的研究发现:当人们的右脑较弱的一边受到激励而与较强的一边合作时,会使大脑的总能力和总效应增加五倍甚至十倍。因此,我们在上课讲概念、推理、使用左脑的同时,又使用形象的方法激发右脑,使之积极参与思维,与左脑协调一致,彼此配合,不仅大大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既然如此,那怎样在语文课上化抽象为形象,使语文课鲜活、形象起来呢?我们可根据不同的课文、不同的课型,联系学生和生活实际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表演法

表演法就是让学生直接扮演文学作品中的角色,直接参与演示的一种方法,是将表演艺术与课堂教学艺术结合起来的一种好方法。中学教材的许多作品,如小说、戏剧、部分散文,都很形象,情节性强,完全可以用课本剧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演中学,在学中演,既可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习,又能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配乐法

配乐法就是在课堂上播放或演奏与课文内容有关或相配的音乐,通过音乐这种听觉艺术,把学生引入作品创设的艺术意境,渲染气氛,感染学生情趣的一种方法。音乐可在课文导入和总结时单独播放或演奏,也可在教师范读课文和学生朗读时配乐。配乐法很适合一些优美抒情散文、诗歌等。

三、图片演示法

运用图片展示课文描述的景物图像或艺术形象,可以更形象直观地表现课文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图片演示更多的适宜说明文和一部分记叙文的教学,图片是实物或实物示意的再现,通过对图片的观察,使学生建立了对实物图形象的了解和直观印象。既有利于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图片演示或教师的简笔画简便易行、易于操作,教学中可便于推行。

四、竞赛法

竞赛法是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或其他男女混搭编成若干个小组,由教师提出课文中的若干问题,供学生竞答或抢答,然后由教师打分,决出优胜的方法。竞赛法适合学生喜欢竞争的特点,也受学生欢迎。这种方法适用于对议论文的教学,也适用于其他难度不是很大的课文的教学。

五、实地参观法

百闻不如一见,课堂上讲十遍,不如现场看一遍。实物是活生生的教材,尽管不是所有教材都是可以用参观实物的方法来教学,但我们还是要尽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观一些实物,如参观园林艺术,可加深对《苏州园林》的理解,参观石拱桥和各种桥梁,可加深对《中国石拱桥》的理解。总之要结合教材,联系当地实际,让学生参观一些建筑、桥梁、园林、山林、地貌、河流、纪念馆、博物馆等,把自然当课堂,把社会当课堂,既丰富了学生自然社会方面的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大有好处。

总之,让语文课活起来,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努力做到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充分发挥大脑左、右两半球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大大提高语文课的教学效果,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语文课课文方法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语文课上做游戏
背课文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