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测生物组织的糖类和蛋白质”的课例研究

2015-08-15毛郁薷

新课程(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思考题实验设计探究性

毛郁薷

(浙江省温州市第四中学)

检测生物组织的糖类和蛋白质是《分子与细胞》分册中一个重要的学生活动,该实验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整体实验操作难度不高,容易引起学生兴趣。以往生物实验课教学侧重于实验的知识功能,实验多为验证性的实验,先由老师详细讲授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然后学生“按方抓药”完成实验,并不利于学生灵活运用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符合新课标的“倡导探究性”的教学理念。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明确提出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有效地、自主、科学地进行学习。在课例研究和改进过程中,我们也就紧紧围绕如何引导学生更好进行自主探究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我按照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动手实验和展示讨论的基本思路进行了第一稿的教学设计。为了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在课前预习中围绕实验整体操作布置了3 道思考题:(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什么?(2)生活中哪些食物中含有还原性糖、淀粉和蛋白质,如何对实验材料进行处理?(3)在实验操作中哪些实验步骤值得你注意?思考题的设置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本,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能理解实验材料的选择问题,以及对沸水浴的使用和双缩脲试剂添加顺序等操作引起注意,从而完成实验的预习。在课堂讨论环节,将课本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对三种实验材料的检测就不再局限于每种只检测一次,这样仅梨汁一种样液的检测就包含三个小实验:梨汁中有没有还原性糖,有没有蛋白质,有没有淀粉。为了引导学生用探究性的思路进行实验,又将实验步骤用探究性实验方法设计好后以填空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实验分组和实验中的注意步骤也一并提示出来。实验结果以表格的形式要求学生填写,方便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在和备课组教师的讨论中,就有老师提出意见。将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并通过相互讨论完成实验,能够体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意图,又能落实高中阶段对于探究性实验设计的要求。但是为了能让学生在限定的40 分钟时间内把实验顺利完成,就把实验设计思路用填空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其实是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尤其在分组上的提示等于暗示了本实验的设计思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不能发挥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学活动是一项具有高度“情境特定性”的活动,可用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来概括,必须因人、因事、因地、因时而制宜。教师更应尊重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多样化。换言之,实验课的重心不能只放在结果上,应更关注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方法的过程,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于是我对教学原有的实验设计过程进行了更改,删除了填空式的实验步骤,并对预习思考题进行简化。

第一节课上,由我引课后,学生回答预习的思考题。然后学生以2 人为一组,针对预习时设计好的实验步骤进行讨论,并动手做实验。在这个环节中,为了实验的开放性,老师不加以任何的限制,让学生自己做,并请2 组学生上台演示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结果学生出现的问题有:实验步骤讨论阶段“有些小组根本不知道如何做这个实验”“不能正确区分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的不同,不能正确分组”“实验原理不清,设计步骤错误或者只能按照课本依样画葫芦”。在实验实施阶段,绝大多数学生“添加的试剂量随意,各试管不一”“加了试剂之后的试管相互混淆了,不知道原来加的是什么材料”。在实验结果展示阶段,上台发言的同学“不能完整描述今天他所作的实验分组理由和实验结果分析”。

课后,备课组进行了讨论,我对自己的课不满意而且困惑:这堂课学生学得比较被动,课堂讨论也不活跃。课堂纪律不是很好,很多学生兴趣不高,预习作业中的实验设计基本没有做。那有什么办法能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起来并自主进行探究?如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落实实验操作的规范呢?

经过备课组老师讨论,我对教学设计进行第二次修改,尤其注意如何引导学生有序开展探究性实验的细节。首先删除了复杂的课前预习,而采用在黑板布置2 个简明的问题:(1)阅读课本及实验册,简述实验原理。(2)尝试设计实验步骤,并能用画图法表示。然后调整了实验室的座位,由原来的2 人一组改为4~5 人一组,既能够增加实验讨论的方案种类,又能够提升学生相互交流探究的能力。为了让学生能够规范实验操作,如试剂的量和实验操作顺序,在晚自修布置预习要求时,向学生简要介绍了利用标签进行注释操作的方法。这样既能防止学生对试剂使用的错误,又方便在结果展示阶段学生的语言表述。

在第二次课中,首先我通过简单介绍2004 年安徽劣质奶粉造成“大头娃娃”的案例,引导学生对本实验产生探究的兴趣。然后通过提问本实验的预习作业,落实实验原理。在进行自主实验探究之前,我提了3 个要求:(1)实验操作前组内要充分讨论交流,小组内确定一个最佳的方案后,才能开始实验。在确定好分组之后要将用到的试管用标签标注法进行贴标。(2)强调了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实验的规范性,例如每次使用完试管和量筒后要用洗瓶清洗等。(3)实验结束后,如实填写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能带着实验结果上台来汇报。并规定汇报的内容要包括:实验分组及理由,实验结果和得出的相应实验结论。学生带着这三个要求去做实验,显然目的性强多了,学生的讨论也能够充分展开。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我也深入到每组中,及时了解和解答学生讨论后出现的疑点,并在每组中不断强调实验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对比原则,让学生逐步形成探究实验设计的思路。在学生动手阶段,针对不同组的操作错误及时发现并提示改正。在展示环节,邀请三种不同分组的学生上台按照事先要求进行实验汇报,期间由我总结出三种不同分组的理由:即分成3 组是典型的验证性实验;分成9 组是典型的探究性实验;强调了分成12 组的探究实验更具严谨性,从而使学生初步明白探究性实验的特点。在最后,通过提问学生,“你通过本节课掌握了什么?”让学生自己总结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体会。

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研究者,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而所选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学生表现出极浓厚的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比较轻松地完成课标要求。同时也深深体会到新课改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只有不断充实挖掘教材,才能与时俱进,在课改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备课组老师认为:与以往的实验课相比,本节实验课较好地完成了以下四方面的转变:从“老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得少”变为“老师讲得较少,学生活动得充分”;从“让学生模仿着做”变为“让学生自主探究着做”;从“学生无序地、乱糟糟地做”变为“学生有序地、科学地完成实验”;从“学生盲目地做”变为“有目的地做”,较好地体现了学校提出的“引导学生自主、科学地进行学习”的教学思想。

猜你喜欢

思考题实验设计探究性
不同的温度
有趣的放大镜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哪个凉得快?
无字天书
超级思考题
超级思考题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