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15-08-15

新课程(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中职信息技术数学

陈 娟

(福建省长乐职业中专学校)

近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逐渐走进了中职教学课堂之中,并被广大教师和同学所接受,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往往可以化难为易,达到原有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教学效果。尤其是数学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原本复杂、抽象、难懂的数学内容变得简单明了且容易让学生接受,把数学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并且信息技术还大大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给中职学校数学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实现了很多在传统教学方法中难以实现的教学设计。

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1.应用信息技术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以教师“说”数学为主,教师讲,学生记,然后练习巩固。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数学课在中职学生眼中成为抽象、枯燥的代名词,甚至有中职学生对数学课产生畏惧感。更何况中职学生基础本来就差,学习习惯也不好,在数学课上很容易“跑神儿”学习效率持续下降。而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中职数学课堂上,则可以将强逻辑性、高精确性、难以理解的数学转化为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的数学。这样就课堂更加生动,学生能够听懂学会也更加活泼。如,在进行三角函数y=Asin(ωx+φ)的教学时,应用几何画板,可以新建参数A,ω,φ,将这些参数设定为动态参数,当参数A的值变化时,函数图象的振幅随之变化;函数图象的周期随着参数ω 的变化而变化;而函数图象的初相随着参数φ 的变化而变化。又如,在角的概念的推广一课的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理解推广角的概念的必要性,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现实生活和生产中角形成的现实情况,增强了学生对抽象知识的实际理解。在讲解正角、负角和零角的概念时,多媒体课件展示一转盘通过动画演示,指针按不同方向的旋转,形成的不同结果,再通过系列游戏抽奖规则:规则一:请让指针以最短距离经过奶茶与香蕉后,选择一件你喜欢物品;规则二:请让指针以最短距离经过巧克力与果冻后,选择一件你喜欢的物品;规则三:若想获得香蕉,如何用最快的方法达到;规则四:若想获得巧克力,如何用最快的方法达到。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和思考得出角的概念的推广: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正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负角;没有旋转——零角。

这样的利用多媒体信息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味,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学习也更易于理解。

2.应用信息技术能提高教师的备课效率和质量

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需要进行备课,但是传统的备课方法只能靠手工一本一本翻书来找,花费大量时间、大量精力才能找到需要的知识,有时甚至找不到需要的资料,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备课,就方便多了,只要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关键词,然后鼠标轻轻一点就能找到海量所需的资料,不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而且提高了备课的效率和质量。

3.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手段基本上就是黑板加粉笔,有时也会使用一些模型辅助教学。虽然这种教学模式当前仍被广泛使用,但它也具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如,在板书的文字较多的课堂上,板书一些数学的概念文字,一些数学定理公理的语言描述等;还有一些数学作图比较多的课堂上,粉笔书写和作图的速度大大制约了课堂的速度,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另外,因为受法定节假日与双休日的影响,有效的教学时间越来越少,这就需要提高教学的密度与强度,所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很难实现。而应用信息技术则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如,在立体几何中我们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建立屏幕页功能,将立体图形作为背景呈现在白板上,再在其上作标记、注释、画图等操作。这样不仅能节约时间,而且比用粉笔画的更加形象,更方便学生理解。同时,利用电子白板资源库,对立体几何习题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4.应用信息技术能够做到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能够建立一个远程交流平台,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数学老师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成功的教学案例,互相探讨教学方法、互相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互相取长补短,使教师及时补充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脚步,始终走在教育的最前沿,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5.应用信息技术符合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要求

2009 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对在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合理优化教学方法,充分重视信息技术的优势,努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效整合,推进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因此,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是我国目前教育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中职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

二、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1.信息技术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中职教育的趋势。信息技术可以起到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起到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作用。如,教师可以将一堂课或一章节中的重点和学生感觉不易接受的知识点做成微课视频,上传到校学习网上。学生可以下载学习,随时随地,可以重复通过观看视频来学习知识点,以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极大的便利。让有限的课堂教学得以延伸,为一些理解能力弱的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提供良好的帮助。

2.信息技术有助于学生系统复习

复习课较为枯燥,尤其是数学复习课,教师和学生都深有体会。然而,在复习课上应用微课教学则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课是面对面教学和在线学习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学习模式,具有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等优点,每节微课大约10 分钟,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复习三角函数时,教师可以事先录制本章节知识点系统总结的视频。如终边相同的角、弧度制的概念、三角函数的定义等。再录制一些常用题型的解题方法和过程的微课放在网上,让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性地观看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避免了学生因为复习课比较枯燥而产生的厌学问题,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解决了课堂上教师无法兼顾每一位学生的难题,给学生更多的探究空间,更多的实践时间。

3.应用信息技术使教学评价更合理

我们可以利用电脑,为所有学生建立一个“学生档案”,专门用来记录平时的上课情况,然后根据记录进行评分,并且增加平时表现的分值比重,降低考试成绩的比重,从而鼓励学困生不要放弃。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教学评价不单纯看“分数”,便会积极地参与这些评价过程。

4.信息技术有助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信息技术的运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了让教师能够合理地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学校可以组织信息技术专项培训,且教师自己也应该积极学习信息技术,在实践中认真观察、分析、探究,找出信息技术教学的问题,及时解决,为学生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真实榜样。

5.利用计算机进行专业融合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必修文化基础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相结合。如,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感受一下利用Pro/engineer Wildfire 软件可很快创建出一条漂亮的心形线,然后轻松地拉伸出一个曲面,进而再变为一个造型实体。对于数控专业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对比数学中的直角坐标系与数控编程中的工件坐标系、机床坐标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再比如,极坐标是一个很抽象的知识点,而在AutoCAD 制图中却经常用到极坐标。因此,教师在给机械专业的学生讲解时,可以先演示如何用直角坐标在AutoCAD 中制图,又是怎样应用极坐标在AutoCAD中制图,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直角坐标和极坐标的区别与联系。既使学生学到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相关概念,还让学生理解这些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十分有用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对应用信息技术的反思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点

教师要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点,敢于创新,正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以缓解沉闷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我们要与世界同步,积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并努力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生搭建一个有效的交流平台。

2.信息技术利用要适宜

信息技术优势很多,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但它同时也有不足之处。如若不顾教学内容而一味地追求“外在美”,就很容易让学生失去重点。因此,我们在充分重视信息技术的同时,一定不能全盘否认传统教学方法,要知道就运算的思路和解题过程的推导而言,传统教学方法有其特有的优势,让学生跟随教师解题步骤的逐一讲解,通过板书使学生理解并学会如何书写和表达。这样可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应努力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中职数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教师应正确认识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价值,积极实践研究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中职数学教学中,并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水平尽一份力,为数学教育的改革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张玉敏.浅谈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参花,2013.

[2]沈建林.信息技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3.

猜你喜欢

中职信息技术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