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2015-08-15

新课程(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文档动手素养

王 蕾

(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西铁中学)

在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采取的是教师教、演示,学生练的模式,可是,教师留给学生“练”的时间很短,严重不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也不利于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顺利实现。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认识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性,要借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构建出“以生为本”的信息技术课程。

一、借助小组学习模式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小组学习模式是课改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中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而在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信息素养、动手操作能力等都能得到大幅度提高。例如:在教学“Powerpoint”时,为了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为了锻炼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授课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模仿某学科老师的PPT进行自主操作,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并鼓励学生要在自己制作的课件中尽可能多地包含Powerpoint中的知识点,进而在确保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同时,也对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做好保障工作。

二、借助动手操作模式来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动手操作是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技术性较强学科常用的一种方式,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操作中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在亲身操作体验中形成一定的信息素养。因此,作为新时期的中学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给学生搭建自主操作的平台,以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

例如:在教学“Word文档的编辑”时,我选择了自主动手操作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建立一个Word文档,并复制粘贴一部分文字,之后,对菜单栏、工具栏中的相关工具进行自行操作,这样一来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了解基本的Word文档编辑的知识,二来学生的自主操作对学生运用能力的提高也起着密切的联系。

总之,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课改基本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有效地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进而促使学生在自主操作、主动求知中认识到信息技术学科的存在价值,进而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李永鑫.浅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J].中小学电教:下,2011(10).

猜你喜欢

文档动手素养
我也来动手
浅谈Matlab与Word文档的应用接口
有人一声不吭向你扔了个文档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动手画一画
动手演示找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