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物理比值定义法中德育素材的挖掘

2015-08-15

新课程(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本质特征物理量比值

胡 文

(江苏省射阳县第二中学)

一、物理即人理,挖掘物理学中德育素材的必要性

山东济宁一中有位名叫徐启彬的物理老师,他有句名言——物理即人理。物理学中处处蕴含人生道理,只要物理教师善于挖掘,就可以挖掘出一定的德育素材。如何寓德育于物理教学之中,这是物理教学面临的任务之一。德育寓于物理教学之中,不仅有利于物理知识的传播和能力的培养,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由于多数物理教师对教书育人中的“育人”意识淡薄,即使教材中有很好的德育因素,也会熟视无睹。又因物理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作为理科老师多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传授前人积累的数学知识。这就使得物理教师侧重知识原理的传授及智育,而忽视了对物理知识中所蕴藏的德育内容的挖掘及物理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对此,本文以高中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为例进行德育渗透的尝试。

二、比值定义法简介

比值定义法,就是在定义一个物理量的时候采取比值的形式定义。中学物理教学许多物理概念都用这种方法来定义。有人从高中物理知识体系的繁杂、物质属性的区分和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指出比值定义的必要性,从比值定义法变化不变性、本质差异性和变量联系性的本质特征进行阐述。其中,作者特别提到,物理学家用一些特殊的物理概念和物理量描述对物质的认识,为了区分物质的不同属性,方便比较,联系新旧事物,采用了数学“尺”的思想,把y/x作为简单的测量工具,用来度量物质的状态和属性。既然是“尺”,自然就是由本身的属性决定的,不会与被测量的物理量有关,符合物理知识体系。因而,我认为比值定义法提出的根源是比较,因比较而生,如我们要比较位置变化的快慢,用比值定义出了速度;比较速度变化的快慢,用比值定义了加速度;比较做功的快慢,用比值定义了功率;比较电容器电容的大小,用比值定义电容等。

三、从比值定义法的本质特征挖掘德育素材

1.比较的必要性

比值定义法的提出源于比较,正如我们一来到这个世界上甚至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就已经开始被拿来比较。似乎只有通过比较,我们才能定位自己。这是自然的法则,是物种优胜劣汰的规律。我们只有在竞争比较中,去获得他人的认可,从而才能实现自我的价值。比如我们的高中生通过高考这样的一个平台来与其他人进行比较。

2.比较只是形式而非本质

比值定义法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被定义的物理量与定义式中的物理量没有必然的联系。众所周知,很多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还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决定式。如,加速度的决定式。因此,虽然学生常常通过高考来一较高下,可学生本人却又与高考这个平台,与其他参加高考的考生没有必然的关系,或者说他的人生、他的命运并非由高考这把“尺”决定的,这一切还得需要他自己来把握,也就是由他自身素质、后天努力等因素来决定。因此,我们要正视每一次考验,但又没有必要过分纠结于每次考验的结果。

比较固然重要,有时需要跟别人比,有时需要跟自己比,有时需要横比,有时需要纵比,到底怎么比,比来比去,核心还是自己,有时也可以拿自己的长处优势去和别人的短处劣势比。比较仅仅是一种定位方式,不是决定方式。比值定义法,奥妙无穷,人生,亦是如此。

总之,教师可以通过类比比值定义法的本质特征,让学生懂得比较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坦然面对比较,学会比较,注重过程,而非结果。

张冲.基于高中物理比值定义法的本质研究[J].学科研究,2012(06).

猜你喜欢

本质特征物理量比值
挖掘本质特征 建构核心素养
盯住诗的本质特征
巧用求差法判断电路中物理量大小
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应该是什么——读《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有感
物理中的比值定义法
化学用语及常用物理量
电场中六个常见物理量的大小比较
不同应变率比值计算方法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基于本质特征视角的P2P发展愿景展望
苷肽注射液对犬外周血CD4+、CD8+比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