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派风格的高考试题促进课堂教学的变革

2015-08-15李丽莲

新课程(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海派考试题变革

李丽莲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

“海派”风格试题的主要特点是试题考查学生对某一社会现象或思想的认识和评判,试题形式以主观性问题为主,试题评价开放多元,没有客观标准答案,此类试题在国外各类考试中被广泛采用。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推进,高考命题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革。高考试题除了选拔功能外,还是一种导向、一种信号,发挥了用考试引导课堂教学的功能。所以高考制度的改革也促进着课堂教学的变革,高考试题中彰显的海派风格也在潜移默化地推动着教学方式的变革。海派试题的命制源于海派自由、开放、轻松的课堂环境。海派试题在高考中的出现也将引导着我们教学目标的变化,促使课堂教学更加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最近两年北京高考政治试题不断创新,不断尝试变革。2014年的北京政治主观试题不论是在价值立意、设问的角度都比以前试题有所突破,如生活化的话题,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立意。试题答案不全是课本的知识点,例如2014 年政治高考第39 题:分析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吃面、丢钱、还钱、感动、和谐的小故事,让学生谈谈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要做好这道题要求学生既要关注生活,又要关注社会重大热点现象,并会运用书本知识去分析、评价这个故事。本试题打破了书本模块知识的界限,可以用文化作答,也可以用哲学作答。属于跨模块的活题,不论从那个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这个试题出来之后很多老师都感到不论是设问还是话题材料的选取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有一点海派试题的影子。再看一下38(2)地铁票价方案的调整?这个试题的评价没有客观标准答案,答案的多元性,开放性、个性化、可以让学生有发挥的余地,如果学生有独到的见解还可以获得加分的机会。

如果说2014 年的北京政治试题初现海派风格?那么,2015 年的北京高考政治试题几乎每个主观题都体现海派风格:如北京2015 年高考政治38(1)的设问: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连接把自己变成了一种新的更强大的物种。”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并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说明理由。设问同样给了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空间,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要求用哲学原理说明,没有限定什么原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材料的理解用不同的哲学原理加以论述。只要用哲学原理说清楚、明白都可以酌情给分。试题具有一定的可选性、答案的不确定性、开放性、灵活性。试题极力回避靠死记硬背的死知识、回避学生使用固定化的答题模板和固定的套路来做题,应该说越来越有了海派试题的韵味。

再看38(2)分析一位大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将自己的科技成果转变成产品,推向市场征集的几条建议,并提出一条补充建议。

本道试题就是考查学生分析建议、补充建议的能力,要求学生对“创客”自主发明、自主创业的时代背景有所认知,然后用经济学的知识分析如下的几条建议,并顺着整个大学生创业的过程提一条建议,加大了对考生的思维品质的考查。

高考38(3)结合材料,写一篇200 字短评。39 题要求结合个人体验写100 字推荐词。这两道试题的设问更是雷人,让学生感到似乎不是再考政治,而是再考语文。两道试题答案需要的知识不具体、很宽泛、按等级赋分。海派试题的味道越来越浓。

海派试题的出现和运用不是偶然的,我感到这仅仅是开始,先从某一地区、某一学科先试水,看看反应,然后会逐渐借鉴并与国际接轨。

面对高考试题的海派风格的变化,作为一线教师还用传统的课堂,构建知识体系,学生死记硬背,迁移知识对应材料分层进行答题就显得越来越不够。很显然海派试题对死知识的考查几乎没有,它考查学生叙述和评价一个社会现象、谈谈对身边发生的小事的认识和看法,关注社会时政热点,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考试考的是学生的个性化的思想和观点。这些变化就要求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读、写、思考并存的课堂,我们的课堂必须改变学生被动听课和一味接受的课堂。课堂中我们只能突出学生,要让学生说出来、写出来、积极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只有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他们的思辨能力才能适应今后的高考。

多年来我们常常提出要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因为高考制度没有变化,课堂教学的变革总是收效甚微,但海派试题的出现和运用使老师感到试题太活了,不改变自己就没有办法走进课堂,就没有办法适应今后的高考,也就培养不出来思维缜密、创造力丰富的学生。

以学生为本的课堂要真正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善于合作学习,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我们的课堂要把真正的主角还给学生,教师可以让学生展讲、展写和自我评价,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老师只是引导和点拨,启发和引导,海派试题的出现也会引发海派课堂的研究和借鉴,我们相信海派高考试题的彰显必然推动课堂教学新的变革。

猜你喜欢

海派考试题变革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做好干涉实验,答好高考试题
一道集训队选拔考试题的推广
“海派”视域下的王芝泉武戏研究
例谈几道2018年高考试题
海派剪纸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变革开始了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