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听苦难花开的声音——课内素材在写作中的运用分析

2015-08-15钟雅南

新课程(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著书仲尼史铁生

钟雅南

(江西省余江一中)

【导语】他们,都在最狂妄的年龄遭受到最沉重的打击:一个受了宫刑,一个双腿瘫痪。皇宫的残忍和上帝的无情,令他们痛不欲生。在生与死的不断追问中,他们最终参悟了生死,选择了生,从此,他们用残缺的身影,擎起了健全而丰满的理想,他们的天空,众人仰望!他们就是司马迁、史铁生。

【司马迁】忍辱负重,千古绝唱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亲戚,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设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已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选自《报任安书》,有删改)

【前世解读】司马迁为李陵辩解,就要惨遭宫刑。士可杀不可辱,他想选择自杀!但著书的心愿未了,犹豫再三,苟活了下来。受刑后的司马迁,苟活的耻辱一刻也没有忘记,宫刑摧残的不仅仅是他的肉体,还有他做人的尊严。强烈的耻辱感啮咬着他的心,使他一度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怀疑,还是想一死了之,生不如死的巨大痛苦差点击倒了他。这时,还是著书的理想信念支撑着他。他不能死得比鸿毛还轻,他要忍辱负重活着,去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书编写任务!这种选择需多大的勇气!他从“仲尼厄而作《春秋》”看到榜样;他从“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受到激励;他从“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找到知音;他觉得忍辱前行的路上不再孤独!他立誓用勤奋彰显生命的尊严,用痛苦熔铸不朽的华章。出狱后,他发愤著书,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撰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

暗淡了单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忍辱担当生前事,万古垂青司马迁!

【史铁生】苦难中的涅槃

21 岁,如诗般的年龄,可满怀憧憬的他却在这一年双腿瘫痪。他被命运击懵了!没有了健康,没有了工作,找不到出路,他绝望了!他想不通,世界如此之大,为什么灾难偏偏降临在他身上?他一遍遍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出生?身体残疾了,我该不该活?我要不要死?他沉浸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中,听不进任何安慰的话,不愿见任何人。为了逃避,他天天摇着轮椅,独自到离家不远的地坛。在这个荒芜不衰败的园子里,各种生物都显示着动人的生机,给了他生命的感悟。他终于想通了:“一个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辩论的问题,而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参透了生死,接下来就是如何活的问题。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绽放的理由、绽放的方式,史铁生找到了,他要用笔来绽放他的思想!在苦难中倾听花开的声音!从处女作《我的遥远的清贫湾》到《我与地坛》,从获得鲁迅文奖的《老屋小记》到获得老舍散文奖的《病隙碎笔》,他的文学创作道路一马平川!

苦难又一次降临,不久,严重的尿毒症又缠上他。尽管每周靠透析才能维持生命,尽管动脉和静脉因针刺已经成了蚯蚓状,但他一直用笔顽强地和苦难进行着对话。超脱了生死的他显得平静坦然,他用悲悯的目光注视着芸芸众生,而我们也受到了他的关怀和激励。他用生命写成的书,成了我们心中永远流淌的精神河流。

【今生点击】史铁生走了,留给我们的是震撼和思念,是尊敬和启示。是的,人生有太多的无奈,命运由太多的不测,有很多事我们根本无法把握。我们一出生,性别、父母、身份、家庭就已经决定了,我们无法选择。我们不知道哪天上苍会送点苦难来考验我们,我们不能保证一生的健康和平安。但我知道,我们不能抱怨,这于事无补。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自己能把握的事,不能把握的事就看开些。上苍是公平的,外在的躯体有时不能把握,但内在生命的完整和健康却人人都可锻造。当外在生命健康时,我们要感恩;当外在生命有残缺时,我们也不要丧气,因为内在生命只要你愿意,它就能饱满。

当我们无路可走时,想想司马迁,看看史铁生,这时,你会惊奇地发现,在苦难花开的地方,一条芬芳的大道正通向希望的远方……

【适用话题】苦难挫折 生与死 意志精神 坚韧 生命意义 残缺与健全

黄万里.课文素材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J].语文教学通讯,2011(16).

猜你喜欢

著书仲尼史铁生
儿童“著书”:幼儿价值观启蒙教育新探索
咏杏
抱朴子
不知道有多少水
南京迁居告养友
画出来的动物 也会动吗?
去找史铁生
关于史铁生
白色的鸟 蓝色的湖——写给史铁生的信
元藏书家庄肃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