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占鳌头“声”动课堂——加强小学语文朗读训练四点谈

2015-08-15刘玉玲

新课程(下) 2015年11期
关键词:桂林山水范读玫瑰花

刘玉玲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辛店街道办事处中学)

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恰如其分地演绎朗读的方式和效果呢?本文就这个问题,从初读课文,重在“感”;范读课文,重在“导”;研读课文,重在“引”;品读课文,重在“变”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简洁阐述。

一、初读课文,重在“感”

初读课文着眼于整体训练、总体感知。每教一课,我都要求学生课前读三遍课文。第一遍,要求弄清文题、体裁,利用工具书解决不认识的生字、新词;第二遍,要求读通顺课文,分清自然段,并从字面上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第三遍,分出逻辑,通过朗读试图让学生掌握每段的内容,进而掌握全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在执教《小摄影师》一文时,我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而是让学生三读课文:

一读课文,扫除障碍。让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把字词读准、课文读通。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在扫除文字障碍后,我组织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易理解的句段。对于那些不理解的,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也可请老师帮助解决,从而达到明白句子意思、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的目的。

三读课文,明篇设疑。在读懂个别句子、段落的基础上,即可用“段意串连概括法”较为完整地归纳主要内容和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读中学、读中悟、读中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以及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的感情。

二、范读课文,重在“导”

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不难,但要达到有感情的朗读绝非易事,因此教师应在朗读教学中注重指导、做好范读。

我在范读课文时,通常会让学生用心听,并用笔在轻重音的字词上作记号,在句子中画出停顿符号,在语气上注意轻重缓急。要求学生读书时不错字、不丢字、不重复字,不唱读、不喊读、不断句读,让学生做到朗读时句句读得抑扬顿挫,字字读得振振有力。

例如:在执教《丰碑》一课时,我采用放录音的方式范读,录音中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昂……所有的学生都鸦雀无声,伴随着她的朗读,每个人都仿佛回到了红军过雪山的时代。当学生读课文时,他们也能初步地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三、研读课文,重在“引”

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有重点、有目的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细细品味好词佳句的绝妙之处,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深入探究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例如:在教学《小鹿的玫瑰花》时,初步分析了课文后,我问道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学生一致回答没有白栽,但当问到为什么没有白栽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却仅仅是因为玫瑰花很美,显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存在问题。但我没有马上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让学生找找描写玫瑰花很美的句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微风、黄莺的话,并展开想象,想象微风、黄莺当时还会说些什么,还有哪些动物,他们还会说些什么。再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充分进入角色,从小动物的角度深深感受到玫瑰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从而深刻地体会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这一情感主题。

四、品读课文,重在“变”

要深化主题,品味情感,激活学生朗读的兴趣,朗读的方法要多“变”。作为教师要想尽办法,激活学生的朗读兴趣。在朗读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引读、帮读、领读、自由读、指名读、比赛读、小组齐读、分角色读、个人表演读等方法穿插进行。

例如:在执教《桂林山水》一文时,我就运用了分类赛读,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来体会桂林山水独特的美,感受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热情。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品读、评读、诵读、挑战读、引读、配乐读……”学生在读中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每一个学生都变得想读、能读、爱读,且读出了美,读出了情趣,读出了感情。

伴随着新课改的浓浓春意,沐浴着朗读训练的缕缕阳光,我们坚信:只要有耐心和毅力,采取科学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的朗读水平定会不断提高。让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读”占鳌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在朗读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朗读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王崧舟.阅读课评价标准新探[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2(05).

猜你喜欢

桂林山水范读玫瑰花
小学语文课堂范读时机的把握及策略分析
秀甲天下之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主题系列家具设计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桂林山水里:那千年不灭的漓江渔火
玫瑰花
轻轻松松聊汉语——桂林山水甲天下
玫瑰花盛开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范读策略探究
十字路口的玫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