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国总理职位为何成鸡肋

2015-08-10詹小洪

人民周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卢武铉李明博听证会

詹小洪

4月20日,韩国总理李完九因深陷“资源外交贪腐案”,在重重压力下向总统朴槿惠提出辞职。这距他2月16日上任仅63天,在4月27日举行告别仪式后,他成了1980年以来韩国任期最短的总理。韩国总理平均任期一年多,早已被视为费力不讨好的“高危工种”。韩国舆论普遍对总理一职并不看重,评价也不高。甚至有韩国媒体称,对韩国有名望的人来说,总理一职是“鸡肋”。

韩国宪法架构中的总理

在韩国宪法中,韩国总理称为“大韩民国国务总理”,是韩国内阁的最高首长,负责统筹内阁成员的工作。

由于韩国是总统制国家,总理的产生过程是:由总统提名,经过国会同意后,总统正式任命总理。总理名义上是内阁最高首长,实际上只是总统的助手。由于韩国没有副总统一职,所以当总统被弹劾之时,由总理代行总统的职务。如2003年卢武铉总统被弹劾时,就由时任总理高建代行了两个月的总统职务。

总理换得勤,是韩国政治的一大特点。韩国建国60多年,已先后经历了43任、39位总理(有几位曾两任总理),总理的平均任期还不到两年。韩国总统任期是5年,不能连任。卢武铉政府经历了4位总理;李明博执政时期换了3位总理;朴槿惠任期还未过半,已经有2位总理辞职。

这9位总理,有2位是随所侍奉的总统届满而自然下台,如卢武铉时期的第四任总理韩德洙,李明博政府的第三任总理金滉植。还有3位总理是个人原因主动去职。值得注意的是,有4位总理的辞职发生在舆论汹涌、反对党扬言要弹劾的情势下,某种意义上是替总统减压受过。如卢武铉时期的第二任总理李海瓒,在他任职的20个月内,颇有建树,被称作韩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实权总理”。然而,他任内发生铁路工人大罢工,全国铁路瘫痪,总理先生却不在现场指挥,而是在和友人一起打高尔夫球。此事引起舆论大哗,最终导致其引咎辞职。

李明博时期第一任总理韩升洙,赶上李明博贸然进口美国牛肉引起全国范围内抗议。这场牛肉风波,最后以韩升洙总理以及内阁总辞职收场。李明博第二任总理郑云灿,事涉迁都和建设世宗特别行政市这个当时最大的国政问题。总统和总理实际上都反对动迁新建举措,但因此违背了李明博竞选总统时的承诺,愤怒的选民不依不饶,结果郑云灿替李明博“挡了子弹”,辞职收场。

朴槿惠上台后的第一任总理郑烘原,遇上“世越号”海轮沉没。事故引发了舆论对官商勾结的“官手党”的深究,结果郑烘原与其说是替朴总统做了挡箭牌,不如说是为韩国社会痼疾买了单。再就是因“资源外交贪腐案”的持续发酵而发生的李完九的辞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舆论对朴槿惠总统用人失察的压力。

然而,这60多年来,很少见韩国总统辞职,即使像卢武铉这样受到弹劾的总统,也能做到届满。而总理如上所述在位时间总是那么短,大多数总理还都是在时局关键期“引咎辞职”。所以,韩国媒体称韩国总理不过是总统的“花瓶”,关键时刻是给总统“挡子弹”的替罪羊。

韩国总理之难产

尽管韩国总理被视为“花瓶”和“鸡肋”,但能被总统提名为总理候选人也不简单。他或者是政界老江湖,或者来自公检法系统,还有如大学校长这样的“政治素人”。担任过韩国总理的以执政党人士居多,偶尔也有在野党派的人士,甚至还有无党派人士出任总理的。

担任韩国总理除了要有能力和资历,道德操守也须经得起严苛检验。从2000年起,韩国实行了对任命部长以上的官员进行国会听证的制度,即由国会内执政党和反对党的议员们组成一个听证答辩委员会,对被提名者就纳税、兵役、房地产投机等林林总总150多个问题进行答辩听证。这种听证会无异于人肉搜索,恨不得将候选人的一切都扒个彻底。

一般来说,韩国总理的产生都经过总统提名、舆论关注、国会听证、总统任命这样几个阶段。近10多年来,至少有6名总理候选人还没到国会听证会就打了退堂鼓。朴槿惠时代的总理“难产”问题更是成为常态,朴总统任期还没过半,就有3位总理候选人在国会听证会前自行放弃了。

2013年初,候任总统朴槿惠提名前总统职务交接委员会委员长金容俊为总理人选,但金容俊因两个儿子的兵役问题和房地产投机问题,5天后主动放弃了总理候选人资格。

郑烘原因“世越号”沉没提出辞职后,朴槿惠很中意的总理候选人安大熙也止步于国会人事听证会。安大熙早年离开公职后,创办了一家律师事务所,在短短5个月内赚取了16亿韩元的财产。公众因此质疑,安大熙最大程度地享受了“前官礼遇”。“前官礼遇”是韩国法律界的一种潜规则,即法官、检察官对转行当律师的前任法官的诉讼案往往会作出有利于他的判决。安大熙之后,曾担任韩国《中央日报》总编辑、后为首尔大学客座教授的文昌克成为新的总理候选人。不过,文昌克接受提名之后,他此前有关慰安妇和日本殖民的不当言论被曝光,引起轩然大波,文昌克也被迫宣布放弃总理候选人资格。

总理难产、总理难当、总理换得快,在韩国已经成了政坛常态。

总理频繁更迭的原因

担任韩国总理,一要资历,二要执政能力。更重要的是,公众对其道德水准要求过高。经得起人肉搜索般的国会人事听证会检验的这种德才兼备的人才几乎是天上有,世上无!即便有符合上述所有条件的人选,可人家也未必有此意愿。韩国媒体认为,能成为总理候选人的应该是在社会上已经很有名望的人物,可这样的人又怎么会为了当一两年总理而甘心任凭媒体百般挑剔,在听证会上听任议员们近乎羞辱地刨根问底?还有候选人担忧,在听证会上,除了自己,家属也会成为议员们谴责的对象。往往是听证会结束后,候选人的一些家属就抱怨道:“为了做官还得遭受这种耻辱,还不如什么都不做,舒舒服服地过日子。”

韩国总理频繁更迭,与知耻这一文化氛围不无关系。总理辞职者和总理候选人一般都是抱着深深的负疚感选择了自行放弃。他们的放弃或辞职声明,或是“愧对国民”,或是“连累总统深感不安”,要不就是“辜负了选民、党员对自己的信任”。

强大的反对党存在,也是引发韩国总理及政界要员不断辞职的重要原因。在信奉自由主义的韩国,反对党怕的就是执政党不犯错误。哪怕出现瑕疵,犯事的官员自身即使厚着脸皮不辞职,为了本党整体利益考量,出于“丢车保帅”的目的,本党内部也会动员其辞职。何况还有反对党动辄以“不辞职就弹劾”相要挟。当事人为保全脸面,主动辞职总比被党内动员辞职,更比被国会议员弹劾下台明智得多。

另外,无孔不入的舆论监督、公民高额有偿举报制、政要们每年一度的严格财产申报制度,都威慑着韩国声名显赫的人士。作为公众人物,为了自己的名节,就是要比平常人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与操守,否则离辞职、身败名裂就不远了。

韩国名人不太恋栈权力,还因为官、产、学三个部门之间流动便利,不当官还可以经商、当教授、搞科研,来去自由。

总之,韩国的内阁成员换得勤快,一届总统5年下来,鲜有干到届满的部长、总理。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

猜你喜欢

卢武铉李明博听证会
韩国:李明博上诉后被多判了两年
韩国法院冻结李明博财产
充分尊重民意,就是成功的听证会
醒世图
怪圈
“羞答答”的听证会
本 期 导 读
韩检方确定传唤卢武铉
卢武铉一家将被传唤
卢武铉:“复政”青瓦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