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内动脉瘤:凶险的“不定时炸弹”

2015-08-03刘圣

祝您健康 2015年8期
关键词:脑外科弹簧圈导丝

刘圣

这一天,王爷爷65岁生日,朋友同事前来祝寿,王爷爷开心地和大家一起吃饭、聊天,又跟三个朋友组了一桌打起了牌。打着打着,王爷爷突然觉得头很疼,身子也不由自主地往下沉,周围人立马扶起他。王爷爷直嚷头晕头痛,大家赶忙打120,救护车将王爷爷送到医院救治。在路上,王爷爷出现呕吐,脾气也变得十分暴躁。

王爷爷被送到医院急诊,医生初步诊断他是脑卒中,便迅速启动了绿色通道。王爷爷做了脑部CT扫描,根据检查结果,医生诊断他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造成的突发头痛。这类出血80%左右都是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造成,值班医生立即联系介入科给王爷爷做3D全脑血管造影,进一步确诊为脑前交通动脉瘤。这类患者如果不及时手术,极有可能二次出血,危及生命。

王爷爷随即被送往病房等待手术。是脑外科开颅手术?还是介入手术?医院急诊、脑外科、介入放射科医生针对王爷爷的病情进行了会诊。王爷爷的颅内动脉瘤经精确测量,其大小仅有1.0毫米×0.8毫米。动脉瘤小并不意味着风险小和手术容易做,相反,动脉瘤越小手术难度越大。外科手术所用的动脉瘤夹很难夹住它,还很容易造成二次出血,风险很大。如果选择介入手术,1毫米左右的动脉瘤,医生握住导管一端,远距离控制另一端导丝进入动脉瘤腔内,并填置弹簧圈,这力度很不好掌握。毫厘之差,就危及生命。手术可谓是如履薄冰。

根據病人的年龄、身体状况等方面考虑,与家属沟通后,会诊后医生最终决定优先选择介入栓塞治疗。当晚,医生给王爷爷做了介入手术。动脉瘤介入手术,简单地说只需在患者大腿根部股动脉穿刺插管,在X线透视下,经引导路径到达颅内动脉瘤位置。往动脉瘤内放置弹簧圈,使动脉瘤腔闭塞,阻止动脉瘤破裂,以达治愈目的。但王爷爷的颅内动脉瘤属于微小动脉瘤,且不说从腿部到颅内要有约120厘米的距离,这微导管要沿着弯弯曲曲的血管进入颅内到达动脉瘤所在位置就是一项很耗神的大工程,更何况要将导管插入这直径只有1毫米左右的动脉瘤腔内,力度稍用多一丁点,就会将这个瘤的囊壁刺穿,造成二次出血。但如果力度不够,导丝到不了预定位置就达不到手术治疗效果。

主刀医生凭借自身技术和多年手术经验,成功完成了这个微小动脉瘤介入手术,术后一周多王爷爷就康复出院了。医生介绍说,颅内动脉瘤被称为“不定时炸弹”,常常在人没有什么特别预兆时突然“爆炸”,并迅速置人于死地。该病多因脑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腔内压力增高,引起囊性膨出,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第一次出血的死亡率约30%,第二次出血的死亡率可达70%,如果还有第三次出血,结果可想而知。因此,一旦被确诊为颅内动脉瘤,应尽早做手术才可能挽救生命。

颅内动脉瘤在温差变化过大、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容易发作。如果突然出现剧烈头痛,或伴有剧烈呕吐等身体不适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平时,也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控制好血压等,尽量减少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猜你喜欢

脑外科弹簧圈导丝
引流固定支架在脑外科术后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超声引导动静脉内瘘经皮血管成形术(二)
——导丝概述及导丝通过病变技巧
输卵管栓塞后弹簧圈脱落2例
脑外科重症患者气道开放后持续雾化吸入的临床研究
脑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30例临床疗效分析
斑马导丝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中的应用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33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