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47例疗效观察

2015-07-31刘成辉

当代医学 2015年36期
关键词:纳洛酮血气呼吸衰竭

刘成辉

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47例疗效观察

刘成辉

目的 探讨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7)。2组均给予低流量吸氧、祛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χ2=4.625,P=0.032);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的PaO2值、PaCO2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2,P=0.840;t=0.141,P=0.888);治疗后,观察组PaO2值为(11.64±1.24)kPa,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10.12±1.31)kPa(t=5.748,P=0.000),观察组PaCO2值为(5.86±0.69)kPa,显著地低于对照组的(7.58±0.80)kPa(t=11.110,P=0.000)。2组治疗过程中、治疗后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纳洛酮能够显著地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促进病情的恢复,值得推广。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纳洛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为一类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临床特征,具有显著的肺外效应,在老年人群体中的发病率高,若得不到有效的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会进一步发展成Ⅱ型呼吸衰竭,出现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引发代谢紊乱以及生理功能障碍[1-2]。纳洛酮为阿片受体拮抗剂,可有效地阻断β-内啡肽,及加强呼吸中枢兴奋性,缓解呼吸衰竭[3],本文将探讨纳洛酮治疗47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5月于都县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患者93例,均诊断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4],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在56~81岁,平均(63.1±5.2)岁,病程3.2~27.6年,平均(8.6±1.1)年;观察组中,男32例,女15例,年龄56~79岁,平均(62.8±4.7)岁,病程3.2~27.6年,平均(8.3±1.0)年。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祛痰、抗生素、低流量吸氧、解痉平喘、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酸碱失衡、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对呼吸抑制者再给予无创通气治疗或者可拉明静脉滴注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再给予纳洛酮(H 20066188,吉林敖东药业集团,0.8 mg×1支)治疗:1.6 mg药品加至250 mL 5%葡萄糖,静脉滴注,1次/d。2组均治疗5 d。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4]:显效为经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基本得到缓解,无发绀表现,血气指标恢复至基本正常的水平;有效为经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有所缓解,发绀症状不明显,血气指标有所好转;无效为经治疗后,患者的体征、临床表现基本无变化,甚至出现恶化趋势,其中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血气指标变化情况:PaO2值和PaCO2值;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效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对比[n(%)]

2.2 2组血气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前,2组的PaO2值、PaCO2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PaO2值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aCO2值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对比(x±s,kPa)

2.3 2组不良反应情况 2组治疗过程中、治疗后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一个最根本的病理变化为缺氧,且二氧化碳潴留。当病情不断恶化,血液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并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后,会选择性地抑制患者呼吸中枢,并使脑细胞内外水肿情况加剧;与此同时,由于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可以直接地作用于患者的廷髓,或者间接性地作用于患者的垂体前叶、脑桥等神经中枢,导致β-内啡肽的释放量异常升高,进而抑制呼吸系统中枢,降低化学感受器、廷髓中枢对于氧气缺少、高碳酸血症的敏感程度,抑制患者意识、自主呼吸,使脑水肿病情加重,导致呼吸衰竭病情进一步恶化[5-6]。因而在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内啡肽扮演着内源性呼吸系统抑制剂的角色,全程参与呼吸衰竭的发生与发展,同时这也是治疗的关键。

纳洛酮为羟二氢吗啡酮类衍生物,为一类阿片受体特异性拮抗剂,能够有效地阻断机体内β-内啡肽结合中枢、外周部位的过程,使大脑功能的抑制状态得到逆转,改善患者脑部缺氧状况,有效地提高脑部血液流量,降低脑水肿病情,降低氧自由基损伤程度,有效地保护细胞结构完整性,恢复自主呼吸功能;纳洛酮还可拮抗中枢,解除对神经递质释放的抑制作用,使大脑皮质恢复觉醒状态,促进患者清醒,有利于排痰,以及清除气道内的过多分泌物,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7-9]。因而,本文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其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89.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值、PaCO2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纳洛酮的疗效确切,该结果与杜鹏[10]的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纳洛酮能够显著地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促进病情的恢复,值得推广。

[1] 刘静.肝素与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3):2444-2445.

[2] 林志国.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3):621-622.

[3] 常振东.氨茶碱联合纳洛酮在原发性呼吸衰竭救治中的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775-3776.

[4] 马存有.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58例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9):4126-4127.

[5] 张文娟.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3):70-71.

[6] 李沛琪.60例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9):135-136.

[7] 朱岳.BIPAP呼吸机联合纳洛酮治疗COPD并II型呼吸衰竭98例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3,9(8):134-135.

[8] 吴震,田路稳.BiPAP呼吸机联合纳络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0):6534.

[9] 谢志国.三种方法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22):77.

[10] 杜鹏.纳洛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呼吸衰竭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2,25(1):45-46.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6.084

江西 342300 于都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刘成辉)

猜你喜欢

纳洛酮血气呼吸衰竭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