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志护理干预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依从性的分析

2015-07-31张雅琼

当代医学 2015年36期
关键词:情志负性依从性

张雅琼

情志护理干预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依从性的分析

张雅琼

目的 对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情志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和治疗依从性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109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6),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除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外,特别给予情志护理。4周后,对比2组患者入院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和依从性。结果 护理4周后,观察组焦虑评分为(44.01±3.32)分、抑郁评分为(39.56±2.93)分,对照组分别为(53.37±4.69)分和(48.71±3.45)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依从性的比例为62.26%,观察组为80.3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情志护理能显著调节老年脑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情志护理;老年脑梗死;负性情绪;依从性

脑梗死是老年人多发的疾病之一,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1],并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经研究发现,情志护理具有与调节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作用[2]。为探究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采取情志护理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治疗的109例老年脑梗死患者,男58例,女51例,平均年龄(66.8±5.7)岁。入选病例可以排除存在意识与听觉障碍、痴呆、失语以及患有精神疾病者。在治疗过程中,随机分成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3例。观察组56例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57~78岁,平均年龄(65.7±4.2)岁;对照组53例中,男26例,女27例,年龄58~77岁,平均年龄(66.3±5.5)岁。经统计学比较,2组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观察指标 在患者入院时,对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进行统计比较,4周后,再对2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和依从性进行比较。

1.3 护理方法 2组均采取脑梗死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除此外,再加以情志护理干预调节,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信任关系。护士态度要亲切诚挚,深入了解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及心理状态,及时疏导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实施辨证施护。针对不同患者的文化程度,选择运用合适的语言风格阐述分析可能对疾病造成影响因素、病程进展、主要治疗方法及其治愈情况展望。患者所产生的负性情绪因人而异,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的放矢开展护理,采用多元文化因人施护。(3)心理暗示。告诉患者其疾病的可愈性,消解病人的负性情绪,减轻患者心理上的压力,并通过护理人员自身健康、乐观、积极的言行对病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4)家属思想教育。发挥患者家属的支持作用,医护人员要叮嘱家属在感情上和生活上给予患者双重关怀,使其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励患者产生战胜疾病的信心。(5)用药指导。氟西汀与阿普唑仑片具有协同的镇静和抗焦虑的作用,对脑梗死患者在联合使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向其讲解药物的效果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4]。(6)肢体功能康复指导。患者在不同肢体功能恢复阶段的运动要领为:体位摆放呈良肢位,尽可能鼓励患者少量进行床上活动。在患者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开展步态和平衡功能训练计划,注意对病患的理解和记忆力的训练。(7)行为干预。向患者讲解吸烟酗酒的危害,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以免加重病情。(8)饮食指导。根据中医划分的不同证型,给予特异的饮食指导。(9)出院随访。调查患者出院后的用药、饮食及生活情况,评估潜在的危险因素并根据情况适当改变干预方案。

1.4 评定方法及标准 在入院前及4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来测评负性情绪。对于治疗依从性的评价包括肢体功能训练、服药、生活方式和饮食4个方面[3]。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 未采取护理措施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均无统计学意义;护理4周后,2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均有下降,但观察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x±s)

2.2 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对照组中33例(62.26%)患者能配合治疗,而干预组中则有45例(80.36%)患者愿意配合治疗,经统计学检验,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0,P=0.019)。

3 讨论

脑梗死作为老年患者的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患,其较高的致残率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而患者的心理状态往往不佳。祖国医学的代表作《内经》写道:“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即负性情绪不利于患者康复。而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在临床上常常对治疗依从性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

近年来对情志护理的研究及探讨,发现情志护理对老年患者的负性情绪及治疗依从性具有积极的干预作用[4-5]。罗玲[6]认为,在脑梗死常规的护理之外,也需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这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等负性情绪。龙芙蓉[7]等研究发现具有中医特色的情志护理方法,有利于患者的阴阳调和,具有临床的实用性和推广性。有文献[8]报道,为形成有效的情志护理干预,需加强对护士共情能力的培养,以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在此次治疗中,本院对老年脑梗死患者采用情志护理,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效果良好。所以在进行脑梗死常规护理的同时,情志护理有助于患者保持乐观快乐的情绪,可以消解焦虑、抑郁等负面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1] 孔岩.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及临床心理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9):183.

[2] 王迪,高玲.中医情志护理的方法及特点[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6):91.

[3] 陈桂华,刘惠茹,付小芹,等.早期情志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和康复护理依从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191-193.

[4] 罗雯媛.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2):10-11.

[5] 潘贤妃,王海英,童巧薇,等.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负性情绪、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学导报,2013,10(33):135-137.

[6] 罗玲.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2,18(35):115-116.

[7] 龙芙蓉,王芳,包尚懿,等.情志护理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焦虑和睡眠障碍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2,30(6):121-123.

[8] 胡敦蓉,魏万宏.临床护士工作压力与共情能力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0):13-15.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6.079

江西 337000 江西省萍乡市湘雅萍矿合作医院 (张雅琼)

猜你喜欢

情志负性依从性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