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肠管肠内营养在危重症患者中作用及护理

2015-07-31李亥桂梁冬梅林洁萍张文君

当代医学 2015年36期
关键词:危重症营养状况肠管

李亥桂 梁冬梅 林洁萍 张文君

鼻肠管肠内营养在危重症患者中作用及护理

李亥桂 梁冬梅 林洁萍 张文君

目的 分析鼻肠管肠内营养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作用,总结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危重症患者82例(观察组)行鼻肠管肠内营养,另选取82例患者行常规性药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显著高于营养支持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支持后的血红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110.4±15.0)g/L vs (105.2±17.3)g/L],血清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4)g/L vs (57.9±6.2)g/L],血清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37.1±4.4)g/L vs (34.0±5.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住院时间分别为[(5.72±0.98)d vs (6.81±0.94)d],吸入性肺炎发生率(3.7% vs 14.6%),应激性溃疡发生率(7.3% vs 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肠管肠内营养在危重症患者治疗中可有效改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且操作简单、安全、经济。

鼻肠管;肠内营养;危重症;营养状况;并发症

危重患者常伴有意识障碍,吞咽困难,能量消耗严重[1]。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是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性手段,可有效纠正水电平衡、增加营养摄入及代谢状态,可减少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2-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1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危重症患者82例,采用鼻肠管肠内营养;同时与82例采用常规性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组男59例,女23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51.4±10.8)岁;入住重症监护室的原因:脓毒症14例,创伤20例,急性肾衰竭11例,严重性创伤致ARDS患者12例,急性重症胰腺炎16例,重度颅脑损伤9例;入院Apahce评分11~24分,平均评分(17.5±4.1)分。观察组男51例,女31例,年龄30~76岁,平均年龄(49.9±9.9)岁;入住重症监护室的原因:脓毒症12例,创伤19例,急性肾衰竭12例,严重性创伤致ARDS患者1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15例,重度颅脑损伤11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及Apache评分[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入院后手术48 h内将鼻胃管插至胃内,借助胃肠动力自行下降至小肠内,或经由内窥镜的指引下通过幽门置入鼻肠管。采用佳维体、短肽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性治疗,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过程中进行相关的对症、针对性的护理,采用肠内营养泵进行24 h的匀速输入,剂量输入250 mL、浓度为0.6 kcal/mL,滴速为20 mL/h开始,后将滴速增加至10~15 mL/h,视患者实际情况逐日增加250 mL剂量,滴速逐日增加10~15 mL,滴注液体浓度调整为1.0 kcal/mL,不足的能量部分经由肠外营养进行补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的药物维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EN治疗前后的体质量(kg)、血红蛋白(g/L)、血清蛋白(g/L)、血清白蛋白(g/ L),上臂肌围(cm);(2)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营养状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清蛋白、血清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营养支持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营养支持后的血红蛋白、血清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显著高于营养支持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营养支持状况比较(x±s)

2.2 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在吸入性肺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比较[n(%)]

3 讨论

近年来,营养支持对危重症患者治疗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如何更加有效的调节危重症患者的代谢功能,并进行有效、合理的营养性支持,改善患者机体蛋白质的合成及免疫性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减少ICU时间,是提升危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因素。通常而言早期的肠内营养支持是指患者进入ICU 24~48 h,在患者的血液动力稳定、未出现肠内营养相关禁忌症情况下,开始肠道营养。2009年美国重症医学会、美国肠内肠外营养学会将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列为积极治疗的策略,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疾病严重性程度、减少并发症情况,缩短ICU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5-6]。本研究显示,在对危重症患者进行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后,患者的体重、血红蛋白、血清蛋白、血清白蛋白及上臂肌围、应激性溃疡、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性药物治疗。张红燕[7]的研究证实,对危重症患者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可有效调节机体的营养状况,改善其预后状况,且可有效避免中心静脉插管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另外早期肠内营养可有效避免中心静脉插管所带来的并发症,与其它肠外营养支持相比较,鼻肠管肠内营养更加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更符合危重症患者的生理状态,有利于肠道功能及胃肠道黏膜结构性功能的恢复,进而减少应激性溃疡及吸入性肺炎并发症可能[8]。

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对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的改善作用已获得临床证实,临床护理工作应重点做好:(1)心理护理:鼻肠管持续时间长,患者可能出现烦躁、悲观、失落心理,护理人员可详尽介绍鼻肠管营养的特点、优势、方法及可能的时间等,尽可能的争取患者的配合于支持;(2)营养管护理:妥善固定营养管,鼻肠管应留有20 cm固定于患者脸部,并做好标记、防止滑脱、盘绕扭曲及移位发生,可经由胃管抽吸胃液,根据内容物、颜色,进而判断位置,若高度怀疑,可经由X线片观察;保证营养管通畅,每日进行营养液输注前后,利用温开水对鼻肠管进行多次冲洗;(3)加强营养液管理:视患者具体情况调节好输液泵的灌注速度,并检查输液泵是否出现堵管、液体输完、电源故障及堵管发生,若发现一定及时处理,做到营养液的24 h温和性输入,并注意控制营养液的温度,防止温度过高肠黏膜烫伤、温度过低腹泻的发生;适宜体位鼻肠管肠内营养,注意抬高床头,取患者半坐位,防止误吸、呕吐及咳呛的发生;(4)口腔护理:鼻肠管饲期间,给予必要的口腔护理,胃管拨除后,协助患者进行刷牙、漱口及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护理。

[1] 曾小红,钟静.重症监护病房危重病人肠内外营养支持并发症分析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0,8(10):2563-2564.

[2] 袁园,李建伟,吴桂深.危重症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效果对比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26):12-13.

[3] 李大祥.肠内肠外营养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9):96-97.

[4] 付建峰,高雁,张爱玉,等.危重患者APACHE评分系统的临床应用[J].江苏医药,2011,37(17):2087-2090.

[5] 王海燕,王芳,李萍.三种鼻饲方式对ICU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2):63-66.

[6] McClave SA,Martindale RG,Vanek VW,et al.Guidelines for the provision and assessment of 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 in the adult critically ill patient: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SCCM) and 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ASPEN)[J].Journal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2009,33(3):277-316.

[7] 张红燕.危重症患者应用肠内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干预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7):34-36.

[8] 赵媛媛,张梅.肠内营养并发症及其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2,11(3):222-22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6.065

广东 526020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亥桂 梁冬梅 林洁萍张文君)

猜你喜欢

危重症营养状况肠管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云南省老年结核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调查
加温输注肠内营养对ICU患者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北京市房山区532名中小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