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直肠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分析

2015-07-31王慧慧

当代医学 2015年36期
关键词:直肠癌常规状态

王慧慧

心理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直肠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分析

王慧慧

目的 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改善围术期直肠癌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方法 选取直肠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需要使用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按照护理手段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以及干预组(n=25)。常规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实施护理。结果 2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得到好转,干预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SDS焦虑评分以及SAS抑郁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于直肠癌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在患者的围手术期对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可以较好的帮助患者减轻焦虑以及抑郁的心理状态,在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心理护理干预;围手术期;直肠癌患者;心理状态影响分析

直肠癌(carcinoma of the rectum)主要指的是一种在患者的齿状线到患者的乙状结肠的交界位置的一种癌症,同时也是在目前消化道中的一种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患者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1]。但在对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恐惧以及焦虑等情绪会极大的影响到对于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2]。针对这种情况,本研究通过使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辽宁省鞍山市肿瘤医院进行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0例。男女性别比例为3∶2。患者年龄32~65岁,平均年龄(53.9±12.3)岁。按照在本次研究中使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常规组以及干预组(n=25),常规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32~63岁,平均(52.8±11.2)岁。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34~65岁,平均(54.1±13.2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同时所有患者均需要使用影像学CT或是MRI的方式对于患者的症状进行相应的确诊,并采取直肠癌根治术的方法治疗。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组的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在临床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在临床对于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按照常规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方法对于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

1.2.2 干预组患者护理方法 干预组患者也需要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在使用常规护理的过程中方法和常规组患者相同。同时干预组患者需要使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在患者的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前,可以热情的接待患者,并详细的对于患者介绍医院以及病房的相关环境,在此过程中为患者介绍进行手术治疗的医师。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较好的减轻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对于陌生环境的恐惧心理[3]。对于需要使用永久性人工肛门进行治疗的患者,使用模型或是图片的形式对患者简单的介绍人工肛门的必要性以及使用方法,让患者明确使用手术治疗的形式是为了达到对于肿瘤的根治效果并延长患者的生命,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对于患者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在一种舒适的体位之下进行手术,同时也可以在此过程中和患者进行交流,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较好的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并帮助患者尽快的处于麻醉状态。而在对于患者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手术刺激。在患者手术完成后,加强对于患者的巡查,若患者出现了忧郁或是焦虑等心理状态,耐心的听取患者的诉求,并需要鼓励患者讲出自己的内心感受以及相关要求。对于患者出现的消极情绪可以使用相应的形式让患者能够得到发泄[4-5]。同时需要对于患者实施相应的健康宣教。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较好的帮助患者能够了解到在手术完成后的自我护理方法,同时也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起正常生活的信心。

1.3 疗效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中需要对于2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分析。在对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AS)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DS)的评分方式对于患者实施相应的评分,分数越高表明焦虑、抑郁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2组患者相关数据纳入到SPSS 17.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用“x±s”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在临床护理完成后的,干预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可见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低于常规组。见表1。

表1 2组患者SDS以及SAS评分的对比(x±s)

3 讨论

由于直肠癌可深入到患者的盆腔中,解剖关系极为复杂,在临床上的症状往往是便血、大便变细以及腹泻和便秘等症状,这些症状并无较强的特异性,因此患者在临床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在早期对于疾病进行确诊,在诊断后较多患者已经是直肠癌晚期。对于这一类患者而言,在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往往是需要使用手术的形式进行治疗。患者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有效的护理方法对于患者而言极为重要[6]。

通过对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较多患者会出现焦虑以及抑郁等心理状态。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患者在实际的接受护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较多的消极心理等情况,这些消极心理状态对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护理效果以及手术治疗的效果会造成极大的影响[7]。针对这种情况的出现,在临床对于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中,可以对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相应的护理。在对于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患者的实际心理情况,在患者的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对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8]。而这种护理的方法可以对于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帮助患者能够在临床上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并能够降低患者的消极心理状态[9]。

而在本次研究中发现,干预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均明显的优于常规组患者。这说明在临床对于直肠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中,使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效果较好,在临床上值得进行推广[10-11]。

[1] 傅军.心理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67-68.

[2] 易昌华,张冰.心理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手术配合度及术后恢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0):7-8.

[3] 刘丽花.心理护理干预对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J].当代医学, 2012,18(14):130-131.

[4] 张缨.干预护理在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 2012,18(34):112.

[5] 王锐.对直肠癌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护理[J].当代医学, 2009,15(13):115,120.

[6] 周园.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细胞免疫影响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3(9):124-126.

[7] 赵建雪.综合性心理护理对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9):590-591.

[8] 郑宇芳.氟西汀联合心理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海峡药学,2013,25(2):92-93.

[9] 智林女.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09,6(32):155-156.

[10] 李英林.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2008,20(13):1513-1514.

[11] 杨玲娟.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9):128-封3.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6.064

辽宁 114036 辽宁省鞍山市肿瘤医院 (王慧慧)

猜你喜欢

直肠癌常规状态
常规之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别受限于常规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