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015-07-31楚峰

运输经理世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公共交通杭州运输

文/本刊记者 楚峰

杭州: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文/本刊记者 楚峰

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陆献德

8月3日,交通运输部发出通知,确定16个城市(城市群)为全国第一批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杭州就是其中之一。

而据了解,当前,有着“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正在开展“十三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编制研究工作,对今后杭州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是:

围绕把杭州建设成“区域主枢纽、国际化门户”目标,主动接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全面服务“两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按照运输协同化、设施一体化、组织集约化、服务便民化、装备标准化、信息智能化、安全常态化、发展低碳化的要求,着力打造综合枢纽之都、国际门户之都、快递物流之都、智慧交通之都和绿色运输之都,将杭州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示范城市。

如此看来,今后杭州的综合交通运输将越来越便捷。那么杭州将怎么实现呢?本刊记者专访了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陆献德,请他来解析一下杭州目前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情况以及未来规划。

“水上巴士”成为杭州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五位一体”特色公共交通体系

“在城市公共交通方面,杭州已建成‘五位一体’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即:地铁、公交、出租车、公共自行车、水上巴士,并初步形成由轨道1号线一期、2号线东南端以及4号线首通段组成的76.75公里轨道骨架网络。”陆献德向记者介绍,“公共自行车和水上巴士是杭州城市交通的两大特色。”

“现在在杭州使用公共自行车真是非常方便,不光站点多,还有APP可以查询车辆使用情况和停车位。”一位正在使用公共自行车的杭州市民向记者推荐公共自行车出行,既环保又方便!

据陆献德介绍,目前杭州拥有8万多辆的公共自行车,堪称自行车王国,自行车日均使用24万多人次,每辆自行车的使用程度在3~4次左右。“自行车对解决交通拥堵有好处,同时也非常适合杭州这样的旅游城市。”陆献德说。

“另外,我们的水上巴士是在运河上运输,量不大,但却非常有特色。尤其是对外地游客来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水上巴士包括通勤和旅游两种,通勤目前有8条线路,公交船舶52艘,运营历程63公里,日均近4000人次。”陆献德说,“因为受河道的限制,水上巴士的线路开辟受到硬件条件所限,所以量做得不大,只能当作公共交通的补充。水上巴士在运河沿线设置站点,准点性特别强,但因受客流量影响,发班间隔时间有点长,只能符合特定人群的需求。水上巴士是体现绿色低碳出行理念,同时辅助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在构建了地铁、公交、公共自行车、出租车、水上巴士“五位一体”的大公交体系的基础上,杭州还进一步加强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配套。一是开通地铁公交接驳线路、换乘线路200多条,实现了公交地铁无缝对接;二是扩大公共自行车点覆盖面,重点增加地铁站、大型社区等地的公共自行车店,使杭州的公共自行车“串线成网”;三是创新公交模式,开通小区至地铁站的社区微循环巴士、开通定制公交,方便居民出行;四是打造综合型交通枢纽,杭州火车东站实现了铁路、民航、公交、地铁、公共自行车、长途客运、汽车租赁、出租车等8种交通方式,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到95%以上。

通过以上举措既彰显各自优势,又能形成城市交通整体效益的新格局。自2013年杭州成功申报创建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以来,杭州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公共交通客运量明显增长。2014年杭州市公共交通客运量为164284.31万人次,日均客运量450.09万人次,同比增长8.05%。

“经过近年的不断努力,杭州的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不含步行,下同)逐年提升。”陆献德说,“杭州主城区公共交通分担率已从2012年的31.7%,提升到2014年的37.3%。按照公交都市创建目标,到2018年公共交通分担率将达到45%,随着杭州地铁建设的不断加快,未来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目前杭州拥有8万多辆的公共自行车,堪称自行车王国,自行车日均使用24万多人次

打造全国智慧物流中心

智慧物流是智慧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的交通运输是如何支撑智慧物流的实现?“深入推进行业管理改革创新,不断提升交通运输保障和引领城市发展的能力,积极助力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杭州市建设全国智慧物流中心和‘中国电子商务之都’贡献力量。”陆献德说,“正所谓有思路才有出路。我们形成了建设一大平台、实施五大举措、推进五大体系的工作思路。”

首先是建设一大平台,即在省厅领导下推动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发展并全面加强物流信息化在推进现代交通运输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建成国家级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形成由交通运输一体化向物流供应链一体化方向发展的有力支撑,以信息化提升交通运输业转型发展的质量、速度和效益。

其次是实施五大举措,推进五大体系:

一是实施多式联运举措,推进综合交通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多式联运是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发挥比较优势、促进节能降耗、提高运输效率的主要途径。要加快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推动物流园区、港区内两种以上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和运营,提升运输集疏运效率;要大力发展甩挂运输,积极推动公铁、公水联运;要引导运输车船结构向大型化、专用化、清洁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二是实施基地联盟举措,推进物流基地网络体系建设。要调整和确定杭州市域内国家、省、市、县交通重点扶持物流基地,构建交通物流站场体系;促进传统货运站场向现代物流园区转型;支持推动物流园区、站场体系的网络化运营;研究对交通物流园区扶持引导的相关政策措施;加快园区信息化与网络互联,推进“园区一卡通”,推广先进技术应用与装备。

三是实施产业集聚举措,推进物流企业合作体系建设。鼓励运输行业企业与上游企业之间以资产为纽带,实现强强联合,有效整合车源、货源,促进两业联动;支持中小企业间的联合、合作、整合,并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支持以提供一体化、“一站式”公共服务的物流资源整合平台建设;促进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协作化发展。

四是实施物流信息联网举措,推进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以标准管理、数据交换、公共应用等为主要内容,统筹公路、航运、港口、机场、铁路等相关信息资源,形成广泛的物流系统互联;继续加强平台的推广应用,推进重点物流企业、龙头企业的上下游互联,建立完善平台标准体系和物流通用软件体系;继续加快平台国际互联与共享进程,实现国际物流与国内物流互相促进、统筹发展。

五是实施城乡物流发展举措,推进城乡物流一体化体系建设。推动农村货运站、网络配送站建设,形成完善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多层次的物流节点体系;整合城乡区域配送资源,推动运输与邮政、零售、农资等行业的资源整合,提高农村货运运输集散效率和服务质量;根据城市物流空间布局,有效利用物流站场、配送中心等配送节点,积极协助提高城市消费品、农副产品等运输配送效率;支持快递业的发展。

同时,为了缓解物流配送最后100米交接难题,杭州会同该市邮政管理局等部门,在建成的社区、院校、办公楼等区域扎实推进“E邮站”和“E邮柜”建设。据悉,2014年底已累计建成1070个(超额完成800个的目标)、885个投入运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最后100米”交接难问题。下一步,还将进一步推进城市物流配送管理体系建设,继续优化城市配送车辆高峰通行便利举措,研究做好城市快速道路全天禁货后城市物流配送及道路通行后续工作。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确定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目标思路,具体怎么做呢?陆献德将其归纳为:重点抓好“五港三群三走廊”建设,扎实推进枢纽提升、通道扩容、联运升级、城市治堵、智慧交通、综合保障六大工程。

所谓“五港”,即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公路港、内河港、航空港、高铁(铁路)港、综合交通信息港等综合交通门户。

所谓“三群”即打造有机融合、功能完善的枢纽集群、联运集群、物流集群。

枢纽集群建设重点是根据“区域主枢纽、国际化门户”的定位,构筑布局科学合理、能级梯次衔接、功能相互配套、连接经济高效的客货运输枢纽链,进一步提升杭州作为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辐射能力和服务能力。

联运集群建设重点是通过优化运输组织、物理连接、信息化整合,强化枢纽、场站、通道、运输工具的有机衔接,构筑连程运输、多式联运的客货运输服务体系。

物流集群建设的重点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构筑由物流园区、物流基地、城乡货运场站、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平台等共同组成的与“两区”建设相适应的物流运输服务体系。

所谓“三走廊”,即努力打造引领发展、辐射力强、覆盖面广、服务链深的立体交通走廊、客货集散走廊、区域融合走廊。

立体交通走廊建设的重点是完善“四位一体”(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和“五位一体”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体系,形成通达全球、辐射全国、覆盖全域的立体交通网络。

客货集散走廊建设的重点是完善旅客疏运、物流运输的骨干通道和链路,形成与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城市、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城市、东部率先发展地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定位相适应,客货分流、运行顺畅、组织有序的运输服务网络。

区域融合走廊建设的重点是完善主城、副城、组团以及中心镇、都市圈各关键节点间的多种运输方式通道,提升支撑要素流通的能力,引领、支撑和促进区域融合。

此外,还包括枢纽提升、联运升级、通道扩容、城市治堵、智慧交通、综合保障六大工程。

“做这么多工作,就是希望我们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臻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结构不断优化,综合交通枢纽衔接更加顺畅,让老百姓的出行更加便捷,更进一步方便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陆献德总结道,“目前杭州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努力!”

猜你喜欢

公共交通杭州运输
城市轨道站点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分析
在未来,我们不需要路
杭州院子
二次规划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工程中的应用
杭州
杭州旧影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综合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