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下,物流人才培训之“渴”有解!

2015-07-31祁娟

运输经理世界 2015年8期
关键词:物流互联网+人才

文/本刊记者 祁娟

“互联网+”下,物流人才培训之“渴”有解!

文/本刊记者 祁娟

物流人才是国内近几年才突然“热”起来的名词。国家“一带一路”和“互联网+”战略实施要求物流业加快转型升级,使得现代物流高速发展,但与之不匹配的是物流培训的落后。有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物流人才缺口达600万,管理人才缺口约50万。“物流人才”已成为国内最紧缺的专业人才之一。

6月30日,中国首家物流教育互联网平台—物留客,在清华大学举行了隆重的上线仪式。作为清华大学物流教育主推的创业项目,物留客在未上线之前,就得到了广泛关注,用自身的行动为中

国的物流人才培养与教育贡献力量。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认为,物流业发展靠人才支撑。物流的未来最需要技能型人才、管理型人才,更需要专业化、国际化、互联网化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他希望借助“互联网+”,物留客可以成为物流教育领域重视业务实操、分享经验的典范,形成业界生态圈,伴随物流人的成长与生活。

物留客是什么?

物留客创始人张钰介绍,“物留客”的字面意思是“言之有物,方能留客”,即期望提供的干货可以得到广大物流人的关注,真正留在平台上,成为常客。实际上,物留客是以物流教育为主旨,将线下教育体系与移动互联应用相结合,通过在线课程、直播互动教室、成长规划、线上辅导工具、线下教育社区等模式,打造的中国首家垂直于物流行业的互联网教育平台。上线后,物留客的Android、ios及pc版同步更新,并根据各自特点在功能实现上各有侧重。

其线上课程包括物流企业大学、公开课、自由创课和物流动作IE放大镜等部分;线下培训主要有实地培训、海外考察和咨询式培训。线上、线下的教育资源既自成体系,又相辅相成。

为企业量身定做培训课程是物留客的亮点。着眼于企业人才的长期培养规划,物留客平台可以根据企业需求为其设计全面的培训体系,根据员工不同岗位、职级和载体,设计个性化的培训内容。

公开课也是物留客线上平台的拳头产品。课程一部分是由物留客团队设计,另一部分是从清华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等国内外的高校采集的精品课程。这些课程全部免费向用户开放。在授课模式上,物留客摈弃了传统的PPT授课模式,采用生动的现场教学法,授课形式寓教于乐。课程内容上,张钰坚持采用所推出的内容都是贴近实际的纯“干货”,要给人实实在在的帮助。例如,物留客制作过一个帮助快递员提高收入的课程,邀请一位月收入一万七千元的快递员传授工作技巧。这类能帮助物流人升职加薪的技巧,真不是花钱考一个证书能获得的。

除了公开课之外,物留客平台上还设有丰富多彩的线上学习内容。最新鲜的物流资讯时时更新,为物流人提供全球化视野的参考。物留客还创立了自由创课的平台,吸引国内外顶级专家上传自己的物流课程。作为清华IE供应链与物流协会会长,张钰创办LEV公益演讲平台,邀请圈内大咖和草根人物分享经验,长期免费为物流圈搭建交流平台。LEV演讲视频同步放在线上,分享给更多的物流人参考。

激光球闪动标志着“物留客—中国首家物流教育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意义非凡

核心:线下互动并垂直于物流人的技能细分市场

“互联网+”究竟为传统物流培训模式与理念带来怎样的改变?物留客创始人张钰向现场百余嘉宾隆重做了讲解。

“物流行业是一个重实操的行业,这个行业也从来不缺有着实际操作经验的老师傅,只是在经验传递的过程中,有些技能者并不愿意将经验与知识免费传授给他人。物流业也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但是物流又极端分散,在碎片化的现状下,互联网给了我们机会,让物流人随时随地可以学习。物留客就是这样一个可以让分享者获得收益与认可的互联网平台。”张钰说。

据了解,线下互动并垂直于物流人的技能细分市场是物留客的核心。即在物留客平台上,学习者可以通过企业大学、老师傅和精英的分享,成长计划的推送,线上论坛,用几块钱拿到“干货”,用分账、打赏等方式,使分享者获得经济收益。与此同时,物留客团队还组织线下沙龙,用社交化技术手段,整合大数据,建立布满百城的实训基地网点。

物留客的操作界面,LEV公益演讲平台邀请圈内大咖和草根人物分享经验,长期免费为物流圈搭建交流平台

在记者看来,“互联网+”给物流培训带来的最大改变,不仅是技术与模式上的革新,更重要的是让培训有了“人的维度”,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对于这点,张钰也表示,“在物留客的平台上,我们将会看到,一个分拣的员工通过线上成长计划的推送,老师傅的分享,使分拣效率大大的提升、司机师傅省油又安全的技巧的PK,快递员师兄高收入的来源和师弟的成熟。五年,打造物流教育的生态圈,八年,成为物流后市场的服务运营商,物留客会一直伴随物流人的成长与生活”。

以互联网方式进行教育培训,物留客抓住了新时代的机遇,但是怎样才能留住用户,是物留客面临的最大问题。张钰和她的团队也在这方面进行研究,“除了专业技能与知识的传播与培训,物留客还加入了社交生活因素。对于培训教育,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买账,不是说你让他学习什么就学什么,他们不想学就不去学,因此只能找一些年轻人感兴趣的东西留住他们。目前我们也正在探索这个领域”。

现场物留客平台启用的教师被颁发聘用证书

物流企业的数据信用比资产更靠谱

作为物留客平台的见证人和首批使用者,上海卡行天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钱钰发表了题为《互联网思维下的物流创新》的演讲,从企业和行业发展的角度,深度剖析了互联网时代创新思维给物流行业带来的新趋势与新改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物流企业的运营方向,企业也将重新定义用户,最为关键的是,企业管理者的思维方式也发生改变。钱钰从事物流行业管理工作十几年,做过第三方物流,也做过供应链管理,她对物流行业有着深入的了解。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钱钰也开始研究互联网,但是钱钰坦言,也就是一年多前她才弄清楚互联网是什么。“互联网是一种方式,互联网是人类文明史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钱钰表示,蒸汽机代替的是人力,互联网代替的是嘴巴、耳朵、大脑,互联网可以穿透时间和空间,不需要出门的情况下可以搜寻到更多的群体的信息为人们所用。

“卡行天下从垂直企业转到平台型公司,从利己到利他,甚至要重新定义用户,这些转变是在互联网时代的变化,也是企业的转折点。目前我们关注小微企业,专注货运整合。要解决行业参差不齐、小散乱等行业问题,就要持续积累数据,参考企业的真实评价来扶持高信用的小微货运企业,让好的企业在阳光下显现出来,实现小而不散、零而不乱。这是行业发展必须要走的路。”钱钰表示。

钱钰很是看好物留客,她认为物留客的出现顺应了互联网时代的要求:一是互联网移动时代会改变买卖双方信任建立的方式,是“不用见面的信任”,是基于评价和自身历史数据的展现,而物留客平台建立的对老师的评价系统体现的就是这一点;二是群体间的预先告知和随时共享,物留客APP平台可以使物流人的学习无处不在;三是让信息传递由“一对一”变成“一对N”,物留客平台上的每位老师面向的都将是无数学生;四是物留客可以让陌生人在共同规则下大规模协调。互联网最大的能力是连接人,互联网可以穿越时空、时间,连接无数的老师与学生,从这个层次来看,物流客的发展很有可能带来某种层面的颠覆。

左图:物留客创始人张钰期望物留客提供的干货可以使广大物流人真正留在平台上,成为常客

右图:上海卡行天下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钱钰认为,互联网时代数据信用比资产更靠谱

互联网+物流培训:热融合也需冷思考

作为活动的另一重头戏,两场互动访谈让观众直呼精彩。在“互联网+物流”的板块中,来自不同物流领域的领军人物分别阐述了各自观点,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互联网+人才”的板块中,高校与企业的代表更是有很多创新、创意,在碰撞中获得了不少合作的机遇。

物流“人才剪刀差”催生培养模式转变。“一方面是毕业生遭遇就业难,所学知识没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则是物流企业在资本和投资的追捧下快速发展,急需人才‘补给’而不得。这种人才需求上的‘剪刀差’,目前已经成为困扰物流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中国物流学会常务理事尚尔斌直言不讳地说。

尚尔斌说,要解决这种人才需求“剪刀差”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要依靠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此来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来满足企业的需要。但是,这种调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而很多企业面临的用人难问题却迫在眉睫。

用互联网串起物流链条是未来发展趋势。深圳市易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黄滨表示,过去20年“互联网+”面对的是普通消费者,游戏、社交等平台迅速发展,从现在开始互联网的应用已经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的本质意义是产业互联网,这个时代的思维方式与过去完全不同,互联网开始深入融入到物流的操作中。并且,互联网在物流任何一个领域的应用都是细分而垂直的,不再像过去那样泛泛做一个平台他还提出,物流行业有一个很大的特殊性,就是链条太多,怎么用互联网的本质将链条串起来,这是接下来物流业要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物流互联网+人才
人才云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