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东平:把教育的权利真正还给教育家

2015-07-22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 2015年2期
关键词:入学率教育家大众化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提出,这一轮教育开放的实际意义不是招商引资,不是吸引资本家,而是吸引教育家,“使得教育的权利真正还给教育家”。“这是我们下一步教育真正的变革。”杨东平说。

杨东平将当下中国的“教育新常态”归纳为三个特点:

第一,中国现正处于“后普及教育”的时代。杨东平说,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即在校大学生占全国18岁至21岁适龄青年的比例,已经达到30%。根据高等教育研究的分段标准:毛入学率低于15%时,为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处在15%至40%时,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于40%时,则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而现今的数据则表明,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

第二,是中国在快速城镇化的发展状态下,出现了两个新的教育边缘化群体:分别是作为城市农民工子弟的流动儿童和留守在农村的留守儿童。这两个群体加起来将近1亿人。但杨东平认为,他们的教育问题在制度层面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第三,是整个世界正在和中国进入一个以互联网为主要媒体的学习化社会。杨东平认为,当前“个性化、自组织和各种非正规的学习形式”越来越丰富多样,但是,现在中国的教育制度,还没有能力回应这个变化。对此,杨东平提出,要通过进一步地开放教育、解放教育,满足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包括把各种自发的、自下而上的教育探索和教育创新合法化”,使其成为中国教育变革的活力来源。“这就好像我们在经济领域,要注重发展小微企业一样,不仅可以吸引大量就业,而且还可能是创新最主要的土壤。”杨东平说。 (来源:财新网 杜 珂/文)

猜你喜欢

入学率教育家大众化
新媒体技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影响研究
2020年我国在校生2.89亿人
颜回之乐
新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路径研究
从小学入学率和师生比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特点
《琴童》顾问阵容
大众化时代的内在困境
全世界都在扩招
阅读教育家
用大众化方式推进理论大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