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体会

2015-07-13高瑜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猛士记念刘和珍

高瑜

《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鲁迅先生“忧愤深广”的记叙文,其中那些感情激发、泼辣犀利,发人深省的句段,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教学中如能以语境训练作为切入点,同时引用恰当材料渲染教学情境,使学生既能入乎其内去领悟作品的深厚意蕴与表现力度,又能出乎其外去探求阅读的规律和方法。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根据语境揣摩语句的含义,体会语言表达的效果。而“感受文学形象,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也必须是以理解为基础的,理解就是必须遵循语境原则。“语境,是运用语言的环境,包括外部语境(如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和内部语境(如文章中心、上下文等)。”(《教师教学用书》)

鲁迅先生悲愤的情感贯穿作品始终,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语境入手,去揣摩在特定的语境下词、句、段的表现力和修辞、语法的作用。如在第一部分对“正告”的理解,第一、二部分里“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三次出现,所指对象分别是什么?每个词语都有它的词典义,“正告”的词典义在这里显然是说不通的。学生经过积极思考,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正告”就是郑重告诉,“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分别是针对刘和珍、魑魅魉魍的世界、忘却的救主,表达对烈士的悼念、对敌人的揭露、对庸人的唤醒。再如文中曾四次写到刘和珍的微笑,每次表述又有所不同,其一意在说明刘和珍是和蔼善良的青年,其二是以刘和珍的善良反衬反动派的凶残虐杀,其三是以一当十,侧面表现请愿群众的群体形象。

对语段中的关键词语,采取增减、调换等方法,有利于学生揣摩语意,增强语感。第四部分抒写鲁迅先生听到噩耗时的惊愕。作者使用了大量的虚词,如“居然”“但”“竟”“然而”“也”“况且”“更”等。采用删掉虚词和保留虚词的对比朗读后,让学生体会它在情感表现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给文章所带来的一气呵成、回肠荡气的力量美。

靠语法不能解决阅读上的根本问题,但阅读到了一定程度,语法能起锦上添花的作用。如“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相互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是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先让学生找出主干,把“明证”改为“证明”,再找出“证明”的宾语;然后理出这段中三个句子的关系,主要是理清递进、选择等复句关系,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这篇文章的写作年代距今已有八十多年,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与认知水平,仅凭文章本身去理解作者的感情还是比较困难的。课前,教师应适当补充一些相关材料,来渲染教学情境,使课文语境与课堂情境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如在让学生体会鲁迅先生悲愤的情感之前,不妨用这样的导语:“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让我们打开课文,通过字里行间,用心去感受这血泪凝成的同声一哭。”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敢于直面与正视就是真的猛士,笔者将“必须敢于正视,这样才可以敢想、敢做、敢当”(《论睁了眼看》)这句话用投影打出,学生纷纷回答,分析鞭辟入里:正视是首要条件,真的猛士必须敢于面对黑暗的现实,只有如此,才会激起变革的斗志,才会为改变黑暗的现实而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如果没有面对的勇气,他在敌人屠刀面前,轻则消极遁世,重则变节投降。

作者对请愿态度的理解是教学难点,让学生读《空谈》中有关内容:“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改革。血的作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失算。”“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战术的眼光这是多么大的损失。”“这回死者的遗给后来的功德,是在撕去许多东西的人相,露出那出于意料之外的阴毒的心,教给继续战斗者以别种方法的战斗。”鲁迅对请愿不是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催人改进斗争方式,这正是鲁迅的深刻之处,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鲁迅确实是一位导师。

一篇鲁迅的杂文,在语境的训练下,在教师的引领下,唤起了学生的同感,文章被学生解读得几乎淋漓尽致,这是难以想象的。借用鲁迅先生文中的话语“奋然而前行”,语文教学也应当“奋然而前行”。但是语文教学的方向、目标在哪里?我们的语文教学一直潜心挖掘开辟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理想的新世界,其实在作者文本的这片家园,训练语境,咬文嚼字,体悟情感,这最本真自然的方法,应是我们要探究的方向、目标。入乎其内领悟意蕴,出乎其外探求规律,教师和学生都应合理地研读文本,躬耕语境的园地。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河西分校(210019)

猜你喜欢

猛士记念刘和珍
细读品味,勾勒刘和珍君的形象
“记念”可写做“纪念”吗
曲折盘旋 欲吐还吞——试析《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特色
撕咬猛士巨齿龙
我国蔬菜科技发展的小心记忆
——记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真正的“猛士”——东风“猛士”军用越野车
《纪念刘和珍君》的情感触动
东风猛士车中央充放气系统故障分析与排除
《记念刘和珍君》反讽策略的运用
警犬猛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