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富有情趣的课堂“问题”

2015-07-13广西玉林市容县容州镇中心学校黄琼炎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5期
关键词:舞蹈队合唱队例题

广西玉林市容县容州镇中心学校 黄琼炎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数学教育家斯卡特金子也强调过:未经人们积极情感和加温的知识,不能拨动人们的心弦,很快被人遗忘。可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巧妙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练习听算设疑,导入新课

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求知欲由潜伏转为活跃,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导入时,精心设疑问难,以激发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例如,五分之一乘一分之五,三分之二乘二分之三,这些口算题里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回答,乘积是1。这时教师可以趁机提出问题:“乘积是1的两个数是什么关系呢?”投石激浪,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作出了多种不同的回答,于是教师可以趁机小结,这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倒数”。这样,很自然的引入新课。

二、针对例题提问,创设质疑氛围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但是,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还是串讲串问,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没有留给学生积极思考的空间。要将质疑引入课堂,教师首先更新观念,明确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权利,更应该是学生的权利。例如,五年级第一学期教材114页例题4,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出示复习题目:“少年宫舞蹈队23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合唱队有多少人?”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解决了复习题,然后教师笔锋一转,把复习题改为例题4:“少年宫合唱队有84人,合唱队的人数比舞蹈队的3倍多15人。舞蹈队的人数有多少人?”首先让学生比较例题4和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问,请教老师或同学;全部懂的同学可以考考老师和同学。由于存在着个别差异,在质疑问题时。有的学生一下子问到点子上,有的则不然。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有意识和学生调换角色,同时发挥小组协作精神,让学生自由讨论,以好带差。久而久之,就形成你问我答、我答你问的活跃气氛。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趣乐学,引发思维,激发求知欲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享受数学思维的快乐,产生思维成功的欲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后,提出: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如果不等底等高是否存在“2倍”与“一半”的关系呢?接着组织学生讨论,同学们通过讨论后得出:若等底不等高或等高不等底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不能存在“2倍”与“一半”的关系。又如,小学数学第九册“整数乘以小数”的教学,一上课,教师出示下列算式,提问这道题做错了吗?怎样改就对了呢?

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回答:去掉乘积6.9的小数点,或把被乘数13改成1.3,教师予以肯定,接着又问:还有别的改法吗?通过讨论交流,有的学生创造性的把3改为0.3.教师马上启发:这样改的确可以,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明13乘0.3肯定等于6.9吗?学生运用不积变的规律回答。教师趁势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整数乘以小数”的方法和规律。这样,教师进行引导点拨,引出正确想法,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这种巧妙设计,诱发思维,开发心智,得出的结论印象深刻,教学效果好。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技巧,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始终以一个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出现,把更多更好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自主的获取知识,在获取过程中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动机。

富有情境的课堂提问,既是促进学生思维,实现教学目标的控制手段,又能促思益智,使学生在畅想和满足中获得知识,更能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趣味无穷的,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一往情深的志趣,收到激发兴趣,唤起情感,激活思维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舞蹈队合唱队例题
姐妹舞蹈队掠影
洋葱合唱队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一支舞蹈队的式微
洋葱合唱队
金发舞蹈队
论合唱队的指挥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