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

2015-07-13张成群河北省邢台县皇台底中学054009

学周刊 2015年36期
关键词:参与度探究思维

张成群(河北省邢台县皇台底中学054009)

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课堂参与度

张成群(河北省邢台县皇台底中学054009)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我们数学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急需解决的实质问题。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过程就是引领学生求知、发展的过程。为此,教师要彻底摆脱传统“填鸭式”教学的束缚,现代数学教学的发展,要求学生应成为课堂主人公这不仅是一种趋势,也是发展的需要。为此,数学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思维得到碰撞,能力得到提升,个性得以张扬,已成为我们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因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将直接影响我们的教学效率。

教育教学数学课程参与度

《新课程标准》更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往互动与共同参与,下面我把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和大家分享。

一、创设和谐互助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人人参与

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前提,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学得踏实、学得愉悦。打造这样的课堂与我们教师角色的转变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必须彻底转变思想,树立以“学”为中心的思想。为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幕后导演,让学生做好演员。在授课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法、学法。巧妙设疑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让不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进而换取学生心理上的亲近、情感上的融洽,参与意识的增强。

二、创设有趣的数学情境问题,培养参与学习的兴趣

“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是现代教学的重要指标。新课标明确提出:教师的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点燃,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激发出内在活力。我们知道,鸡蛋从外到内打开是食物,从内到外破壳而出是生命。我们就需要生命教学。让他们快乐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很多教育家提出:我们很多老师把学生都教到教科书里面去了。学生知识学了一些死知识,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我感觉到数学和生活联系的重要性,开始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媳妇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四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两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答案:要用六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两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两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六分钟就全部搞定。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媳妇,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为所用,才能更好地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产生活,结果可想而知。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了亲切感。这样我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三、安排目标明确的操作活动,促进学生人人参与

“纸上学来终觉浅,要想绝知需躬行。”这句话强调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也倡导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我在教学中尝到了动手操作的妙处。如学习"中心对称图形"时,组织学生进行画图、剪图,进行旋转实验,发现旋转地妙处,看着学生一张张喜悦的笑脸,分享他们心中那份得来不易的成就感,求知欲不知不觉地膨胀,从而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探究的兴趣;在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先让学生根据教师个给出的条件进行作图、剪图,然后在比较图的过程中达成共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知识。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让学生亲身合作探究,运用一个圆和一根木条作相对运动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很自然地归纳出直线与圆的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探究活动的经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就像一个个小数学家一样,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锻炼了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了,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浓浓的兴趣激发出更多大胆的奇思妙想,使得所学的知识不再是简单的容纳,而是真正地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四、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促进学生人人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课上如何引导他们以主动的态度和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知识是我们一直不懈的追求。不过,在教学中的重难点处,由于每个学生认知水平不一样,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学生看来,认知的角度和深度也会有所不同,这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享各自的思想果实,则有利于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思想火花碰撞的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由集中而发散,又由发散而集中。知识、方法的分享使得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长此以往,同学之间相互借鉴、启发,对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法有了全新的视角,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断得到提升。如果能够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组织一些人人参与的探究学习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小组合作中发挥各自特长,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更是发展其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以平等的姿态参与活动中,当学生出现各种问题时不轻易表态或下结论;当学生中出现错误时不批评和压制;当小组讨论气氛激烈、思维活跃时应及时恰当鼓励学生。总之,不要怕出错,注重学生在群体交流中学生的自我发现;敢于面对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出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得以发展,这样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也只有教师不畏艰难险阻,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才能放手大胆让每个学生亲历知识“被探究、被发现”的过程,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的体验。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达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合作交流中求得认识的统一和思维的发展。要知道每个人交换一件物品,每个人得到的只是一件物品,而如果交换的是一种思维,那就会产生新的有更丰富内容的思想。

总之,教育教学是向着世界潮流的方向,朝着最前沿的方面去做。在教学中做到:联系生活去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多实践,学以致用解决生活问题。为此,在我们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意识,充分引导学生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自主行为。在合作学习中,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为准绳,采取丰富多彩的合作形式,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有趣。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土,让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之中,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因学生的参与而变得更加精彩。

(责编张景贤)

猜你喜欢

参与度探究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激活珠心算生命力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