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一些寓教于乐的策略

2015-07-13王瑛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关小学734000

学周刊 2015年36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体能训练体育课

王瑛(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关小学734000)

小学体育教学中一些寓教于乐的策略

王瑛(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西关小学734000)

玩是所有孩子的天性,小学生更是爱玩。学生在教室里坐了一两节课,非常渴望能走出课堂,在校园内一展天性。因此,体育课应该成为小学生最为期盼的美好校园生活。在体育课中,如何既能让小学生学习一些健体与健康的知识,促进学生的体质训练,又能够满足小学生玩的天性,其中“寓教于乐”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在“寓教于乐”式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进行总结与分析如下。

一、通过具体的活动,让学生明确体育课的教学目标

通过体育课来增强学生体质进行体能训练,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中,我们一味地强调对学生的体质的训练,而缺少必要的有趣活动,学生往往会把体育课作为一种负担,以消极的态度来对待体育活动。如果在体育活动中我们能巧妙地将学生的体质训练融入到一些有趣的活动之中,就可以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加到体育活动之中。

(一)将一些具有对抗性的体育活动带入课堂,让学生在对抗之中增强体能训练

在体育课中如果能利用小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巧妙地将各种体能训练与对抗性活动相结合。例如,在将简单的50米运动变成两组学生间的接力比赛,同样的运动形式,当给它赋予特定的含义时,学生顿时就能提起运动的兴趣,当学生在愉悦的心理下完成了活动后,通过总结学生活动情况,可以渗透一些运动技能的指导,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在组在哪些方面有优势,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从而有效地让学生接受了教师的指导。同时结合这样一些对抗性较强的活动,教师还可以渗透一些毅力和品质的教育,让学生通过活动明白在体育运动中要树立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同时通过两学生间的对抗与比赛,还可以激发与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敢于竞争、勇于拼搏的精神,为学生欣赏诸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一些体育赛事培养兴趣,提高学生对体育比赛中对抗价值的理解。

(二)增强体育课中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在团体活动中的责任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体责任意识是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如果我们只能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说教,则学生很难配合教师,甚至还会产生一些逆反心理,消极抑制教师的要求,对小学生来讲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明显。如果在体育课上,我们尽可将一些教学内容设计成以小组活动的形式,则学生就能够在团体责任意识的驱使下,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体育运动之中,并在活动之中体会到自己在团体之中的责任意识。在体育课中进行广播操的学习时,由于一些动作需要反复练习,学生往往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此时,如果我们能将学生分为几个组,通过小组间开展比赛的形式进行学习,则学生就能快速掌握动作要领。究其原因就是在小组间比赛的过程中,每一个组员都不愿拖小组的后腿,甚至小组成员间还会相互帮助,自觉纠正错误动作,自觉反复进行练习,将学生的行为由消极变为积极。此时,学生不仅快速掌握了学习内容,还在不经意间认识到自己在团体活动中的责任,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团体责任意识。

二、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将体育运动融入趣味活动之中,提高锻炼的强度

由于一些体育项目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运动量,当学生稍有一点疲劳的感觉时就开始对这些运动产生厌烦的情绪。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快速生长阶段,这种对运动的厌烦心理相对更为明显。但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却又是童心十足,如果我们能有效利用学生的这种童心,将一些活动设计为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则可以明显改善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厌烦情绪。在小学低年级进行以跑为主的体能训练时,学生往往会产生厌烦情绪。

有一次在体育课上,我设计了一个“渔夫捕鱼”的活动。在活动中,我利用一些器材模拟了海洋情景,如将跳箱作为“礁石”,将保护垫用为沙滩,学生的书包作为水草,用一些绳索作为渔网,让几位体力好的学生扮作渔夫,其他学生扮作水中自由游动的小鱼,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小鱼不要被渔夫抓住,如果出现被抓的“小鱼”,其他的“小鱼”可以去营救被抓的“小鱼”。尽管这项活动中学生运动量很大,但由于活动符合学生心理需求,学生活动得非常投入,一个个脸上表露出了愉快的神色,在欢乐的游戏中,学生已经忘记了疲劳,留下的只有兴奋与快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具有一定强度的体能训练。

三、根据学生心理特点,通过趣味活动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在体育教学中有时由于学生的心理因素或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在教学中会出现一些教学的难点。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将一些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趣味活动引入课堂,则可以有效地突破这些教学难点。

如对于刚刚入校的一年级学生来讲,在进行集合站队的训练时,由于学生小,缺少集合站队的生活体验,往往会出现相互拥挤而找不到自己位置的情况,因而出现乱吵乱动的现象。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心理特点,将四路纵队分别命名为“小鸭子队”“小黄狗队”“小白兔队”“小花猫队”,并给每个学生一个特定的编号,在站队集合时,我说“比比看哪一组的的小动物能最先找到自己的家?”通过我们的语言提示与表情暗示,学生很快就集合完毕。很显然在一活动过程中,有效地利用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童心,使集合站队这样一项活动具有了“童趣”,也减少了一些术语的障碍,使学生对活动变得兴趣盎然,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结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集合站队的要领,轻松有效地解决了这一教学难点。

四、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素质训练形式,提高训练实效

在体育课中如果我们能根据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用一些新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就能够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得到扎实有效的训练。在小学三年体育教学中,有项教学内容是“身体基本活动和武术练习”,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训练的实效。我在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将“过花桩”“爬竿”“攀软梯”与“拳术”“棍术”等武术动作进行组合,将整个活动命名为“上花果山”,让学生将唱、练、模仿相结合,整个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边想边练,在相互的交流与互动中每一个学生都从不会到会,逐步熟练了活动内容,有效地克服了畏难情绪,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乐趣。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做到“寓教于乐”就可有效提高体育训练的实效,并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

(责编金东)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体能训练体育课
东台市精准约谈 强化企业责任意识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体育课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
强化责任意识 树立担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