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人格培养的协调

2015-07-13张永宁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745000

学周刊 2015年36期
关键词:道德观政治课人格

张永宁(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745000)

注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人格培养的协调

张永宁(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745000)

目前很多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只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本文就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与人格的培养关系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格培养统一。

政治教学人格培养协调

学生的人格的产生一般是在社会中形成的,是社会发展的的产物。通常情况下,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对自己人格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不能一概而论。他们能够进行独立思考,渴望通过一定的社会活动来被认知,他们有一定的社会角色,还会对自己的社会角色进行设想,还会对自己提出各种问题。当他们进入青少年时期,就会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一定的设想。所以,这个时期学生的人格教育十分重要,在学生时期就应该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格培养的和谐统一,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培养更加全面,使学生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道德建设

道德建设要以“学生为本”,在尊重个体的基础上,既要提倡集体主义道德,又要弘扬共产主义道德,树立学生的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观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认识世界、了解各国文化,在此基础上培养科学的道德观。同时要从自身角度出发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放宽视野,参与到实现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努力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做贡献。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环境对人的品格及道德观的形成起到了很重要作用,因此,学校要优化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要符合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有人文主义、人文关怀、尊重生命,尊重人权。同时学校要创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杜绝学术造假、考试作弊的现象。同时学校要协调各方力量,构建一体化教育网络,与社会、家庭教育相辅相成,共同努力,在多元环境中,培养价值共识、道德共识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只有搭建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才能促进学生正确道德观的形成。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创造核心的价值观

尊重文化的多元化,尊重人权,文化的多元化不会使社会分裂,反而能够促进人类的文明,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提高人的创造力。学生要承认并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肯定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作用。在文化多元化的充斥下,汲取正能量,借鉴国外优秀的文化,创建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达到学生在价值观上的共鸣,通过核心价值的引导,解决多元文化背景下造成的道德观、价值观混乱的现象。

(四)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强化民族文化认同感

在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高中学生要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这样有利于了解本民族的道德精神和原则,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度和尊重度,形成民族意识,有利于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有利于在多元文化下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

二、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贯穿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的教学思想

(一)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思想政治部分的教学中,实施“弱教、强学”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还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接受新知识,还可以将知识中的情感、技能传授给学生,而且还可以抛砖引玉。学生根据教师所讲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延伸出一些新的东西,尤其是政治课,在记忆背诵的时候基本是死记硬背,背诵记忆较为困难,尤其是一些哲学知识,它是基础的知识。但是如果学生能够通过想象或者是理解来记忆就会轻松很多。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课堂主要以教师讲课为主,留给学生的时间非常少,学生对于教师讲的知识并没有充足的时间梳理,这就导致课堂效率低下,所以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一定要分配好课堂时间,力求精炼,把更多的自由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理解和消化教师所讲的内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还能使教师拥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教学中的其他环节,这就是注重人格培养的意义所在。

(二)充实教学内容,完成思想政治课堂与时俱进的转变

在思想政治课中,学习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学的内容不够创新,很多教学内容都比较落后,无法满足与时俱进的要求。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注重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而这种重在培养学生人格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有利于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了能够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应该不断地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学的内容能够紧跟时代的潮流,利用一些最近发生的道德事件来做例子。例如,“最美妈妈、最美护士、最美司机”等,这些都是最好的例子,能够向学生传达一种社会正能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这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低的重要原因。因此,从教师自身的原因入手,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可以增强工作的实效性。提高教素质应从以下几点要求做起:第一,增强教师的政治素质,因为这是思想态度的根本。第二,培养教师高尚的道德水平,教师直接接触学生,所以,他的思想道德水平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第三,加强教师的科学文化水平,素质教育仍是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主流,这不仅要求学生的专业素质,还要求学生全面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师只有增强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第四,加强思想政治教师心理素质的培养。目前很多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师只有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各种文化相继进入,充斥着人们的思想,其中学生作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对他们政治素质的培养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学生的道德观建设既要符合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又要满足个人及他人的社会需要。所以,在思想政治课中加强对人格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李佳宽.高中思想政治课人格教育策略探讨[J].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04.

[2]李菲.走进学生心灵实现平等对话培养健全人格——关于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工作浅议[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2).

[3]梁焱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J].西藏教育,2009.

(责编田彩霞)

猜你喜欢

道德观政治课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魔鬼的门徒》的宗教伦理与道德观照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西学东渐”与中国传统女性道德观的近代命运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传统文化与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研究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从传统学术道德观反思当今学术道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