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2015-07-13马颖河北省昌黎县新集镇崖上完全小学066600

学周刊 2015年36期
关键词:律动动作音乐

马颖(河北省昌黎县新集镇崖上完全小学066600)

浅谈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马颖(河北省昌黎县新集镇崖上完全小学066600)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素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随着课程改革大潮的掀起,很多地方开始了对素质教育的改革和创新,这其中各地学校也不乏对艺术类教学提高了重新的认识,例如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现在都引起了各级教育机构的足够重视。

小学音乐律动教学

从教音乐多年的我,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一线的音乐教学,从中体会到,音乐就像是一座彩虹,架起了我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像是一汪清泉,源源不断地流淌于我和学生的心田。音乐的本质,是人类的感受、情绪、思想和意识的一种本能表现,是一种自然流露,它是听觉的、感觉的。一节好的音乐课,不能单单是教会学生唱会一首歌,熟悉一首旋律,而是要让学生在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同时,充分地理解和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教学过程中,发现律动的形式,学生们很受用,积极性很高。

音乐的律动,又称为听音乐做动作,是指人随着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做有规律的肢体动作,如拍手、拍腿、拍肩、跺脚等。凡是在音乐进行中的各种动作、游戏、舞蹈等都属于音乐律动的范围。下面就律动在音乐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具体谈谈个人的感受:

一、律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著名音乐家卡巴列夫斯基说:“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把音乐美的魅力传递给他们的先决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学习兴趣,必然成为他们热爱生活、陶冶情操的助长剂,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就不能忽视培养学生对音乐本身的兴趣。人都有跟着音乐律动的本能,很小的孩子,当听到欢快的音乐,便会跟着手舞足蹈,这些下意识的动作就是本能的自然流露。律动其实是人体根据音乐所作出的一些简单的本能的活动。律动的运用可以让学生边玩边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简单的律动,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

音乐是流动的,具有形象性和不确定性。学生聆听音乐,凭借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去想象和联想。我们在设计一节音乐欣赏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总体水平,结合实际,将律动运用到其中,使其发挥独有的魅力。例如,一段乐曲,我们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教师帮助学生记忆、分析乐曲的类型。这时候,就可以运用到律动,例如第一段音乐是缓慢沉重的,中间是欢快的,我们可以用快拍手来表现,最后又回到缓慢沉重,同样可以用慢跺脚。动作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从而达到对作品的理解和掌握。

三、有效的律动能活跃课堂氛围

音乐课堂教学的开展,相对其他学科,应该说是比较容易的。课堂氛围也比其他学科要活跃很多,让课堂既生动,又有序,是音乐教师们应该掌握的。低年级的学生,自身自制力和注意力比较差一些,在课堂上,如果依旧采用以往单一陈旧的课堂模式,教师教,学生学。那教学效果一定会受影响。打破这种模式,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有效地开展律动,如一年级《小青蛙找家》一课,教师可以利用节拍、节奏创编动作,帮助学生加强对乐曲的掌握。用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做律动的过程中,渐渐掌握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

四、律动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力

要将律动很好地运用到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课堂上,不能光注重听、注重唱,要给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教师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作。学生只有对音乐感兴趣,我们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才能得以实现。

首先,由于是从生活实际中的情境创设的,律动动作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样就会减少学生对音乐教学的抵触情绪,从而有利于我们音乐教学的开展。

其次,为学生创编一些简单的律动动作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知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受音乐。相信这样的教学方式一定比单纯让学生听音乐有更好的教学效果。再次,我们还可以根据歌词内容来让学生创编一些动作。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可以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喜欢教师,从而喜欢音乐课。例如,在学习歌表演《小雨沙沙》时,让学生准备空矿泉水瓶,装上大豆,沙子等东西,摇动发出各种声音,装上大豆摇动的学生说是“大雨哗哗”的声音,装上沙子摇动的学生说是“小雨沙沙”的声音,提高学生的情绪,然后编创舞蹈动作,使气氛非常热烈。

再如,学习歌曲《大树妈妈》时就可以根据里面的歌词来创编动作。“大树妈妈,个儿高,托着那摇篮唱歌谣,摇呀摇,摇呀摇,摇篮里的小鸟睡着了……”在学唱这首歌的时候,学生不自觉地扮演起大树妈妈和小鸟的角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请他们配合着做律动。还有歌曲《劳动最光荣》《大鹿》《动物叫声》《守株待兔》等,学生们都可以根据歌词来编创律动。通过这样的律动,不仅能让学生体验歌曲的情绪,还能让他们快速记住歌词,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五、律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音乐节奏总是和节拍密不可分的,音乐中正是有了节拍,声音才有了强弱之分,有了节奏,声音才有长短之分。音乐的节奏感就是指对音乐中声音的动与静、长与短、强与弱等抑扬缓急的音乐表现手段的感受能力与表达能力。例如,在《幸福拍手歌》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利用拍手、跺脚、学熊走路、小女孩俏皮的走路等动作交替进行,这种律动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培养良好的课堂常规,让学生听到音乐就能跟着做动作。

六、律动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勇气

很多学生在众人面前总是会害羞,放不开。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律动,教师加以适时的鼓励,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在放松的氛围中,融入到音乐当中去。教师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其中来,从而消除学生的顾虑和紧张。

总之,我们现在的音乐教学,多半还是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而忽略了学生通过实践对音乐的感受和感情的自然流露。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及其表达能力。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流动着音乐,它浸透在每一个角落。音乐是感人的、动听的,让我们用爱心、精心,带着学生在音乐世界里自由地畅游吧!

(责编金东)

猜你喜欢

律动动作音乐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动作描写要具体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
生命的律动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