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破教学瓶颈打造高效课堂

2015-07-13史培安江苏省邳州市炮车中学221300

学周刊 2015年36期
关键词:瓶颈税收新课改

史培安(江苏省邳州市炮车中学221300)

突破教学瓶颈打造高效课堂

史培安(江苏省邳州市炮车中学221300)

高中政治教学中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分数和实际应用如何取舍,是突破政治课教学的瓶颈。文章运用政治教学中的实例,从突破教学瓶颈的措施入手,然后重点从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增加实践环节培养创新能力三个方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政治课堂。

政治课堂瓶颈创新高效

高中政治只有走新课改之路,创高效课堂,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笔者认为,在政治课堂中要积极践行新课标理念,融汇教学内容的知识性和教育性于一体,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一、走出困境,突破瓶颈的措施

总的来看,高中政治教学中,应试教育的态势严重,当前的政治教材与社会发展相比,相对来说较滞后,学生学习政治的功利性明显,兴趣不浓。新课改和教育制度的改革没有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教学方法、方式落后,“穿新鞋、走老路”,新曲旧歌,与时代的音符不协调,与时代的节拍不吻合。现在面对着新课改,吸收着新鲜的血液,感到改革春风的温暖,但是同时也感到困惑,课改、素质教育,以及高考要分数,天平应倾向于谁,成为当前的高中政治课的瓶颈,不突破瓶颈,课改难以进行和推进。

(一)应把兴趣引入政治课堂

目前高中政治教学受阻于“瓶颈”,而瓶颈的最大问题就是兴趣。师生们对政治课缺乏兴趣,应付考试的做法沿袭了一年又一年,为考试教、为考试学,“自觉没趣”的使高中政治教学陷进了泥泞,走不出沼泽,而改变现状的突破口就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实际教学中,教师们照本宣科者居多,教学方法、方式、手段呆板的更屡见不鲜,扼杀了学生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捕捉和精心设计教学的兴奋点,以增加课堂的生动色彩。如课前的时事政治小演讲,政治知识小组赛等,引用历史故事、典故等,以求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二)深化教学改革,走高中政治创新之路

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是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应试教育,师生们走不出教材、走不出考纲,成为应试教育的奴隶,制约了思维、创新的发展。显然,这点与新课改格格不入。为此,走小课堂大社会的课改之路,有其历史必然性,应成为政治教学的共识。

在每一节课,开展3-5分钟时事新闻播报,或者结合国内外的最新时事动态进行教学,及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时事动态,又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教学的重难点的理解,提高思想觉悟意识。如学习和分析“如何认识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的关系”问题时,结合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以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版图,四大自然贸易区将改变人们的生活”的新常态、新认识、新思路的提出和推进,提出“为什么要新版图”以及“一带一路”,开放新前沿的新举措……这样,使学生对改革开放的深化有深刻地认识,从而强化了政治教学和时事政治相联系的宗旨。

二、创新课堂模式,打造精彩课堂

下面以高中政治《财政和税收》的“征税和纳税”为例,谈谈创新教学模式,构建精彩课堂的具体策略。

(一)预习——教学前移,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的重要性可窥一斑。如何让学生有效预习,预习任务的巧妙设计,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对于“征税和纳税”一节,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国家纳税的意义是什么?什么是税收?税收的主体、目的、凭据、依据和地位是什么?税收的性质什么?税收的固定性、强制性和无偿性等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课前对这些知识预习透彻,画出不懂的问题,提出疑难的问题,利于上课有效听讲、有侧重听讲。

(二)提出情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征税和纳税”是高中《政治与经济生活》的重要章节,也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那么,设计生活化的问题,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如可以提出下面的生活情境实例:服装厂老板张三,为了创业资金能周转,于是,找到税务局当局长的老同学李四,说明了来意:“厂子刚走入正轨,资金周转不过来,看在老同学份上,这次不交了,实在为难的话,就给我打个折吧。”

根据提出的情境,组织学生探究:假如你是李四,会怎么回答张三的问题?显然,这个问题要用到税收特征的相关知识而回答,应结合税收的固定性、无偿性和强制性三个方面进行作答才全面。

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张三也未能幸免,原料涨价、销路窄、资金周转成问题,他召集场领导班子商讨对策。可是,他们却把主意打到了税上。甲说:做账外账;乙说:拖,拖死,来了就说没钱;丙说:把职工花名册都改为残疾证,咱们也享受税收优惠;丁说:没关系,来了,让保安拳头伺候。根据这个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甲乙丙丁四个人的方法可行吗?分别是什么行为?

以上三个情境,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丝丝相连的问题,这些问题与生活密切相连,利于学生思考,也实现了“学以致用”。

(三)增加实践环节,培养创新能力

增加实践环节是教学做合一的具体运用,也是新课改的根本要求,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实现课内外的完美整合,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对于“税收和纳税”这一节,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张三偷税漏税,最终被捕,被判刑,但心里不服,在微博上发表了说说:钱是我辛辛苦苦赚的,交给国家,我一分钱也没有得到;交了那么多年的税,也不知交到哪儿去了,交了也白交;为什么就得我交,有的人一分钱也没有交过……根据本课的知识,假如你是博友,你会怎么跟帖?

2.制作一个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学生或者是税务工作者;调查内容:你遇到过偷税、漏税的人吗?你每次坐公交车,都会索要发票吗?你认为个人所得税该交吗?等等。

这些课外活动的开展,既与所学的知识密不可分,体现学以致用,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凸显了课内外的整合。

总之,突破高中政治教学的瓶颈问题,改变教学理念,运用课改新理念,采用情景教学、问题教学,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并增加实践环节,凸显教学做合一。那么,高效课堂的创建不再是问题。

(责编张景贤)

猜你喜欢

瓶颈税收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税收伴我成长
如何渡过初创瓶颈期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绕过瓶颈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