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普罗科菲耶夫《第六钢琴奏鸣曲》

2015-07-13马小鸥中央音乐学院100031

大众文艺 2015年12期
关键词:奏鸣曲乐章作曲家

马小鸥 (中央音乐学院 100031)

浅析普罗科菲耶夫《第六钢琴奏鸣曲》

马小鸥 (中央音乐学院 100031)

通过对前苏联作曲家、钢琴家与指挥家普罗科菲耶夫《第六钢琴奏鸣曲》的创作背景、本体演奏分析、特点和启示,使我们对这部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

创作背景;本体演奏分析;特点和启示

九首钢琴奏鸣曲是苏联作曲家、钢琴家与指挥家普罗科菲耶夫最优秀的钢琴作品,它们贯穿了他一生的创作。其中第六、第七、第八奏鸣曲又被称之为奏鸣曲中的瑰宝。普罗科菲耶夫于1923年创作完第五钢琴奏鸣曲之后,长达十六年没有再写钢琴奏鸣曲,到了1939年,他才又推出被称为《战争三部曲》的三首钢琴奏鸣曲:1939-1940年的第六钢琴奏鸣曲,1939-1942年的第七钢琴奏鸣曲,1939-1944年的第八钢琴奏鸣曲。这三首奏鸣曲,作曲家几乎是同时开始构思的,经过了整整五年时间的写作,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充满战争气息的伟大作品。“战争三部曲”构思、写作的漫长过程,正是作曲家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非常时期,在这种残酷战争恐怖气氛的背景下,普罗科菲耶夫被深深激励和感染着,他用音乐创作来表达战争带给民众的感受,传递着号召全体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作品中处处反映出作曲家亲身经历的战争时的感受:法西斯很快就入侵俄罗斯上空,满载炸弹的德国轰炸机在天空飞来飞去,炸弹的轰鸣声,机枪子弹的呼啸声……这些令人难忘的场景都如实、生动的在作品中表现出来。而战争初期、中期、后期三个不同时期的战争态势、社会环境、心境变化也在“战争奏鸣曲”三部的创作中分别有所体现。

作为“战争三部曲”的开篇之作《第六钢琴奏鸣曲》主要描写的是战争来临的情景。四个乐章的主题分别体现了侵略者惨无人道的进攻,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真实战争生活的来临。

《第六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Allegro moderato)有节制的快板,A大调,4/4拍,奏鸣曲式。全曲分为呈示部,发展部和再现部,整首奏鸣曲被侵略者毫无人性的残暴的气息所笼罩着。在呈示部中,当主部主题(第1小节一第4小节)一出现,立刻就把我们带到了战争来临的残酷环境之中,副部的音乐形象与主题是完全不同的,Poco piu mosso(稍稍再快一点)表明了副部段要流动起来,不要停滞,这是普罗科菲耶夫的抒情段落,表现的是一种带有离奇性的,忧郁的抒情。旋律简单、直率,不加任何修饰。所以在演奏时也要注意,旋律应该是具有内在性的,而不要有太夸大的表现。发展部则运用了一种全新的音乐织体来表现出一种邪恶的、潜在的、猖撅的和不可一世的形象特征。演奏时要注意展现出乐曲的气势和强大,一气呵成。再现部的主题,先是以强(f)的音量演奏的,到主题第二次出现的时候音量就上升到更强(ff)了,在尾声中,侵略者愤怒、狂暴的情绪得到了充分体现。

第二乐章(Allegretto)小快板,2/2拍,E大调,三部曲式。这是一首带有变奏性的三部曲式。是一个带有普罗科菲耶夫“谐谑”特征的半舞曲性质的乐章。我们在经历了第一乐章中侵略者的凶残之后,突然听到了带有人情味的第二乐章,会觉得清新和放松下来。虽然是诙谐风格的,但是在当时可怕的战争环境中,即使是舞曲也会含有一点忧郁色彩的。所以作曲家特意设计用四分音符从头至尾的跳音演奏,以此给人诙谐味道的同时也带有一点点僵硬的色彩。

第三乐章(Tempo di valzer lentissimo)慢圆舞曲节奏的抒情夜曲,8/9拍,C大调。第三乐章是一首8/9拍的典型的华尔兹舞曲,可能是受到了当时流行的感伤音乐的风潮影响,整首圆舞曲充满了神秘与静谧,速度规整又不失优雅。我们在演奏时的难点在于,如何能够在一个缓慢的速度中,一直保持着圆舞曲的特性:既保持旋律的优美又不让听众觉得乏味。

在第四乐章:(Vivace)生气勃勃的,2/4拍,a小调,回旋奏鸣曲式。古典乐派中,最常用在第四乐章的曲式就是回旋奏鸣曲式。而普罗科菲耶夫在这首奏鸣曲的第四乐章中采用了回旋奏鸣曲的形式,正说明了他在创作上具有尊重古典主义传统的特征。第四乐章在结构上是与第一乐章相呼应的,内容上主要体现了真实战争生活的再现。乐曲是在不安的情绪中结束的,也表示出战争没有结束的含义,从而引出了《第七钢琴奏鸣曲》表现的“在战争中”的情景。

《第六钢琴奏鸣曲》在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音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使大家更好的理解和演奏这部作品,通过上述分析,我总结了以下的几个特征供大家参考:

一、用音乐表现战争

这是《战争三部曲》三首奏鸣曲中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普罗科菲耶夫亲身经历了战争的可怕,亲眼目睹了战争带给人们的一切。所以当他用音乐来表现战争时,才那么真切与形象。作曲家在这三部作品中成功地刻画出了战争中的场面以及战争中人们的精神世界。《战争三部曲》三首奏鸣曲是具有现实主义精神意义的作品,是有别于以往作曲家爱国题材作品的。在乐曲中,我们可以“听到”炮声轰鸣、机枪扫射,仿佛“坦克压境、飞机盘旋”,感受到敌人凶残的进攻和人们的嘶喊。这是一部成功的用音乐来反映二战的作品—— “它为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音乐揭开了新的一页”。1那么我们在理解和演奏《第六钢琴奏鸣曲》时就必须意识、体会到这些重要因素,既要把战争中的场景再现出来,又不能太多的使用敲击性的触键方式。

二、整首奏鸣曲规模宏大,内容复杂,技巧艰深

普罗科菲耶夫《第六钢琴奏鸣曲》共有四个乐章,与交响乐的乐章设置基本相同,是战争三部曲中规模最宏大的一部作品(战争奏鸣曲系列中的另外两部都只有三个乐章)。从演奏时间上讲,《第六钢琴奏鸣曲》也是比较长的,演奏时间约30分钟。(《第七钢琴奏鸣曲》约16分钟,《第八钢琴奏鸣曲》约28分钟)。从内容上讲,四个乐章不但有各自独立的主旨;第一乐章描写的是战争场面,第二、三乐章描写的是战争间隙人们对以前美好生活的回忆和向往,第四乐章则又回到现实中来,而且各个乐章之间的音乐形象也有尖锐的对比;邪恶与美好,回忆与现实。在整首作品中,普罗科菲耶夫还使用了多种钢琴表现手法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从而使得作品内容复杂。因此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理解和演奏这部作品。从技巧方面来看,《第六钢琴奏鸣曲》的技术复杂而艰深。在第一乐章中就有连续的八度跳跃和乐章开头的复杂的双三度和弦进行,还有结尾处跨越远距离音区的四度模进。这些都是在他的早期作品中不常见的技术难关,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作曲家在这一时期对于复杂性钢琴技巧的偏爱。由于曲目的篇幅庞大,内容复杂,技巧艰深,所以在理解和演奏此曲目时,除了要掌握全面的演奏技巧以外,在精神上也要有强大的精力和极好地耐力来更完美的诠释作品中的“战争”内涵,力求达到四个乐章的连贯统一。

三、旋律的抒情性

在普罗科菲耶夫的众多作品中,抒情性是很重要的一个特征。作曲家自己曾说,他的创作发展的第四条线就是“抒情性”。苏联钢琴家吉列尔斯在回忆普罗科菲耶夫时提到:“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最值得珍视的一点就是他的抒情性……我以为把它比作山花是合适的。一旦我们发现了它,一定会为了它的芳香与绚丽而感到惊叹不已。”2那么我们应如何理解和演奏好普罗科菲耶夫的旋律呢?他的旋律不像李斯特的旋律:外露,开放。普罗科菲耶夫因为受到了时代环境的影响,他的旋律是:含蓄、纯洁而深沉的。所以我们在演奏《第六钢琴奏鸣曲》时,不应把旋律弹得太明亮,应该结合乐曲本身的气质来理解演奏。

四、普罗科菲耶夫尊重古典传统体系 加入了现代音乐技法

在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中,尊重传统音乐体系是他一直所坚持的。原则就是:调性和旋律是结构的基础。正如他在《论自己的音乐创作》中谈到:“在我的某些作品中,可以找到个别无调性的地方。我用这种方法,并不是因为对它有什么特别的同情,主要的还是为了要造成对比和想显出有调性的部分的缘故。”但是,作曲家并不一味的沉浸在旧体系中,他勇于创新,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大胆的加入了现代和声技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特征。普罗科菲耶夫曾说过:“既不能落于陈腔滥调的套子,又不能搞得平淡无奇。”所以我们在理解他的作品时,就应该考虑到这一特点。在演奏时我们既要遵从古典的传统——大体的框架不变,又要体现出现代和声蕴含其中的独特魅力。

要想准确的说明如何演奏普罗科菲耶夫的钢琴音乐,特别是《第六钢琴奏鸣曲》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战争已离我们远去。所以我们必须要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普罗科菲耶夫的生活、思想以及探索他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特征。这是帮助我们对普罗科菲耶夫《第六钢琴奏鸣曲》进行再创造的依据的关键,我相信这也同样适用于普罗科菲耶夫的其它钢琴作品。

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点燃了当时苏联音乐的希望,他的创作为后世许多作曲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他的音乐仍然震撼着我们的思想,开拓着我们的视野,成为音乐会经久不衰的演奏曲目。

注释:

1.选自徐月初,孙幼兰辑译.《普罗科菲耶夫文选·回忆录·评传》.文化艺术出版社,1978.6:128.

2.选自徐月初,孙幼兰辑译.《普罗科菲耶夫文选·回忆录·评传》.文化艺术出版社,1978.6:72.

猜你喜欢

奏鸣曲乐章作曲家
“身必由己”的艺术家——旅美中国作曲家梁雷的艺术人生阅读
手机上的奏鸣曲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谱写肌肤新乐章
长大可当作曲家
程诺:我想成为钢琴作曲家
饥饿奏鸣曲
三部奏鸣曲 俄克拉荷马城雷霆
作曲家
祭献奏鸣曲(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