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通过体育课教学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2015-07-09阿布力克木

学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培养能力运动队体育游戏

阿布力克木

摘要:中等师范学校的学生毕业后一般应具备小学体育课和组织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要达到会喊口令、会整队、会带操。体育教学以操场为课堂,具有广阔的活动范围、种类繁多的教学器材、活动队列变化多端等特点。鉴于对体育课堂教学特点的分析,笔者提出以学生独立组织体育活动为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这种组织能力的培养可以利用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分层次地进行训练。

关键词:培养能力 徒手操 领操 体育游戏 运动队

一、明确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实施目的、主要内容

首先,必须明确体育课准备活动的实施目的:将学生化零为整,集合成一个团体,阐述课堂教学内容和规划,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为整节课开好头;众所周知,开展体育活动之前都需要将身体充分活动开来,以保护身体在其后的活动中不受伤害。

其次,就小学低年段的体育教学而言,一般性的体育准备活动与专门性的体育准备活动的界限并不清晰,因而这阶段体育准备活动主要采用徒手操的形式,辅之以模仿操、歌舞。

体育教师的规范性动作示范,是学生获取徒手操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观察、记忆教师的每一个徒手操动作,获取感性认识,然后再进行动作模仿,进行认知调整和实践,同时,鼓励学生多做课堂知识记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为带操、编制徒手操奠定基础。

二、熟知徒手操动作编排的注意事项

1.徒手操动作选择应以体育教材为立足点,从体育教学任务出发,以充分活动和锻炼全身肌肉为目的,同时兼顾其他需求。

2.综合考虑低年级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况,选择适合他们的徒手操动作,动作难度不宜过大,并根据气候、身体状况等变量及时调整。

3.徒手操整套动作应合理编排,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同时特别关注上肢和下肢、左和右的协调活动,动作安排应松弛有度。

4.徒手操整套动作的编排应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此,体育教师可以选取不同种类的徒手操动作进行混搭,并通过方向、姿态等动作构成因素的变换,达到徒手操创新的目的。

师范生通过第一阶段的徒手操编制知识的学习后,获得了对这项体育准备活动的基本认知后,就可以展开第二阶段的徒手操编排活动,从编排一节徒手操开始,扩展到两节、三节……最后编排出整套的徒手操动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予积极的指导和有效的反馈。

三、学生体育活动组织能力培养方案

1.可以选择合适的人选担任小组长,把他们发展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以供自由发挥。比方说,分组进行的体育活动就可以让小组长组织。对小组长的培训方法可以分三步走:(1)原地组织能力的培养;(2)队形队列变换的指挥能力培养;(3)体育活动中的小组组织能力培养。

2.对全体学生的组织能力的训练,可以从喊口令开始,口令在体育教学过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组织体育活动的必要手段,口令的应用水平对体育活动教学产生直接的影响。对学生的口令教学可以分两步走:(1)跟随教师、小组长的口令模仿练习;(2)分组独立练习喊口令。在学生练习口令的两个步骤中,教师都应给予积极的指导和有效的反馈,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效果,增强自信心。

四、鼓励学生设计准备活动方案、独立进行带操

在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之下,学生自己设计的做操动作,再由教师选取合适的准备活动设计方案,让设计者亲自进行带操。有利于提高组织能力。方法是在前两周告诉学生基本部分的教材内容,根据教材的性质要求设计准备活动的内容,全套操不能少于10节,带操时间为8—10分钟。

五、由浅入深,采取层次递进式组织能力培养方案

小学体育教学,特别是低年级体育活动,多是以游戏的方式呈现,要培养学生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应当以小学教学内容为基础,遵循由浅入深的客观发展规律。第一阶段:教师示范以游戏为主的体育活动组织步骤和方法,增加学生对活动组织的全局性和概念性的认识;第二阶段:以科学的体育活动组织理论为指导,加强学生的理论学习,着重探讨以游戏为主的体育活动组织教案设计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第三阶段:实践理论,为学生设计以游戏为主的体育活动教案、自主组织游戏活动提供平台,教师对学生活动组织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有效积极的反馈,这一阶段的活动组织能力培养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动手设计游戏活动。

六、培养组建和管理田径队的能力

1.运动员的选才。一支优秀的运动队,运动员的选才非常关键,要从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素质、心理品质、基本技术遗传等各方面考虑。要建立运动员档案,定期测试,不合格及时淘汰。通过运动会和其他运动项目发现优秀的苗子,培养他们的训练兴趣,逐步过渡到系统训练中去。

2.运动队的训练。要培养一支优秀的运动队,运动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很重要。要让运动员明确训练的目的和任务。

首先是制定严格的训练制度,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对于一个小学运动队来说,严格的管理制度是克服运动员诸多的自身缺点的法宝。制度不仅针对学生,其中也针对教练自己。

其次是遵循科学的训练原则,合理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作为一个运动队的教练,其关键任务还在于糅合现代体育知识技能,在遵循体育培训固有规律的前提下,合理规划体育训练方案。制定年计划、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具体的课时计划针对以上的计划及运动员自身的特点,安排合适的运动量、运动强度,并指导运动员实施计划,以达到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目标。

3.田径队员的管理。作为教练,体育教师身上承担着多重任务,不仅需要制定田径队员的训练计划,以提高运动员的体育技能、提升运动水平,还肩负着高效管理运动团体的职责。况且要实现运动团队的科学管理,教练必须起主导作用,以负责任的态度去训练队员,去提高队员文化素质,去增强队员的思想觉悟,去帮助队员合理安排运动训练以外的生活。因此,加强对高素质、高教学能力的体育教师的培养力度,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培养能力运动队体育游戏
“双减”背景下主题语境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中学创办二线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蒙古高校运动队培训机制研究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初一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
集体性项目运动队的集体效能及其培养
山西省高校健美操运动队现状及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