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教学策略营造高效课堂

2015-07-09福建省诏安县实验小学363500

学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楼梯小数创设

林 华(福建省诏安县实验小学363500)

改进教学策略营造高效课堂

林 华(福建省诏安县实验小学363500)

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改革为小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变革,这些全新的教学理念必将引起数学教学方法呈现出新的变化。在教学中要瞄准课改目标,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实施有效地数学教学策略,营造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改进策略高效课堂提高素养

新课标的实施、新教材的改革为小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变革,这些全新的教学理念必将引起数学教学方法不断呈现出新的变化。近年来,我扎根一线教学,力求扣紧数学课程改革目标,争取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中,我努力从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学法的优化中,推动数学教学生活化及活动化等诸方面的教学策略的改进,作出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与实践,努力营造高效的数学课堂。下面,我就此浅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优化教学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的一大特点是抽象,实际教学中如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内容进行教学呢?其实很大程度上,要靠教师巧妙地根据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做好优化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有利于唤起学生头脑中贮存的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学习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自然而巧妙地引发学生解题的内在需求,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教学中,先以创设有趣的故事情境来实施教学,从以下故事引入:“同学们,小明同学这学期准备从其他学校转入我校,进入我们班就读。现在,小明正跟着爸爸来到人民体育场的中间,他爸爸突然指着分布在人民体育场四周的学校大门、主校区、毓贤园、体育馆,让小明说说这些景物在体育场什么位置。假如你是小明,你有什么办法来分辨清楚这些景物分别在体育场的东西南北的哪个方向呢?”这样的教学情境一创设出来,学生的思维便活跃起来,此时,再引导学生先各自看课本,看看课本教给了我们如何辨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于是学生便兴趣高涨地投入到探究文本的方法中,并且很快地找到了方法,并用这种方法帮小明辨别了体育场四周的景物的方位,从而懂得:早晨,太阳在东方,面向太阳时就是面东背西,左北右南;中午太阳在南方,面向太阳时就是面南背北,左东右西;傍晚,太阳在西方,面向太阳时,就是面西背东,左南右北。通过对情境的优化创设,利用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新课改中极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方式掀起了教学方法的深入变革,特别是由原来的注重教法的研究向注重学法的研究的转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这一知识时,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小青家和小亮家住在同一栋楼,小青家住6楼,每次回家走110个台阶,小亮家住3楼,每次回家要走多少个台阶?(每层楼梯的台阶数相同)”解决上楼梯问题,不能以楼层计算,而要用楼梯的层数进行解决。但如何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呢?教学中可以直接告诉学生,但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其实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处理:“同学们,请你们联系自己上楼的经历,想一想,小青家住在6楼,她是不是要爬6个楼梯呢?为什么?你们能不能把小青由地面走到6楼经过哪些楼梯画一画呢?”于是学生认真思考,联系平时上楼的经历,画出了小青爬上6楼所经过的楼梯,结果大部分学生很快明白了解决上楼梯问题,不能以楼层计算,而要用楼梯层数进行计算的知识——即楼层数减1,才是要走的楼梯层数。引导到位后可进行小结:“同学们,很多数学问题,如果我们联系实际生活来解答数学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多次的强化,学生终于掌握了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三、凸显数学的生活化,提高数学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景”,“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充分说明,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越接近,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越高。因此,在数学教学课堂教学中,要努力搭建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有效平台,凸显出数学教学与生活的结合点,让数学生活化,从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如教学“认识小数”一课时,在课前先布置了一道实践性作业:让家人带自己走进超市,进入商场,看看各种商品价格标签,特别留意用小数表示的价格,想想怎样读出来,并与父母交流一下,然后带回几种用小数表示的价格,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课上,学生由于有了走进生活,认识生活中的小数的切身体会,学生便很快掌握了小数的组成、小数的读法以及小数的含义、写法等。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不再是抽象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中,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也就得心应手了。

四、改进教学活动实施,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这里的“活动”不是肢体的运动,而是指观察、实验、操作、归纳、类比、猜想、推理、验证、交流、反思等一系列的数学认识活动。“智慧从手指尖诞生”,也充分说明实践操作与数学思维之间有着一定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实施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动手操作和思维中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与牢固,更加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中的例题:“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3厘米,你能求出它的面积吗?”教学前,先让学生剪一些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在教学中,让学生画出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接着让学生取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在画好的长方形中,正好摆了15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因此得出它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最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而发现长是5厘米,每行就能摆5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宽是3厘米就能摆3行,共摆了3个5,面积是5乘3等于15平方厘米。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动手画画、摆摆、看一看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了知识、掌握了知识,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中,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可以顺利地达成教学目标;瞄准课改目标,实施有效地数学教学策略,营造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必将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责编 赵建荣)

猜你喜欢

楼梯小数创设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逃跑的楼梯
扫楼梯
原来楼梯还可以是这样的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