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2015-07-09王金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乡中心学校734000

学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新知思维数学

王金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乡中心学校734000)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

王金虎(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长安乡中心学校734000)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认知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展开快乐而主动的学习,享受数学学习所带来的乐趣,真正爱上数学学习,这是广大数学教师最为关注与不断探索的话题,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新一轮课程改革非常重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与培养,明确提出了快乐教学、趣味教学的理念,这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也不能再局限于向学生传授书本结论型知识,而是要带领学生一起来畅游数学世界,享受数学学习所带来的乐趣,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情感等三维度的共同成长与提高。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下几点见解。

一、展现数学教师的活力

“亲其师,信其道。”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数学学科的喜爱程度完全取决于对教师的喜爱。即使教师的课讲得再精彩,但是学生不喜爱教师,也很难取得较好的效果。可见要想让学生真正地爱上数学学习,数学教师除了要在教学技巧上下工夫,还要在自身形象等方面下工夫,重视师生关系的改善,重视教师魅力的展现。

1.有一颗爱生之心。我国著名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就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教师爱学生,学生自然也会爱教师。因此教师要有一颗真挚的爱生之心,将爱的阳光均匀地洒向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可以感受到教师如母亲般的爱,这样就可以及时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拉近师生的距离,让教师可以真正走近学生的内心。学生愿意亲近教师,接受教师,自然也会对他所任教的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2.有一颗年轻的心。我们所面对的并非工厂里没有情感与个性的机器,而是一群生性活泼、天真烂漫的小学生,如果教师总是板着脸,一副“老学究”的样子,很难赢得学生的尊重与喜爱。我们要有一颗年轻的心,由内而外迸射出年轻与活力,这样在教学中也会弥漫着活力与生机,自然会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并将这种活力传播出去。这样的教学更活跃,氛围更活泼,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高。

二、用问题制造认知冲突

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来学习新知的反复过程。数学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各知识点间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利用新知与旧知之间的关系来巧妙地提问题,以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当学生无法用所掌握的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产生认知冲突时,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探究欲,以期通过学习新知来解决困惑。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最浓、学习动机最强、思维也最活跃,更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阅历与数学基础知识,以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所要学习的新知之间找准切入口,以富有针对性、启发性与探索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展开主动的探究活动。

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首先让学生来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学生都可以准确回答、顺利计算。然后让学生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样学生无法直接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就会产生困惑,会对如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问题产生强烈的关注与好奇,自然就将学生的思维集中到新知的学习上来。此时再进行新知的讲解自然水到渠成。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与启发下,会认识到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来进行面积的计算。实践证明,运用提问既可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又具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用旧知来学习新知,这比起直接的讲解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富有成效。

三、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现教学魅力

传统教学中学生不喜爱甚至讨厌数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认为数学枯燥无味、抽象难懂,在学生眼中数学无非就是数字、字母、公式与定理,除了背就是算。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得这一状况得以根本转变。现代信息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具有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特点,以更为丰富的形式来呈现数学知识,将枯燥而抽象的知识寓于直观形象的图片、逼真多彩的画面与动听悦耳的音乐之中,使得教学更具动态感与立体感,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展现数学的魅力。学生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全是立体化、动态化与多维化的,在学生眼中数学不再是枯燥的,而生动的;不是静止的,而是有生命力的;不是抽象的,而是形象的;不是机械的记与写,而是快乐的理解与运用。数学在学生眼中更有魅力,更有美感,更有新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浓、参与动机更强、教学参与度更高,这样更能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优势来向学生直观而动态地展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实物与图形,并利用其特殊效果来将这些图片、图形沿对称轴进行对称。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可以从中直观地认识轴对称图形,此时借助直观的图片与实物,再加以教师理性的分析,自然可以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掌握。没有被动参与,没有机械记忆,有的是学生的活跃的思维、快乐的参与、真正的理解,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用操作来培养学生思维

小学生活泼好动,动手能力强,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压制学生,不让学生动,相反要顺应学生的天性,让学生多动,多操作,这既是学习数学的内在规律,同时又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正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挥学生好动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操作中手脑并用、让双手成为思维的工具,让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操作的乐趣,学习数学的乐趣,这同样是实现趣味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时,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制作几个三角形,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动手、动脑,来求解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充分利用手中的工具,剪一剪、切一切、拼一拼、量一量。有的将三角形三个角剪下拼在一起,得出是180度;有的用量角器逐一量出三个角的度数再加在一起得出是180度。这样通过积极动手与动脑,再加上教师的指导与启发,学生便可从直观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样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主体参与、快乐探究的真正学堂。

(责编 赵建荣)

猜你喜欢

新知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新知
新知速递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