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文化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2015-07-09杨俊山东省潍坊市经济学校262200

学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职英语教学语言

杨俊(山东省潍坊市经济学校262200)

西方文化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渗透

杨俊(山东省潍坊市经济学校262200)

中职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英语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对英语缺乏兴趣等不利因素。因此,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是一个值得中职英语教师思考的问题。笔者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个利用学习西方文化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英语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

学习兴趣西方文化素质培养

英语教学作为学校培养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标志,一直受到各类职业学院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英语学习成为各个专业的必修课。毫不夸张地说,英语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着能否培养出适应新形势要求的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加强中职英语教学的研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学生分析

目前来我校就读的学生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经过了几年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但整体水平不高。二是从中专、技校、职业高中升入中职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英语基础非常差,对英语不感兴趣,在学习中都存在学习态度不正、学习习惯不良、学习能力不够等心理问题。面对这种多层次、水平参差不齐、基础较差的学生,我们原有的教学方法已完全不能适应,教学内容也偏深,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和内容。我通过采取课堂提问、问卷调查以及与学生交谈等形式,对他们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中职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普遍存在以下几种不良心理。

(一)无用心理

大多数中职学生认为职业学校没有过重的学习负担,没有升学压力,应付学完三年的课程就能毕业,将来能够找到一份工作便可以了。另外受所学专业的影响,如建筑、数控、汽车修理等专业的学生,认为英语与专业课联系不大,只需要学好专业课就行。这样的心理造成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课后不认真做作业,考试不及格的恶性循环。

(二)畏难心理

在我校录取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刻苦攻读,认真学习的精神,中考英语成绩很低,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基础知识非常薄弱,从而产生畏难心理。

(三)逆反心理

由于没有得到教师和同学的理解和帮助,对学习产生“对立”情绪,转而厌学。

二、通过文化渗透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孔子将“乐学”作为治学之最高境界,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部分学生甚至厌烦英语。对于这些学生,如果我们指望他们主动去学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就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要由重视教师的“教”转变为重视学生的“学”,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使学生“要学”“乐学”。教师还要切实认识到,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因为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单纯学习语言点已经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他们需要的是实际运用能力。如果还以课本为中心,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不但满足不了学生的好奇心,更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也就不可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在语言教学的同时,适当地渗透西方文化,使学生取得对西方文化的认同,这样可使学生消除对英语格格不入的情绪和疏远感,促进学生转换脑筋,用英语进行思维,从而有助于他们从深层去理解和把握语言,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所以课堂中的文化灌输既是提高学生兴趣的一剂良药,又能更有效地为语言学习服务。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深层文化信息

教师可结合教材,同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学生补充一些相关的西方文化知识,介绍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民族、宗教、饮食习惯等文化知识,使学生全面了解、认识西方文化。比如第一册第七单元中Celebrating Holidays and Making Friends介绍了圣诞节,教师可以巧妙地以此为切入点,深入系统地讲解圣诞节的知识,包括起源、习俗等,并由此引出其他与宗教有关的节日等,以及宗教对西方国家日常生活的影响。

(二)加强中西方文化对比

中国和西方国家由于历史、地理及信仰的不同,使得人们对事物的理解以及文化习俗等也有所不同。比如,西方人是很守时的,他们时间观念很强,并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惯,因此,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中国人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在人际交往方面,中西文化习惯也有很大的区别,中国人讲求谦虚,与人交往时,崇尚“卑己尊人”,并把这看做一种美德,在受到别人赞扬时,我们往往会进行自贬,以示谦虚。西方国家却不同,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淡薄,而西方人的隐私观念却很强,他们非常注重个人隐私,尊重个人空间,不喜欢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隐私,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因此在隐私问题上中西双方经常发生冲突,例如,中国人彼此第一次见面时,为了表示关心和尊重,往往会问及对方的年龄、婚姻状况、儿女、职业,甚至收入,这在中国人的眼里是一种礼貌,但在西方人眼里则认为这些问题触犯了他们的隐私。中西文化背景下的非语言文化内涵差异非常大。东西方文化对比的阐述既能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在词汇和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信息

词汇作为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负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许多词汇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所以,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了解这方面的文化知识,有助于学生对英语词语的理解和运用。

(四)拓宽获取文化信息的渠道

书籍、歌曲、电影等都是文化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形式。特别是电影,这不仅是因为影片的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某个方面的缩影,而且还在于观看片中演员的表演可以有助于学生感知和学习并掌握许多非语言交际的方法和手段。比如《阿甘正传》是以小人物的经历透视美国政治社会史的历史片,可以从中了解美国从19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近40年的重大社会历史事件。加强言语技能训练,培养交际能力,是中职英语教学的根本任务。

总之,教师不应该只在课堂上讲授语言基础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利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西方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材料或观看一些经典的西方文化影片,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素养,拓宽西方文化视野,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让学生在一种潜移默化的环境中被感染、熏陶,使他们的素质、能力得到迅速的提高!

[1]李玉陈.英语教学新思路.山东友谊出版社,1998.

[2]刘润青.英语教育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责编 张亚欣)

猜你喜欢

中职英语教学语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