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2015-07-09都美杉绥化学院教育学院152061

学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集体教学活动素质

都美杉(绥化学院教育学院152061)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都美杉(绥化学院教育学院152061)

现今,幼儿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就是集体教学的方式。幼儿教学者的工作目标是确保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实现,这也是当前许多幼儿园集体教学中遇到的难题。本文针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进行探讨,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幼儿园集体教学有效性问题对策

皮亚杰是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提出:儿童应该具备掌握比较抽象、复杂概念的能力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这应该作为教育的最高要求。由此可知,儿童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幼儿的能力,如逻辑思维、推理的能力等,而不是简单地让幼儿去死记一些东西,单调记忆。通过幼儿能力的培养,幼儿能够自己动手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简单的问题,而他们借助的知识或是工具就是他们所学到的这些知识,这便是幼儿教学有效性的体现。但是,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并不是说只要教师将教学任务完成或是教师对待教学态度认真就可以了,它主要针对的是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是否能够掌握一些必备的能力。可以说,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所有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共同追求的目标,但同时有效性的达到也是当前所有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难题与困境。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的便是了解幼儿的学习习惯与学习特点,以一种轻松活泼、充满趣味的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幼儿,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将知识吸收,慢慢掌握学习的最基本方法。

一、幼儿园集体活动中的若干问题分析

(一)忽视非智力教育

在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急于看到幼儿的学习成果,对智力上就有了很高的要求与标准,但却忽略了非智力教育的重要性。非智力教育说的是除智力以外的能力的总称,包括有人的情感、兴趣、道德、意志、动机以及性格等一些心理上的因素和动手操作的能力等。现在,由于种种原因的诱导,家长和教师对儿童的教育急于求成,觉得幼儿只需获得知识上的教育是就行,而对于幼儿道德上的教育反倒认为无足轻重,没什么作用。这也就导致了课本教育成为了幼儿获取知识能力的全部渠道。幼儿园的教育也是如此。教师对幼儿教育中的非智力因素自己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把握,更严重的是有些教师对此毫不了解。比起智力因素而言,非智力因素对儿童的素质的形成起着最根本的作用。如果忽视了非智力教育,那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也没办法得到保证,这不是教学的本质所在,也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

(二)幼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人的性格、人格形成的萌芽阶段是在他们的幼儿时期。这个时候,幼儿的心理发展还不健全、不成熟,对自我能力的控制和识别都不强,但是他们却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与依赖教师的特点。所以,教师的行为会是幼儿模仿的最佳对象。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拥有较高的素质,从而能够给予幼儿正确地示范与引导。教师是幼儿教育事业的关键因素,是孩子得以健康健全成长的引路人,孩子能否拥有好的人格素养几乎直接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2]。但由于当前对教师素质乃至教育背景的考核把关都不是很严格,因而导致幼儿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如有的教师知识不丰富,有的教师则是个人本身素质不太好,心理健康知识等理论性的知识欠缺,无法正确引导幼儿。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

(三)课堂提问缺乏有效性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是采取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提问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具体情况及幼儿对知识的把握程度,所以提问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事实上,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问时总是会有一些价值不大的问题出现,缺乏提问的方式方法。有些问题对幼儿没有启发引导意义,无法使幼儿的思维得到有效训练与锻炼,这严重影响了幼儿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实现与提高。

二、提高幼儿园集体活动有效性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非智力教育

幼儿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实现离不开非智力教育,它对于实现幼儿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这就需要我们重视非智力教育,使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比如,教师可有意识地去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让幼儿在自己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主动去思考问题,激发幼儿对此对学习的兴趣与喜爱。例如,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会不时地进行主题墙饰的更换。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将幼儿的主体性充分发挥表现出来,让幼儿成为主题墙饰创设的主体,让他们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提升自己动手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引导幼儿主动去寻找、研究事物的兴趣。非智力教育在提高幼儿集体教育活动的有效性环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对幼儿自身的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与提高。

(二)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

幼儿时期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启蒙时期,幼儿在这个时候最擅长的便是模仿。所以,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幼儿选取的最佳模仿对象便是教师了。因此,教师如果素质不高的话将直接影响幼儿良好素质的养成。当前幼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也由此得到了重视。例如,有针对性地加强幼儿教师队伍无论是专业知识上的还是个人的道德素质的训练,定期给教师做技能上与人格修养上的培训。同时,为教师提供更多学习的机会,通过观察别人的示范课等一些教学活动,学会把握自己的课堂,然后正确引领幼儿学习知识、获取能力,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水平。只有全面提升了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才能为幼儿创建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与模仿对象,从而促进儿童非智力教育的提高。

(三)加强教学技巧

提问是现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师生互动的重要的交流方式,因此能否有效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由于部分幼儿教师对提问这一环节不够重视、认识不足,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忽略了提问这一环节的准备工作,导致提问流于简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提问这一过程,精心准备上课过程中所要提的问题,使得所设计的问题有意义、有针对性,对幼儿能构成一定的启发与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可采取追加问题的方式进行提问。例如,教师在具体的问题上如“1+1=2”的提问上,可以引导幼儿用具体的实际物品,比如苹果或是彩棒等的增加来实现这个问题的解答,启发幼儿思考为什么就是这个答案、为什么不能是别的数字等来引导幼儿彻底掌握这个问题。这样不仅有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同时在提问的过程中一环扣一环能够引导幼儿在思考的过程中保持思维的连贯性与紧密性。这样,幼儿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主动地去思考归纳,从而获取对事物的认识与学习,有效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目标的实现。

总之,在重要的启蒙阶段——幼儿时期,我国采取集体教学的情况下,提高幼儿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便成了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可通过加强学生的非智力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个人素质以及提高教师教学过程中技巧性的锻炼等三个方面的综合提升来实现。

[1]支娜.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特点与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0(2):63-69.

[2]肖荷香.浅谈如何保证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6):14-15.

[3]王淑华.略谈提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实效性的策略[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4(1):39-41.

[4]赵朋坤.关于组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对策探究[J].学周刊,2014(8)∶235.

[5]李香玲.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提问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12(6):96-98.

(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集体教学活动素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我为集体献一计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警犬集体过生日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