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拓展途径

2015-07-09范瑞菊张蓓蕾河北中医学院050000

学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信息

范瑞菊 张蓓蕾(河北中医学院050000)

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拓展途径

范瑞菊 张蓓蕾(河北中医学院050000)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是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发展,实现全校师生自身知识体系的充实、更新和重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拓宽高校图书馆社会化职能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意义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并重点对其拓展途径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全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地方经济和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拓展途径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第21条规定: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这无疑为高校图书馆走出校园、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目前,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面临许多困境,较社会的发展相对滞后。业内正在努力树立大学经营理念,积极对图书馆的社会职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并加以切实有效地运用,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拓展社会服务途径,从而建立良好的双向互动机制,实现社会经济和高校自身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意义

(一)有效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

近年来,高校图书馆购书经费逐年增加,馆藏资源非常丰富,藏书、信息化服务设备以及网络版电子期刊的数量、类别、配置结构等方面均比公共图书馆具有优势。但是,90%以上的高校图书馆只为本校师生提供服务,60%左右的藏书处于闲置状态。这种长期的封闭式服务,造成馆员、设备和图书文献的浪费。高校图书馆是社会资源的组成部分,有责任也有潜力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保障公民平等的信息享受权利,有效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减轻公共图书馆的压力。

(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可以很好地培养公民的阅读习惯、传播文化知识和提供信息服务,能够有效扩大受众群体,实现社会信息公平公正,提高全民整体文化素质,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三)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指明方向

高校图书馆走出校园,对接社会,为自身发展赢得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更能体现自身价值,同时也能够使其成为整个社会的信息枢纽和文化中心。

(四)有效地填充和完善社会教育体系

高校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开发与运用,不仅丰富了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而且能够有效地填充和完善社会教育体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高校与社会对教育资源的有机共享。

二、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现状

(一)社会服务的思想观念滞后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观念已经有所改变,但仍然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步伐,主要表现在经营观念缺失,市场竞争力弱等方面。一方面,多数高校教师受传统文化观念影响,往往把自身定位为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学人员,不愿意参与社会服务。另一方面,高校管理层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政策引导、政策激励方面存在欠缺,社会服务的管理组织、管理机构不完善,没有相应的规划措施和专人管理。

(二)社会服务相应的管理制度缺失

目前,多数高校图书馆管理制度是针对校内师生设置的,对开展社会服务存在明显的不适用状态,对于新形势下复杂的服务对象,多样化的服务种类和繁琐的服务流程,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制约,无法把握社会服务的尺度。

(三)社会服务的物质技术基础薄弱

社会读者对高校图书馆参与社会服务抱有较高的期许,但由于政府财政投入有限,办学资金短缺,而自筹资金能力又较弱,导致高校图书馆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均与地方文化建设的要求相差甚远,使之成为制约高校图书馆发展最主要的物质技术障碍。所以,目前多数高校仍处在理论探讨和简单尝试阶段。

(四)社会服务的知识产权问题

高校图书馆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对社会读者提供文献资源借阅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时所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数字图书馆在提供信息资源传播和利用时所产生的知识产权问题都严重阻碍了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的进展。

三、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拓展途径

(一)构建馆际联盟

高校图书馆应与公共图书馆、社区阅览室、私人书屋等建立馆际联盟,并为其提供建馆方案咨询、图书捐赠、人才培训、信息资源服务及科研合作,实现图书网络信息资源共享。高校可以通过建立社区服务网站,举办各种培训班、学术报告和展览会等活动,向社区居民提供信息服务;还可以组织志愿者到农村开展文化公益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公民教育讲座,以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和信息素质。

(二)构建馆企合作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心可以为企业提供竞争情报服务。依据企业的经营目标,通过网络、沟通等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数据采集、专家咨询和调研分析,为企业量身定制信息服务。同时为企业建立信息平台,构建专题数据库,提供课题跟踪、科技查新、文献综述、情报咨询、竞争情报研究、代译代查等信息服务。

(三)构建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

部分高校图书馆根据各自建校的历史和专业特色,根据现有馆藏文献、网络、相关部门征订复制和有关私人求访函购等对收集到馆的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加工整理,建成图文并茂的地方特色数据库,实现特色资源数据库的共建共享,为用户提供简捷、高效的文献检索系统。地方特色资源库的建立,为政府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地方资料和历史借鉴;为专家学者研究地方文化提供系统资料;为本地招商引资和开发旅游提供了依据,促进了本地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用户信息素养培训

高校图书馆应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培养社会用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帮助用户提高检索文献和利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开展社会用户信息教育培训,不仅提高了用户检索效率,同时也扩大了高校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从而树立了良好的社会服务形象。

(五)提供深层次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建立数据库,为社会提供深层次、专业化、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虚拟参考咨询服务,馆际互借与原文传递服务,科技查新和情报跟踪服务等等。

四、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化服务,首先要确保高校师生正常使用图书馆的权利不受影响,依据地方政府现有政策及未来发展规划,通过参与社会服务,多渠道拓展社会服务职能,从而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为传播知识、传递信息、参与学术研究和进行社会教育等奠定基础,实现资源共享和合作多赢,为地方经济发展及文化建设服务,真正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最大效能,促进学习型和节约型的和谐社会建设。

[1]许军林.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12).

[2]金志敏.高校图书馆向公共图书馆发展的可行性探讨——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新世纪图书馆,2012(2).

[3]万晓清.浅论终身教育与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的拓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

(责编 张翼翔)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信息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