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5-07-09赵景凤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程庄镇程庄初级中学063500

学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实验课堂

赵景凤(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程庄镇程庄初级中学063500)

浅谈信息技术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赵景凤(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程庄镇程庄初级中学063500)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促进了教育的进步,传统的教育模式已逐渐被淘汰。教育改革以培养新型人才为目标,把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势在必行。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的整合,变革传统“黑板+粉笔+书本”的教学模式,给课堂带来了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信息化传统的教育模式整合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进入课堂有着传统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化学教学虽说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但很多的知识还很抽象的。信息技术能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将教学内容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由抽象变为具体形象,为学生尽可能创设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的认知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信息技术有效地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优化了课堂教学。

一、信息技术代替演示实验,弥补了课堂的不足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堂演示实验是化学课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条件的限制,往往有很多实验不能完成,过去的教学模式,就只能是教师干巴巴的说实验,学生眼巴巴地听着教师讲,学生没兴趣,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在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给教学带来了生机,不能演示的实验通过信息技术活生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讲述氧气的物理性质时,氧气的液态、固态学生很难看到,即使教师描述得非常生动,他们也无法想象液态氧固态氧的形状,这就给学生带来很多的困惑,越听心情越烦躁,没有兴趣。见此情景,我就想到了信息技术,于是搜索互联网,查找液态氧和固态氧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像看到了真实的液态氧和固态氧,立即兴奋起来,学习也有了兴趣。图片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学生说:“老师这个知识我会终生难忘的。”我很欣慰,我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后,类似的情况我都采用这种方法,有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我同样搜索到干冰、人工降雨的图片,一一展示给学生。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生动有趣。

教师的工作说大点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说实惠点就是天天面对学生,授新课、复习、考试、讲习题,翻来覆去的重复,直到学生会了为止,老生常谈,淡化无味,学生没有新鲜感,你还没去他就烦心了,反正就是按部就班,就像吃冷粥一样。所以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就像学生看电视剧,看了这集还想看下集。怎样做到让学生天天盼着自己去上课,那就是一个教师自己的艺术了。所以,教师这个神圣的名称,应该有他独到的特色,信息技术的出现,给了我们恰到好处的机会。“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恰恰抓住了这个高科技,熟练地应用到了我的课堂,创设意境、渲染气氛,将与教学有关的知识运用图像、动画、声音、文字信息等,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以大量的视听信息、高科技手段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例如,在教学“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这节课时,我就搜索了大量有关化学物质的图片,有生活中常用的铁锅,有身边的高楼大厦,有路上跑的汽车,有吃的方便面、饼干、瓜子等,有穿的衣服、鞋子等,依次展示给学生,立刻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个个渴望的眼光,想知道这些化学物质的用途,好多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学生争先恐后地提问,课堂气氛充满了色彩,一股浓浓的学习气氛闪电般产生。我就想:“这样的课堂还愁学生不学吗?”

二、信息技术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实现了资源共享

我的教书生涯转眼过了20年。回忆过去,我感慨万分。我数了数自己用过的备课本,足足有几大摞。社会在进步,信息技术渗透到各个领域,教师办公也不例外。现在我们学校人人有电脑,我们上完课,可以随时编辑自己的学教案,一节课下来,觉得教学过程不如意的地方,回来立马改进,因为电脑就在身边,等再给下个班上课时,已经是改好了的教案,优化了教学过程,学生享受了更好的教学资源。其次,电脑的联网,给了我们集体备课的机会,我们可以通过QQ聊天的形式,商讨学教案的编写。我们还和兄弟学校手拉手备课,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使教学资源得到了升华。信息技术在我们的教学中真是无处不在,例如,教学中的复习课,容量大内容多,上课时又要给学生讲,又要写出复习内容,又要观察学生的神态,看他们是否听懂了,每个学生的心里如何等,往往是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忙个不亦乐乎,没有效果。有了信息技术的辅助,一切都迎刃而解,将课堂教学中的板书、例题、练习制成一个CAI课件,既增大了课堂信息量、减少板书时间,又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强化课前研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课前研究是教学的准备,只有课前进行充分的研究,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课前预习是学习的准备,预习的好坏,直接影响本节课的学习效果。现在的农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就我们这的学生来说,家家有电脑举不胜举,这就给教师的课前备课带来很大的便利。在我们的学案中,就有预习导航这一项,教师把这个内容通过电脑网络发给每个学生,比发给学生一大摞卷子好多了,因为电脑对他们有着无与伦比的诱惑力,很快作业就做完了。有时,还可以在其中讲个小故事,或放一段自己的讲课的视频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会对你的作业有所期待,激发了兴趣,培养了好学的精神。

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好处说不完道不尽,我们应正确、辩证地对待多媒体,用其所长,避其所短,使多媒体技术更好地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责编 张宇)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实验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美在课堂花开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