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公的家庭最美

2015-07-07马晓菲

祝你幸福·知心 2015年7期
关键词:小院服务站励志

马晓菲

1993年,家住青岛莱西市永兴街社区的昌德松老人,从自己热爱的教育岗位上退下来。告别了熟悉的校园,离开了朝夕相处的师生,一种巨大的失落将他包围:忙碌了大半辈子,忽然闲下来,这日子竟不知道该怎么过了。

遛弯,成为老人打发时间的一个方法。遛着遛着,老人有了发现:社区的休闲文化娱乐设施太少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太单调。老人琢磨着,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早些年,为了自家孩子的教育,昌德松把居住的小院装饰成了文化庭院——屋里挂着励志格言书法,院里刷着古今诗词和励志壁画。有客人来访,无不被小院的风韵所感染。如今,字犹在,画犹新,何不向社区的孩子们开放呢?

果不其然,孩子们一来,就喜欢上了这个小院,新鲜、清雅、好看,而且,那些诗词格言比书本上的,好记多了。

文化庭院收效显著,这让老人很兴奋,一心想着要把这文化休闲平台扩大。于是,文化庭院延伸到了街上,变成了“文化长廊”——昌家门前120多米的胡同,墙面被昌德松和老伴儿粉刷一新,通俗易懂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科学发展观”,生动形象地画上了保护环境连环画,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居民安全防护守则》……并且这内容与时俱进,经常更新。

2010年,闲不住的夫妻俩又办起了社区书屋,现有藏书已经达到3000册,全部实行免费借阅。之后,为推动全民读书,他们又在文化胡同东侧建起了路边书报阅览服务站。每天一早,昌德松的女儿就和父母一起,将《人民日报》、《青岛早报》、《祝你幸福》等多份报纸和人们喜欢的书刊放上书架,供居民自由阅读。多年来,小区居民随手借阅不需打招呼,看完后也都会主动送回原处。受老人感召,还有不少居民和学生经常把自家的书刊带来,丰富社区书屋和阅览服务站的藏书呢。

昌德松老人再没有了失落感,尽管年逾八旬的他有诸多病痛,且每天忙忙碌碌,但他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夕阳红”!

猜你喜欢

小院服务站励志
青海:首个劳动维权一站式服务站成立
有梦小院(节选)
天津武清区总工会:为户外劳动者打造专属服务站
幸福小院
小院四季
投资3,000万进军水产料!建100个养虾服务站,这家猪料公司欲在水产业一展身手
春到小院来
生活励志
“差钱”也演“励志”剧
励志之情对里隐 嵌名之趣联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