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北门》

2015-07-05眭达明

杂文月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北门贤者能干

眭达明

《北门》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它所表达的意思,在古代一直被认为是“刺士不得志也”或“贤者安于贫仕也”。但认真研读这篇作品,笔者发现它其实是一个小官吏在哭穷和喊累——

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窭且贫,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谪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我入自外,室人交遍摧我。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

诗中的小官吏公务十分繁忙,虽拼命工作,但还是疲于奔命。上司非但不体谅他的苦楚,反而一味给他加派任务,使他不堪重负,明显有分工不均、鞭打快牛的味道。

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回到家里,还要受到家人的责骂和嘲笑,原因是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却赚钱太少,难以养家糊口。于是每天下班回家,只要一出北门,就会不寒而栗,很怕回到那个穷窝,但又不能不回去。正是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才使他生发出无穷的感叹和烦恼。

由于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更无力从目前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悲愤之余,这个小官吏只能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全部归之于天,然后抚平心中的忧伤,恢復平和的心态。

通读全诗,令人强烈感到,这个公务繁忙、内外交困的小官吏所发出的感叹和呐喊,虽然微弱,却令人深思;虽然无奈,却不让人感到消极和绝望;虽然抒情色彩浓厚,却并非无病呻吟,而是完全体现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

这篇作品的主人公或者说作者的身份,诗中虽然没有任何交代和描述,但有两点可以肯定:一、他是一个完全受人支配、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的普通小官吏。二、他是一个非常能干、什么活都拿得下的多面手。

《北门》中的小官吏不仅值得同情,而且应该心生崇敬。他确实很累很穷,但在公事上却能顾全大局,任劳任怨。这从他的牢骚和感叹都是下班之后才发出这一点就能清楚感觉到。也就是说,他有再多委屈和不满,上班时都能默默承受,只有下班之后,或者迈进了家门,才忍不住发泄一番。与其说他是在喊累和哭穷,还不如说他对自己那个家庭有些愧疚和歉意,觉得自己对不起家人,不能给他们富足体面的生活。他是尽了心也尽了力的,只是老天对他不公,才亏待他这种老实能干的正派人。所有这些,足以说明他是一个既能顾全大局又很有责任心的好男人。

有趣的是,从他的喊累里,我们甚至可以读出一些自信和自炫来。你看,公务那么多,领导不叫别人做,偏要全部交给他,不是表明自己能力很强、很能干、很受器重,在领导眼里很有地位么?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从诗中能够读出这些积极向上的东西,就不正视作者存在的实际困难。既要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的事,所谓“贤者安于贫仕”云云,终究是不能长久的。

中国古代的官方历史学家,总是把眼睛盯在帝王将相身上,但有个事实却十分触目惊心,就是古代中国的行政管理,其实是由官僚体系内的基层人员所操纵,越到后来,这种现象越加明显和突出。比如南北朝“寒人掌机要”时,普遍出现过“秘书专政”现象;再比如到了晚清,许多地方政权,更是“师爷”在那里“当家”。这些都是不争的历史事实。这固然是由于这些底层官吏久居一职,精熟行政细节和运作程序,拥有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再加上熟悉朝章典制和地方民情,只要稍微在中间做一点手脚,就可以很轻松地欺上瞒下,从中牟取私利,但归根结底,还是主官们高高在上,无心理政,对于日常政务的处理,常常让秘书代劳,久而久之,自然脑满肠肥,四肢不勤,养尊处优,无所用心,最终导致领导大权旁落,秘书腐败盛行。

由此观之,《北门》一诗的作者,也就是那个小官吏,表面上是喊累哭穷,实际上不也是在抗议那些官僚们高高在上,不做实事?这一点,确实令人深思。

猜你喜欢

北门贤者能干
海南省北门江中下游流域面积高程积分的应用
霜降(新韵)
《弟吴宗教源流》(吐蕃史)译注(七)
文人天趣清犹水 贤者风期静若兰——画家若兰写意画浅析
贤者与魔镜
能干
I Can Do It我很能干
“能干”的烦恼
竭其力以事父母
永远的老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