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官员到哪里“养老”

2015-07-05汪金友

杂文月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余热主席文艺

汪金友

一个人如果退休了,到哪里去养老?很多人可能都会说,回家呗!或者养花,或者养鸟,或者下棋,或者打牌,或者遛弯,或者跳舞,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在由心。

可如果你是一个官员,你可能就不只这样想了,因为养老的方式,还可以有很多种。比如在什么协会里任个什么职务,再发挥一把余热,就会比在家待着更风光、更得意、更舒服,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继续高高在上,继续前呼后拥。

在今年的两会上,有人把这事给捅出来了。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张建国提出,“不能让文艺协会,成为官员养老的地方”。他说:“官员在文艺协会里养老,全国都有这种现象。这对艺术本身是种伤害。比如书协,官员进来了,书法不行,就没法被其他人信服。”(3月11日《新京报》)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软着陆”。一个人在官场待了几十年,已經完全适应了里边的运行套路,也完全习惯了由此而来的生活方式。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他,从今往后,你不用来上班了,不开会了,不批文了,不指挥别人了,也没有专车、没有秘书、没有招待费、没有机会外出考察了。虽然思想上早有准备,但当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还是会有很多人感觉非常的不习惯,内心充满失落、无奈和痛苦。

而如果到某个协会里当个主席、副主席,情形就大不一样了。照样有“官”衔,照样有办公室,照样可以上下班车接车送,照样可以旅游吃饭作指示,而且责任与压力还很轻,捎带脚,还可以获赠一些艺术作品,得到一些艺术享受。

现在全国有多少家协会或者学会?到网上搜索,有的说几千个,有的说几万个。百度上有一条消息,说北京的各种协会共有426家,下边还附有名称、地址和联系电话。即便是一般的地级市,大概也有上百家。

每个协会,都会有一个主席,几个副主席(甚或十几二十几个)。按一个协会一正四副5个领导成员计算,100个协会就是500个。即便其中三分之一是退休官员出任,那么加在一起,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可以说,几乎每个省、每个市、每个县,都有大批的官员在协会里优哉地养老。

协会中这些官员是被会员们选上的吗?是,也不是。说是,是因为都经过了一定的规定程序;说不是,是因为官员主席副主席,多是有关主管部门事先内定的。当然,退休官员的余热依旧能量巨大,会员们巴不得拉住这面大旗作虎皮,这一片良苦用心,也是官员退而不休顺利挤进协会的一大助力。

无论官员们在哪个协会养老,都需要大笔的经费。钱从哪里来?就两个字——“收”或者“要”。要到谁头上,想给也得给,不想给也得给。听一位朋友讲,他们上报了一个项目,正好负责审批的官员临近退休,并准备到一个协会担任主席,于是提出,要项目单位给这个协会30万元赞助费。这钱你若不给,那你的项目肯定就得再“研究研究”。这也几乎成了一个规律,哪些行业协会的官员最多,哪些行业的下属单位就最为难受。

很多人都羡慕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淡退休生活。但其前提,是要“结庐在人境”,“心远地自偏”。而我们现在有些官员,因为曾经饱尝过做官的甜头,所以虽然不得不退,却依然对权力恋恋不舍。当然,这也与我们有待改革的体制有关,因为那些主席副主席,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也不是想选谁当谁就能当的。

猜你喜欢

余热主席文艺
1942,文艺之春
铜冶炼多段余热三级叠加高效利用实践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跟着”习主席去大阪
□文艺范
主席致辞
关心下一代 余热写春秋
享受退休后奉献余热的甘甜
愿把余热献给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