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学前教育中音乐教育意义及策略

2015-07-04赵婷

北方音乐 2015年5期
关键词:音乐教育学前教育意义

赵婷

【摘要】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关键时期,该阶段的教育对于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而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必需品,在学前教育中开展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教育激发儿童学习潜力,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思维能力和性格品质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就以学前教育中开展音乐教育的意义入手,分析学前教育中开展音乐教育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学前教育;音乐教育;意义;策略

总所周知,音乐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美妙的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催人奋进;也可以舒缓情绪,抒发感情。自然而然,音乐教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大部分幼儿园都开设音乐课,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教学内容仅限于唱歌,跳舞,要求也仅仅是达到会演唱即可。这就无法真正发挥音乐教育的在儿童教育中的优势。那么,学前教育中开展音乐教育具有什么意义呢?

一、学前教育开展音乐教育的意义

(一)有助于儿童身心发展

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即是对儿童进行品德、情感教育的过程。不同题材、不同内容的音乐,教育的侧重点也不同。例如在《世界真美好》这一音乐体操中,活波音符,强烈的节奏感带给儿童开心、兴奋的感觉。同时儿童会跟着音乐手舞足蹈,闻“乐”起舞。不仅促进了儿童大脑的发育,而且跳舞的过程也会促进儿童手脚、身体协调性的发展。又如《东东是个胆小鬼》,这首儿歌中,节奏欢快,朗朗上口,而且歌词内容又教育儿童勇敢起来。对于促进儿童性情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促进儿童认知能力发展

儿童认知能力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儿童音乐中,有许多模仿动植物、自然现象、人文社科的乐曲。例如《世界真美好》中,歌词内容描绘了,大公雞、猴子、大象、青蛙、企鹅等动物的形态、叫声等。在这首儿歌的教学中,儿童既认知了动物,又通过学习舞蹈,了解了各种动物的行为、形态等。而且学习的过程,儿童自然会产生联想,在脑袋里对这些动物形成一些画面,锻炼了想象力。在往后的生活中,会将学到的知识与见到的动物一一对应,激发了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因此开展音乐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认识动物,了解自然现象和社会科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促进儿童感知能力发展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教学也是建立在培养听觉感知的基础上。在学前教育中开展音乐教育,也有助与促进儿童感知能力的发展。儿童感知能力,常常借助于动作、语言、表情对事物进行感受。而音乐教育则可以通过旋律、歌词和舞蹈对儿童的感知能力进行培养。前文提到的儿童音乐中,有许多描绘动物、自然现象、风花雨雪等内容的乐曲。例如《下雨歌》中,乐曲欢快,歌词主要描绘下雨产生的声音,然后妈妈打雨伞来接。一首歌,让儿童对“下雨”这一自然现象有了感知,似乎能够身临其境。同时又让儿童去体会母爱,培养了儿童的情感。

二、提高音乐教学水平的策略

前文论述了音乐教育对于儿童健康发展的意义,不仅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健康,而且对于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儿童音乐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和课程安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因此提高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水平和效果,也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一)重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学前教育虽然未被列入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其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目前我国幼儿教育机构多为私人设立,因此出于成本的考虑,只有极少部分学校配置了专门的音乐老师,大多数学校的音乐教学任务都由非专业老师来担任。所以加强学前音乐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成为首要问题。有鉴于此,在考虑成本因素的情况下,对幼儿园现有的老师开展音乐教学技能培训成为最为快捷、效果最佳的方式。主要方式可以支助幼儿园老师继续接受在职学历教育,努力提高在职老师的音乐赏析能力,进而提高其音乐教学水平。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目标

传统的音乐教学中,教学目标仅仅是教会儿童会唱,能跳即算完成。而且教学方式单一,总是机械的老师教,让儿童跟随模仿,然后不断的重复、联系。本文认为虽然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儿童以最快的速度学会一首歌,一只舞。但是这无益于儿童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音乐教学的目的,并不是简单的让儿童去学习唱歌、跳舞;而是更应该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培养,以及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认知和感知能力。因此创新教学方法、内容和目标成为提高学前音乐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具体实施可以摒弃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方式,转变为以儿童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寓趣味性、活动性于音乐教学中,在儿童感兴趣的活动中开展音乐教育,通过这种方式才能真正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三)科学设置音乐课程

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认知社会、接受事物最快、兴趣最浓厚的阶段。因此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上不应该侧重于文化教育,不能过多的开展文字教育、数学教育等。这对儿童全面发展和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但是也不能将课程集中教授儿童学习唱歌、跳舞。而是应该将各个方面的知识根据儿童不同时期的心里状态,进行穿插教学,合理安排课程。例如早晨刚到学校,精神头十足的时候开设文化教育课程,让儿童在精力充沛的时候学习到知识。一节课过后,精神有所疲惫时,设置一堂音乐课程,让儿童跟随音乐自由起舞。既能舒缓疲惫的精神,又能活动肢体。

三、小结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音乐教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可不察。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多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除了优化教师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科学设置音乐课程之外。还应该注重“因材施教”,充分理解“孩子才是教育的主体”这一论断,不断变革、创新才能与时俱进,不断提高音乐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音乐教育学前教育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