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格尔音乐美学思想中生气灌注对音乐表演的启示

2015-07-04罗腾

北方音乐 2015年5期
关键词:音乐表演黑格尔启示

罗腾

【摘要】黑格尔音乐美学思想中生气灌注对音乐表演的启示:音乐表演艺术作品应具有艺术形象的生机和气韵以及精神和灵魂、即通过对作品进行灌注生气,使作品从无生气或者缺少生气到充满生气的二度创造行为的最高境界,这样的作品才有可能具备真正的、久远的艺术生命,也是音乐表演作为第二度创造的本质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 黑格尔;音乐美学思想;生气灌注;音乐表演;启示

一、黑格尔音乐美学思想

黑格尔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比起前人,黑格尔的美学,内容更为丰富,体系更为完整。在马克思主义以前,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真正有科学价值而影响深广的只有两部书,一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另一部是黑格尔的《美学》。他的《美学》是其美学思想表述得最集中最全面的一部著作,他在音乐美学史上也是一个重要人物,其关于音乐问题的论述,对于今天我们研究音乐美学中音乐表演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美学》中,黑格尔把人类全部的艺术叙述成一个运动着的整体系统,以缜密的逻辑,探讨了自然美、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浪漫型艺术等艺术体系,及文学、诗、音乐、绘画、建筑、雕刻等众多门类,并由此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美学体系。在对美学的论述方面上,他把艺术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并给予其哲学式理念,黑格尔认为美学的正当名称就是“艺术哲学”, 或者准确的说就是“美的艺术的哲学”。美学的研究范围就是美的艺术。《美学》就是专门研究“美的艺术的哲学力一门科学。 黑格尔给美下的定义就是:“真,就它是真来说,也存在着。当真在它的这种外在存在中是直接呈现于意识,而且它的概念是直接和它的外在現象处于统一体时,理念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了。美因此可以下这样的定义: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1]142这是黑格尔在批判的吸收柏拉图、康德、席勒和歌德等人有关思想,并在他的辩证唯心哲学基础上加以发展的结果。他最大的成果就是在于克服了柏拉图、康德、等前人思想的一些片认识的基础上,对美的本质问题进一步作出了深刻而辩证的理解。即美的定义应该理解为:美或艺术不仅是理性内容和感性形式的辩证统一体,而且是理念、感性显现和二者的统一统一体。这个理念必须是通过感性事物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可以供人观照的艺术作品。因此笔者认为,这黑格尔对美的定义,应该说是此前西方美学关于美的学说一个最好的总结 。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通篇贯底都提到了艺术创造要有生气灌注的这一原则。在3卷《美学》中,共有96处提到了生气灌注的这一原则。我们从中可以看出黑格尔《美学》著作中最核心的词汇应该就是“生气灌注”四个字,他用生气灌注来表述外界万事万物的美与人的心灵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生气灌注这一标准原则,黑格尔高度赞扬了希腊艺术达到古典美学高峰,特别是雕塑艺术方面,使人的外在形体成为美的,彻底塑造过的,从中受生气灌注原则。

康德说过:有些艺术产品,人们期待它们表示自己为美的艺术,至少有部分如此,而它们没有精神,尽管人们就鉴赏来说,在它们上面指不出毛病来。一首诗可以很可喜和优雅,但是它没有精神。…这些活动自由身持续着,并加强着心意诸力。这里的“精神”就是“灵魂”也就是“生气灌注”(康德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上,第49节关于构成天才的心意诸能力159页);而诗人歌德,也经常谈到艺术创造中的生气灌注,黑格尔甚至还认为,这种最高度的生气灌注就是伟大艺术家的标志,与我国的《乐记》中的“唯乐不可以为伪”似乎不谋而合。

笔者认为,音乐显现绝对精神的具体过程,这是音乐的特殊性。“乐由情起”,音乐也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正如《乐记》所云:“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成于声,声成文,谓之音。”音乐是一门抒发人的内心情感、拨动人情感心弦的艺术。其本质是用有限的手段去寻求、表达无限,获取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所谓音乐之学术,其玄奥奇密、博大精深,无不源于音乐自身,其始也,因妙有而来,向无间而至,披洪纤清浊之响,满丝竹陶匏之器。

二、黑格尔音乐美学思想中生气灌注对音乐表演的启示

黑格尔说:“演奏的艺术家却象戏剧诗的演员一样在活动,要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站出来,使他自己变成一种受到生气灌注的艺术作品”上与非表演艺术极不相同。音乐必须通过表演这个中介环节,才能把艺术作品真正传给达观众,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所以说,音乐不仅是表演艺术,而且是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表演的艺术。音乐表演是赋予音乐作品以活的生命的创造行为。正如指挥家卡拉扬曾经说:“指挥家不只是总谱的执行者,而且是赋予总谱以生命的人。”音乐表演作为联系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环节,一方面要创造性地再现作曲家的作品,另一方面又要为音乐观众提供审美享受,进一步影响和提高欣赏着的思想道德情操。因此,音乐表演者任重道远,他的崇高使命在于:通过自己的表演把音乐的美沁入广大的听众心灵深处,以美引善,提高观众的思想品德;以美启真,增强观众的智力;以美怡情,增进观众的身心健康。提高对音乐美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地发展。《乐记·乐情》曰:“德成而上,艺成而下。”注重品德修养是主要的,而掌握技艺在其次。黑格尔在其 《美学》 中说:“音乐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情感,灵魂中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程度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惆怅等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情绪。”笔者认为,音乐教育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推动着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它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工具。音乐教育给予人的影响不是生吞活剥的灌输,也不是强迫人们接受,而是采取艺术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的方式进行。这种教育和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受教育于不知不觉中。因此音乐美学与音乐表演之间密不可分,相互参透,音乐表演必须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

第一,真实性与创造性的有机统一。音乐美学理论对音乐表演具有指导性意义,音乐再创作过程的范围是有限的,对于每部音乐作品而言,不同的表演者对音乐理解的程度和意义不同,因此在进行作品二度创作的过程中,在还原作品真实性的同时,也要求表演者必须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不断对谱子进行钻研的同时,不能只是将其演变为毫无生气的规则式显影,而是必须灌注全部心神,将自己对于作品本身的独特理解运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以彰显出自己对于音乐美的理解的独到之处。

第二,历史性与时代性必须高度统一。真正成功的音乐表演者,从来都是高度注重基于历史角度本身来诠释音乐作品的,他们力求将这种风格做到极致的同时,也不可以脱离当前时代。对于廣大音乐表学者而言,这种表演风格也就是要求必须立足于时代的基础之上,用现代审美眼光来对待这一历史现象。

第三,出色的表演技巧与完美的表现的高度统一。

正如黑格尔所说:“演奏的天才在于在实际演奏中能达到作曲家的精神高度,使作品现出生气”因此,没有表演技巧就不能谈到艺术表现 相反,如果脱离了艺术表现的内在意义,那么音乐表演技巧也将失去了它本身的存在价值。世界著名的歌唱卡拉斯正因为掌握了歌唱高超技巧和非凡的表演方式,才取得了举世无双的卓越成就。无论是歌唱家、演奏家还是指挥家,他们都是通过自身对于艺术的领悟,从而根据自身理解对乐曲所做出的表现与外现,对于同一部作品,不同的表达主体会呈现不尽相同的艺术效果,听众会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通常所讲的创作力。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将音乐表演的本质归结为音乐美学。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他是一位在艺术上有很高造诣的、才华横溢的世界级指挥大师,他的身上有着作为一名优秀指挥家所应具备的全部素质,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他具有极其敏锐的听觉、惊人的音乐记忆力、高超的指挥棒技巧、丰富的音乐感觉和果断而热情的精神。指挥风格非常热烈生动,其中的变化也十分的丰富,善于准确地把握和理解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品,既能热情洋溢、豪迈奔放地将乐曲引向高潮,又能恰如其分地控制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善于运用带有表情的目光和“会说话”的双臂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音乐表现意图十分明确。表演达到了潇洒自如、淋漓尽致。如他曾经指挥过的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莫扎特的歌剧《女人心》,中国作品《梁祝》与《二泉映月》等,赢得了全球华人的掌声。他的指挥充满着激情和强烈的感染力,充满着生气灌注。

正如黑格尔说:“在音乐领域里,灵魂的自由的音响才是旋律”,音乐就是精神,就是灵魂,直接为自己而发出声响,笔者认为,音乐表演不是演奏一个简单的音符,而是审美层次上的追求。所以音乐的意境情感的层次,比外在的声音的质感和高超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它能传情,能动人。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今现实社会中,我们应以黑格尔的“生气灌注”之“道”来判断艺术作品的审美标准,这样的艺术作品才有可能具备真正的、久远的艺术生命。而要达到生气灌注,往往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达到“无我”的境界。

三、结语

在文化多元化的当今现实社会中,黑格尔音乐美学思想中的“生气灌注”之“道”给我们今天的音乐表演艺术带来了许多重要的有益的启示,我们应以黑格尔音乐美学思想中的“生气灌注”之“道”来判断音乐表演艺术作品的审美标准,即灌注所有的心神到音乐表演艺术作品中去,对作品进行自由的和使作品从无生气、缺生气变得充满生气的赋予以生命的创造行为的最高境界,这才是音乐表演作为第二度创造的本质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第一、二、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张前.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3]高拂晓.迈尔的音乐美学分析及对音乐表演的启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04).

[4]申小龙.黑格尔音乐美学思想对音乐表演的启示[J].学理论,2014(11).

猜你喜欢

音乐表演黑格尔启示
绝对者何以作为实存者?——从后期谢林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来看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的培养
优秀的音乐表演具备的几大特点
论血型对音乐表演的影响
论音乐表演创造的美学原则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简述黑格尔的哲学史观与方法论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