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声乐队在高校教学建设中的应用

2015-07-04胡泽丹

北方音乐 2015年5期
关键词:载体

【摘要】在当今流行音乐的表现形态中,电声乐队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它有着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深刻的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情感思想,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电声乐队的演绎题材新颖、音响丰富、节奏强劲活泼、音乐激昂。这种独具一格的音乐表现形式深受人们尤其是新世纪年轻人的喜爱。电声乐队应该与大学校园生活应密切融合。它极大的丰富了高校学生的音乐文化生活,促进了学校及校外音乐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提高了高校学生对电声音乐的认知程度和欣赏水平。

【关键词】电声乐队;音乐表现形式;载体

在国家教育改革方针中曾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发展德育、智育、美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美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点之一。对学生进行的美育教育包括了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教育形式。而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电声乐队是美育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音乐元素。如果说音乐是一门语言,那么电声乐器音乐就是一门音乐语言的多元化组合形式。因为并不是单一的乐器演奏,而是需要多个电声乐件相互配合,除了电声乐件本身之外还可以加上铜管乐,如萨克斯、小号、长号,或者加进弦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或者加进民族乐曲,如二胡、笛子、古筝等。近年来电声乐队的发展、变化很快,新的乐器和演奏形式不断涌现。同时也是集于舞台演出录音棚演奏和庭院演奏为一体的演绎形式。在音乐表现形式中,电声乐队是情义表达,体现于升华感情,强化作品风格的主要途径。

一、电声乐队排练现实意义

(一)益处

电声乐队排练为同学们提供了对乐器音乐要素的听觉、视觉、触觉的体验,既能潜移默化地了解乐器的音色、演奏方法、速度等,又能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力。通过现场的看、听、奏、动、想、说等多种感官参与运用,可以让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更深刻、更全面。培养学生合作演奏的形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个人多方面的才能。创作和表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即兴发挥。电声乐队还涉及一些相关的音乐知识,如和声、曲式、配器、MIDI音乐制作、即兴伴奏等相关课程。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子音乐、midi音乐越来越普及,接触的面越来越广。高科技手段的电声音乐与其他音乐具有同样的魅力。

(二)影响

虽说电声乐队的排练有时候会影响到他人。但只要选择适当的时间。本着对乐器的爱护,没有吸烟等恶习(凡事在人为,况且学习音乐的人吸烟者甚少) ,并严格管理。还是一种很好的很实际的教学课程。针对于学生就业也起到一定的作用。理由如下:

(1)电声乐队是特殊演绎形式,参与的人也相对较少。会的人也少。所以擅长者可获先机。

(2)目前初高中学音乐课中也涉及到了电声乐队配器的相关知识。甚至直接投入到实际运用当中。教师可以直接带领学生排练并演出,丰富节目内容。

(3)在各大电视综艺节目中常出现电声乐队现场配乐形式,涉及面甚广。

(4)激发学生创作歌曲的欲望。

二、电声乐队课程教学理念

(一)实践

现在的高校学生见多识广、知識渊博、尤其是对流行音乐颇感兴趣。任课教师要时刻激发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已有经验来接受新事物。通过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电声乐队来增进音乐知识、扩大音乐视野。电声这门课程的教学形式之一就是让学生实际操作,亲自体验。这也是该课程的一个教学特征。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对音乐的需要。通过实践操作音乐,从中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如果不让学生亲自弹奏乐器而导致学生产生消极心理,会大大降低教学质量,而且非常明显。而这节课恰恰比较好的体现了“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和“所有的音乐的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这个理念。

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潭水。教师能否完成教学目标内容取决于对这门课程实际操作的扎实基本功。自身技能要提高。具备能基本上弹奏电声乐器。熟悉电声乐队的编制、演奏方式等知识能力,这样学生才可以完全对你信服,学习起来不吃力,才能保证教学质量。

(二)理论

1.教材应用

现目前也有很多电声乐队教材,如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高等艺术学院流行音乐专业吉他实用教程》、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电声摇滚乐队基本训练法》、以及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的《电声乐队配器法》等一些优秀教材,学院可以从中任选一套比较全面的教材用于教学。

2.相关课程

电声乐队课程可分为各种不同的风格类型,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科目。如何给歌曲编配适当的乐器合奏(电吉他、电贝司、电子合成器、架子鼓),理论课是必不可少的。如:和声学、配器、即兴伴奏等课程。在乐队编配与和声等方面,这些都是需要理论依据的。

三、电声乐队教学组织安排

电声乐队这门课程对每个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一项通过教师教授、学生学习、师生实践结合的学习过程。组织每一堂电声乐队课程,必须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教学依据,使学生得到充分的专业知识,掌握未来在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具体安排如下:

(1)在刚开始进行排练歌曲的时候,可以先根据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来安排相应的简单的乐队合奏曲目。目的在于让学生对乐队这个实体有个初步的认知,培养学生在乐队合奏过程中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2)为了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以及演奏水评。必须要让学生逐步由浅入深了解每个电声乐器,由易到难的加强演奏熟练程度的能力。以及整个乐队的合奏能力。在训练曲子的过程中,也要给学生分析乐曲各方面的素养知识。如:和声、节奏、结构、调式、配器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对乐曲的分析能力。

(3)在前两点的基础上,我们还要拓宽排练的歌曲范围。当今国内外,新老歌曲及原创歌曲的编配与排练。学习怎么样让老歌曲在风格、配器、和声等方面进行翻新。实现艺术再创作。培养学生创新、创作的意识和技能。

(4)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校应提供读书室和视听室。有充足的音乐资源供学生来使用。这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教师还要适当的组织学生参加或者独立举办各种中小型汇报演出及大型电声乐队转场演出,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进去,提高艺术实践能力和舞台实践经验。

四、结语

高校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点。是整个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对学生的音乐教育,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发展。电声乐队的音乐是一种内心审美愉悦的感受,要获得这种感受,必须要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创设良好的音乐艺术教育氛围,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从而使他们获得审美体验。

参考文献

[1]荣光.电声乐队排练的科学方法[J].音乐生活,2009(4).

[2]叶茂.浅谈电声乐队的排练方法[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2).

[3]李晨.组建中学生电声乐队之初探[J].大舞台,2010(9).

[4]周正基.电声乐队的建构与现代信息装备的资源开发[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3).

[5]丘学安.电声乐队的发展与创新研究[J].大众文艺,2014(15).

作者简介:胡泽丹,吉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载体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shRNA-Snail载体的构建及其病毒的包装
TiO_2包覆Al_2O_3载体的制备及表征
SUMF2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健全机制强基础 创新载体求实效
创新德育教育载体
以活动为载体以创新为抓手
论民营企业创新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