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歌曲的咬字与发音

2015-07-04王志刚

北方音乐 2015年5期
关键词:声乐语言

【摘要】声乐是一门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咬字与发音是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歌曲的旋律都是在语言的咬字与发音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语言直接、准确的传递着情感和思想感受,这是其他任何形式都不能与之相比的。

【关键词】声乐;中国歌曲;语言;咬字与发音

一、咬字与发音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作为声乐学习者,我们好多人大多时间在练自己的声音,听自己的音色。我们不得不承认自己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忽略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歌唱中的语言问题,细致地讲就是歌唱中的咬字与发音的问题。

歌唱中的咬字与发音为什么那么重要呢?那是因为歌唱是由语言和音乐结合起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性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歌唱发声和语言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歌唱时要把歌词唱清楚,使听众听懂词义,听明白我们唱的什么,表达的什么思想感情,从而受到艺术的感染和教育,唱歌的目的才一能达到。对于这个问题古今中外的声乐家在声乐训练与演唱中都是十分重视的。我国宋代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就曾说:“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这就是说要把字融化在歌声之中,即“声中无字”。将字变成音乐化的有声字,即“字中有声”。明代魏良辅在“曲律”中也提出“曲有三绝,字清一绝,腔纯二绝,板正为三绝”。他将“字清”列为三绝之首。意大利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鲁索也反对将“歌词作为歌声的奴隶”。我国声乐艺术中咬字与发音的审美标准是“字正腔圆”。字正腔圆最初是衡量戏曲演唱水平的一个标准,后来冲破了这个范围扩大到民歌,曲艺等民间说唱音乐中,现在已成为我国声乐艺术咬字发音的一句格言。

二、音节和音素、元音和辅音

(一)音节和音素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对音节的结构进行分析,就可以知道语言的最小单位不是音节,而是音素,如da(大),是一个音节,d与a各为一个音素。因素可以为两大类,即元音和辅音。每一音素具有不同的音质(音色)。普通话里的音素有的可以单独构成音节。如“a(啊)”"i(衣)”等,但多数则要和别的音素结合起来才能构成音节。普通话的基本音节有400多个。

(二)元音和辅音

音乐上有乐音与噪音的区别。乐音是由有规则的音波构成的声音。噪音是由许多不规则的音波合成的声音。语言学上把语言分成元音和辅音两大类。元音都是乐音,发音时完全是靠声带的振动。辅音大都是噪、或噪音和混合音。发生时声带不振动,气流呼出时受到发音器官的某种阻碍,那么,这时发出的声音就同时具有乐音和噪音,这就是混合音。如普通话“日((ri)中的:”“拿(na)中的n”等。

1.元音的类别

所有元音的发声体都是声带,发音的方法都是使声带振动,气流通过声带后不受任何阻碍。汉语普通话主要有七个:a、o、e、e、i、u、ü。区别它们的音质(音色)主要看口腔共鸣器的不同形状。由于口腔可以张大或闭小,形成了舌位的高低;舌头可以前伸或后缩;嘴唇可以展平或拢圆,形成唇的扁和圆;因而,共鸣器的形状也随之起变化,故发出的元音音色也不相同。

2.辅音的类别

辅音可以從两个方面进行分类,一方面是发音部位(指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地位):另一方面是发音方法(指发音时形成阻碍以及克服阻碍的方式)。

3.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1)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声门,使声带振动,而且通过口、咽、鼻腔时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呼出的气流一定要受到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的阻碍。

(2)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发辅音时,只有形成阻碍的某一部分发音器官较紧张。例如:发“g”时,只有舌根和软愕较紧张。

(3)发元音时,呼出的气流一般不像发辅音时那么急促,因为声带的振动减低了气流呼出的速度,发辅音时,由于声带不振动,气流还要克服某种阻碍,才能发出声音所以呼出气流就比较急促。如:“啊a”与“大da”,后者需克服舌尖的阻碍,才能发出声音来。

三、咬字发音的声、韵、声调

在汉语里声母是指一个音节开头发生的辅音(但也有少数音节没有开头发声的辅音。而且有的辅音,还可以作为音节末尾收声的尾音,如:n, ng。

(1)声—辅音声母共有21个。

(2)韵—就是韵母(母音),是汉字中的元音。

(3)声调:一个汉字字音高低、升降的变化叫声调。

四、关于字头、字腹、字尾的运用

歌唱中的咬字,是指字头(声母)而言,即把字头的声母,按一定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予以咬准。发音吐字是指字腹和字尾(韵母)而言,即把字腹的韵母,按照不同的口形,予以引长发音吐准,并收清字尾。歌唱中的咬字发音的一般规律是:1.字头要唱得短、轻、准。汉字的发音,大多是以辅音开始的,字头就是指发音的开头部分,它的发音主要是由于气流在口腔或咽腔中遇到各种不同的阻碍而形成的,在我国传统的声乐理论中,又将所有的辅音的发音部位分成五大类,即我们常说的“五音”:唇,舌,牙,齿,喉。这五大类的发音时,用力部位要分明,出口不能含糊。2.引长字腹。字腹(韵母)是字在歌曲发音中的引长部分,它占时值较长,歌曲时响度最大,是字的主体部分,与发音的关系最密切,它需要引长,也能够引长。它“四呼”在引长字腹时的运用,口形决不能随曲调的变化而变化,应始终保持不变,如歌曲“洪湖水浪打浪”中的“鱼米乡”一句的“乡”字的拖音就一直应保持xiang(乡)”ang”的口形到底(无论这个“乡”字的音调有多长或有多大的变化)。歌唱语音中韵母是声音位置的基础,歌唱中声音是否圆润、连贯主要取决于要字发音的准确、连贯与流畅。3.字尾收音要分明。字尾是指字的结尾部分。在歌唱发声中,凡是有字尾的字,都应把尾音收住,才算唱完整个字,否则只算唱了半个字。单韵母的字是没有字尾的,不需要收音,只要元音发音完整不走形。如:“妈妈”的“妈”字(ma)只把“a”唱完。还有如“他”(ta)“蛙”(wa)“呀”(ya)等。

参考文献

[1]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2]汤雪耕.走进音乐 歌唱艺术与实践[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3]唐琳.声乐教学泛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王志刚(1984—),男,河南新乡人,陕西师范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

猜你喜欢

声乐语言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多向度交往对语言磨蚀的补正之道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怎样在声乐演唱中做到“以情带声”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