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剧场舞台灯光的配置规划与设计

2015-07-04朱晓音

北方音乐 2015年5期

【摘要】通过对舞台灯光工艺的分析了解,本文从光学角度上阐述了各灯位、光位及不同光源灯具的整体布光、投射及其组合后的功能效果,通过对剧场舞台灯光的合理设计与规划,使得剧场的舞台灯光满足各剧种在演出中的個性化需求。

【关键词】灯位;光位;灯光照明;舞台造型;投射光束;光斑舞台

一、引言

舞台布光是构成舞台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根据演出剧本的情节和演员语言形体在其中的表演,灯光的设计应随着剧本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所需的场景进行全方位的变化产生的整体视觉变换,并有目的地用视觉形象的方法将设计意图再现给观众的艺术创作。在镜框式舞台中,由于观众是对着镜框看戏,因而对各灯位的布光功能及观众视觉的效果要求更高。

二、舞台灯光的照明和造型要点

从照明功能上,舞台灯光的要求表现在对照明和造型的要求上。舞台灯光照明的首要任务是呈现舞台人物和景物,在此同时利用灯光明暗色彩等来塑造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或制造与剧情相吻合的空间效果,达到视觉语汇表演主题内容,依剧本情节需要的时空布局,在观众与演员之间搭起心与心、情感与情感的沟通,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为观众提供艺术上的欣赏和享受。配置舞台灯光其目的是从光学的角度来展现,主要表现在照亮以正面的投射光线为主,造型为辅;而造型以侧面的投射光线为主,照亮为辅;后面逆向投射或者上部垂直投射光线用来增强舞台整体的空间感与亮度感。 照明、造型、表现是舞台空间的三大要素。布灯要考虑方向、角度、效果。布光应抓住主光、辅光、逆光、轮廓光、背景光、光比调整等。当前国内外舞台演出活动强调多方位的立体感、表现的多样性,打破传统的观念,不再象过去那样怕穿帮把灯具隐藏起来,而是不拘一格地到处装灯,有意识地暴露灯体,利用光束、光斑、光柱和光影来创作演出灯光,在新型灯具的推广使用下,灯光设计的变革和前进也在进行中,形成时代的新特点。

(一)面光

面光以正面照亮为主,是舞台正前上方向舞台投射的光,受光效果自然。剧院一般至少设2道面光,一道面光主要用于大幕内主舞台前演区,二道面光投射大幕外的台唇与乐池区,尤其设升降乐池升起后的表演区,这样能够把一、二道面光的功能互补起来,作表演区的正面主光,尽可能把光投射到舞台深处。面光的投射角度以45°为宜,最大不超过55°,最小不应小于35°。当演出活动扩大到观众席时,就需要设置追光灯,也存在在观众厅后部增设3~4道面光的情况,主要供观众厅内演艺灯光用。 追光灯具有调整光的色彩、明暗、虚实等功能且可改变灯具的光圈大小,使用时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因而可以设置于剧场的多处位置,依据表演所需的局部照明效果通过变色、频闪、交叉投射等实现舞台剧的表演效果。

(二)脚光

脚光可以弥补面光的不足,它以低角度泛光灯近距离投射舞台人物和作其它造型光的补充光。虽然其作用明显且必不可少,但由于脚光易在舞台屏幕上产生光影且配置灯具越多光影也越多,因而在使用上应格外注意。脚光的作用很广泛,具体使用依剧情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来增加演员的艺术造型、增强演员脸部及服饰的照明效果,还可以用低角度近距离投射有意地刻画舞台人物景物等不常见的夸张影像效果。中国传统戏剧演出也在广泛使用脚光。用脚光提高舞台亮度除对戏剧、舞蹈演员演出时的人物服饰、舞姿有帮助外,对配合艺术演出和安全警示也起到很大作用。脚光经常使用格栅条形灯、圆筒形紫外线灯、单个或组合的闪频灯单体、成像灯等。

(三)乐池灯光

乐池灯光应随着乐池的起伏而变化,它是专门为乐队的乐谱提供照明的,应将电源的插座盒设置在乐池中的地板上,电压控制在24~36V范围内。在乐池正上方的吊顶上应设几个由舞台机械控制台统一操控的单点吊杆。必要时,单点吊杆可组成灯光吊杆,可以悬挂灯具和景物。由单点吊孔送下灯具的电源线缆,也可配置电动(或手动)卷线盘。这样可以在舞台升起后用于演区顶光,也可用于表现乐队指挥和主要乐手的特写光(指挥光)。乐池灯光与面光、脚光配合使用可获得良好的舞台效果。

(四)假台口顶光

假台口顶光(也称为舞台内第一道顶光)和假台口侧光(也称为柱光)两者组成假台口光由。假台口顶光可以上下升降主要装于假台口上片,按演出需要改变台口高度用来设灯光渡桥。假台口侧光可以左右移动装于台口左右两侧移动式的侧片上,用来改变台口的宽度,台口内主要的灯位就是假台口的灯位。当台口高度太低而阻挡面光的投射深度时,假台口顶光可用来弥补面光之不足或投射演区的深度。假台口顶光应做到前与面光衔接,后与舞台各道顶光衔接。假台口侧光可弥补耳光侧光之不足与增加安装换色器可渲染色彩效果。因为假台口灯位在剧场灯光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其配置上应做到尽可能多装各类灯具。为了方便操作,无论中间顶光和两侧灯架,都应将方便人员在上边行走、操作、维修、检查工作作为第一考量。结束语 上述剧场舞台灯光的配置规划与设计的配置规划与设计仅为笔者浅显的体会与心得,旨在抛砖引玉。

新颖灯具为灯光师、导演在剧目演出时的灯光设计上提供了新的创意和变革,丰富了光中的感官享受,其配置规划与设计应满足观众的各种需求。但考虑到灯具的新品种、新花式翻新速度过快、价格成本高等因素,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成本问题。笔者认为对新颖灯具相关单位不用样样俱到做到满足需求为宜,去灯光租贷公司租借或由剧目演出单位自带也是不错的选择,对灯具的供电电源应给以满足。

参考文献

[1]李宏虹主编.现代电视照明[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217-247.

[2]郑云辉,郑新宇.玉兰大剧院的舞台灯位设计与灯具配置,演艺设备与科技编辑部.灯光艺术与工程实例[J].北京:演艺设备与科技杂志社,2006:123-136.

作者简介:朱晓音(1957—),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大专学历,职称:中级职称,工作单位:长春市少年宫,研究方向:音响灯光摄像录音視频后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