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诵歌词对声乐演唱的作用探析

2015-07-04尹湘云

北方音乐 2015年5期
关键词:声乐演唱作用

【摘要】歌曲演唱中普遍存在过分注重发声技巧和音色的表现,忽视歌词内涵、歌曲情感的表达。通过朗诵歌词,将朗诵中的语音重读、节奏停顿、语气语调、情感表现力等运用到歌唱中,使演唱更立体、情绪更饱满,真正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歌唱。

【关键词】朗诵歌词;声乐演唱;作用

我国著名的声乐教育家尚能先生在《以字行腔》中提到,歌唱要做到“以字行腔、字领腔行、字正腔圆。”经过多年的声乐教学实践发现,许多学生在演唱过程中虽然掌握了各种发声技巧,但演唱时只追求唱出来的声音和音高,或者说注重发声技巧、音色和音高,而不善于唱清楚歌词、理解歌词,这样的演唱失去了情感艺术与语言艺术的表达,也就失去了歌曲的灵魂。而一位真正的歌唱家出字要清晰、明朗,要让听的人明白唱的什么。他们不会放过一字一声的情感体验和处理,不会放过语言在演唱中占据的重要位置。因此,要唱清楚歌词、理解歌词、表达歌曲真正的内涵,朗诵歌词便成为声乐学习和演唱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朗诵歌词,可以将朗诵技巧融入歌唱

在我读研期间,导师郭亚飞教授每次声乐课上都会要求我朗诵歌词。作为少数民族(白族)的声乐演唱者,我的咬字吐字本身就存在问题,并且在学习中暴露出对语言的不敏感;对地方特色歌曲在语言风格上的难把握;在歌词重音、语气、节奏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朗诵。西洋歌剧、清唱剧、康塔塔等大型声乐作品里的宣叙调,就是一种带有音高、旋律的朗诵,在气息的支持下,高位置的说话。有些声乐教师甚至会说:“唱歌就是夸张的说话”,其实指的就是朗诵。教学中遇到有些学生演唱时音高、音色、节奏不到位,影响作品的表现力时,也可采用朗诵歌词,高位置的“说”的状态来体验歌唱的方法。尤其是一些有难度的重音、连断、高音等,先“说”到位了再唱。

(一)重音与强拍

重音是句子中某些需要增加的音,一般采用重读,这样形成句子中语音的轻重对比,以突出某些特殊意义。重音的表现方式一般有三种:加强音量、延长音长、重音轻读。朗诵时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我国的一些老艺人经常说:“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一般我们理解的歌词朗诵中需要强调、突出的字、词,就应该运用语音重读。举个例子,《说聊斋》:“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一起都到那心头来”中的“你”、“我”二字就要着重强调,这种重音还与歌曲里的强弱关系相呼应,比如四二拍的歌曲,强、弱的关系,相对应地强拍就要重读。如歌曲《乌苏里船歌》“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中,“乌、江、长、长、蓝蓝、江水”都在强拍上,演唱时就应该重点强调,这样处理重音,又如朗诵中的抑扬顿挫,唱出来的效果会更加吸引听众。

(二)节奏与停顿

朗诵中十分注重节奏的把握,犹如唱歌一样,节奏是歌曲的灵魂。朗诵中的停顿就像歌曲中的休止,语音上表现为语音中断。而停顿分语法停顿和强调停顿。在歌唱中主要运用强调停顿,结合歌曲的节奏变化,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强调某一突出事物或体现某种情感时,采用强调停顿的方式。比如歌曲《绣金匾》,郭兰英老师的演唱让我们“闻着莫不感动”,每次听这首歌曲我都会热泪盈眶。特别是在最后“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精粹为人民,我们热爱您”这段中,“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这几个词,郭兰英老师演唱是就运用了节奏停顿的方式,采用强调停顿,字字句句发自肺腑、深入人心,这样的演唱使歌曲的情绪更加饱满,更能激发听者的情感共鸣。

(三)语调与情绪

语调指的是朗诵中的抑扬顿挫、高低升降。语调最能体现朗诵者的态度,如果朗诵者在朗诵时通篇都是一个语调,那这种朗诵只会起催眠效果,歌唱也一样,如果一个歌唱者在演唱一首歌曲时,字字句句都是一个语调、一个情绪,那这样的演唱是失败的。所以,不管是朗诵还是歌唱,语调的把握不容忽视。朗诵歌词前,先要理解作品,彻底理解作品的同时与词曲作者达到心灵沟通,产生相应的情感,从而流露在朗诵语调上。如歌曲《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中“生我是这块土地,养我是这块土地,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情绪处于赞扬或祝愿时,语调应该深沉地由高到低。当情绪处于激昂、愤怒、惊异或急切时,语调就变成由低到高的上扬。

因此,一首歌曲,怎样体现出其中的喜怒哀乐,就需要演唱者在深刻理解作品的基础上,采用朗诵的方式,先熟悉作品内涵,通过朗诵中的语音重读、抑扬顿挫、语气语调、情感爆发等方式运用到歌曲演唱当中来,使演唱更立体、情绪更加饱满,更能激发听者的共鸣。

二、朗诵歌词能读准四声,更易掌握音准

科学研究发现,读准四声更有利于掌握音准。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学习汉语普通话的孩子,比从小学习英语的孩子更可能掌握绝对音准,或者更易于演唱歌曲。戴安娜.达奇教授对中央音乐学院和纽约伊斯特曼音乐学院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在欧洲和美国这些讲英语的国家,绝对音准的人较为少见,大概1万人中只有1个人具备这样的能力。研究人员要求学生们辨认随机演奏的36首乐曲,结果发现,那些同样从小就开始接受音乐教育的学生中,有14%的美国学生具备绝对音准,而这样的结果中国学生

却高达60%。达奇教授认为,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汉语普通话使用的四声音调上,英语中的单词发音声调可以随着意思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中国的汉语普通话却是固定的四声调。由此可以得出,朗诵歌词可以很大程度上纠正音准问题,能够更易于掌握音准,更有利于歌唱。

三、朗诵歌词可以训练语感、培养乐感

美声唱法传入我国已经几十年的时间,但依然没有得到广泛的流传与喜爱,人民群众很难理解的真正原因,我想语言就是其中最大的障碍。不管你的声音多么美妙,表演多么到位,虽说“音乐无国界”,但当表演者即使唱到伤心落泪时,听众只看到你悲伤,却不可能理解作品更深层次的真谛。语言是歌唱的基础,过分追求声音的色彩与高难度的技能技巧训练,忽视语感的练习这样是不行的。声乐演唱中强调语感极其重要,要让学生明白,语感和乐感是相通的,良好的语感和乐感都需要气息连贯、位置统一、发声自然,两者协调一致才是歌唱的最高境界。歌唱时做到“声中有字、字中有声”。

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声乐学生,较重的方言口音使他们声乐学习中的一大障碍,要引导学生在规范语音的基础上,多朗诵歌词,加强“以说代唱”的练习。具体方法是:找一些有难度的句子,有针对性的校正学生的发音,让学生放慢节奏,高位置的大声朗诵;或者在把握作品思想内涵,配上音调大声朗诵后再演唱。

四、朗诵歌词更能丰富想象力,增加歌唱的表现力

朗诵讲究的是“话中有画、话中有情”,能够在朗诵中想象到作者的各种感受,使听众身临其境,把文字变成有声有画的立体场景。俗话说得好:“戏无情、不动人、词无情、不见人。”如果一首歌曲演唱时,唱不清楚或者唱不出感情,观众就听不出其中要表达的情境或人物形象。朗诵歌词要高于生活,要比平时说话夸张,要具有艺术表现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夸张的朗诵,理解歌词、表达歌词真正的含义。如低年级学生演唱《春天你在哪里》时,我经常会说,你把“嫩绿的柳枝、波动的小溪、吐艳的花瓣”都唱成一个样了,要去朗诵歌词,感受不同的字眼,感受春天的景象。通过朗诵,学生再次演唱这首歌曲时,融入了许多自己对春天的理解,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也增加了歌曲的表现力。

作为教师,“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朗诵歌词不是背诵歌词,是通过多听、多看、多想、多练,加入自己的理解、感受,不断的总结。拿到一首歌曲,不是埋头苦唱,要通过朗诵歌词,去发现美、欣赏美,理解歌曲真正的内涵,这样的演唱才更能吸引听众,才能真正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歌唱。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美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2]张义瑶,杨婷.论语言正音对声乐演唱的作用[J].时代文学,2007(8).

[3]林昆山.朗誦语言必须具备的“三力”[J].艺海.2011(9).

[4]王远.声乐演唱中语言情感艺术的探究[J].艺术百家,2007(2).

作者简介:尹湘云(1979—),女,白族,云南保山人,云南省保山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云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云南省《声乐》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声乐演唱作用
声乐演唱中紧张的心理现象分析
声乐演唱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