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品阐析

2015-07-04朱勇

北方音乐 2015年5期
关键词:泥娃娃鉴赏能力领悟

朱勇

【摘要】小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是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而作品阐析就是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通幽之径。我们通过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领悟作品丰富的意蕴,体会作品丰富的情感,关注作品表达的特色这几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关键词】作品阐析;音乐鉴赏能力培养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必须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对音乐良好的感受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音乐欣赏在开发儿童智力、陶冶儿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培养儿童良好的气质修养方面,都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能够欣赏、懂得音乐,是审美修养的标志之一,离开这点,就谈不上完美的音乐教育。”因而,“感受与鉴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乃至审美修养的有效途径。那么音乐教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呢?笔者认为,我们每一个音乐教师都要精心组织好每一次的音乐鉴赏课,立足于课堂,立足于音乐作品本身,挖掘乐曲内涵,从而让孩子的内心深处达到与乐曲的共鸣,提高他们音乐鉴赏的能力。

一、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

音乐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和时代、历史背景以及各地区相关的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很多音乐作品都是有一定的创作背景的。要能准确、深入地理解一首乐曲的内涵,首先得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对创作背景的把握,可以帮助学生走进作曲家当时所处的环境,了解曲作者当时的心路历程,这样就更容易把握音乐的内涵,与作品产生共鸣。例如,我在给六年级学生欣赏《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曲时,针对小学生生活阅历浅,感情积累少,对旧社会的情况知之甚少的特点,我就先讲解一些旧社会的背景:穷苦的百姓受地主阶级、官僚阶级以及封建势力三座大山的剥削与压迫,食不裹腹,饥寒交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样就使学生在欣赏前有了一个预设的旧社会的氛围,在欣赏的过程中,孩子们全神贯注,他们仿佛置身于旧社会的黑暗现实中。歌曲中妈妈的悲惨遭遇如同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他们与音乐作品表现的内容共呼吸,共命运,共同体验。好多同学在欣赏完之后,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感受。有的同学说:我仿佛回想起了小时侯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倾听妈妈讲故事的情景,那有多温馨呀!有同学说:我仿佛看见了妈妈在旧社会里穿着单薄的衣服,又冷又饿,多可怜啊……每个人的领悟、生活阅历、情感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教师要根据作品本身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让每个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充分表现出来,这是音乐情感的升华,也是孩子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途径。

二、领悟作品丰富的意蕴

俗话说:“曲为心声”。艺术家把自己对大自然对社会的领悟通过乐曲表现出来,他们往往将自己深邃的思想隐藏在绚丽华美的乐章中。音乐鉴赏不仅要把握音乐形式的精神,更要理解音乐内容表现的思想、精神。一个好的音乐作品,其深刻的内涵、丰富的意蕴有待于我们不断去挖掘。越是好的音乐作品,就能挖掘得越深,甚至取之不竭。一个高明的音乐教师就善于引领学生透过那些华美磅礴的乐曲去领悟作品的丰富意蕴,领会作品的深刻内涵。比如我在教学音乐欣赏《二泉映月》时,我讓学生反复聆听这首曲子,并且着重聆听乐曲的高潮部分,在感受作者引用旋律变化和重复及引用对比等表现手段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逐步领会作品的丰富意蕴:在这首曲子中既有阿炳对师父的怀念,也有对不幸命运的抗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还有他对音乐和家乡无限的爱。每一遍的乐曲欣赏,我都给学生提出不同的欣赏要求,围绕作品的丰富意蕴,逐步深入,渐渐领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音乐鉴赏的要求,培养学生音乐鉴赏的能力,才能像贝多芬说的那样“音乐应当使人从精神中爆发出火花”。

三、体会作品丰富的情感

常言道:“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音乐虽无语义性却是最生动的心灵语言,它是情感的艺术,它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而音乐情感体验不能仅仅停留在外化的层面上,更需要内心深处的体验,需求那种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所以欣赏音乐作品就要深入作品本身,体会作品所表达的丰富的情感,才能与作品产生情感的共鸣。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要引领学生深入体会作品所表达的丰富情感,走进作品本身,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比如在教学二年级音乐欣赏《泥娃娃》时,我利用PPT呈现卡通的泥娃娃形象,并配上这首乐曲播放。欣赏完后,有几个女孩子竟感动得快流眼泪了。其中一个女孩说:“这首歌太感人了,泥娃娃太可怜了!”也有同学说要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有同学说:“泥娃娃没有爸爸妈妈,我们给她想想办法吧。”于是,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写封信给泥娃娃,鼓励她坚强些;有的说把泥娃娃带回家;有的说用橡皮泥给泥娃娃做个泥爸爸、泥妈妈……作品丰富的情感在孩子们心间荡起了一阵阵涟漪,他们纯真的心灵又一次播下了美德的种子。

四、关注作品表达的特色

音乐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它是和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音乐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它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它经过艺术家的精心雕琢,具备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要深入理解一个乐曲的表达内涵,就要深入生活的本质去找寻音乐的特质,挖掘体会乐曲表达的特色,从而更深入理解乐曲的内涵,达到乐曲鉴赏的新高度。比如,我在执教江苏靖江民歌《打麦号子》时,找出了劳动号子这一类音乐体裁的特色:曲调比较简单,节奏强而且有力,有领有合,顿挫分明。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劳动号子顿挫分明的强有力的节奏感,我引导学生回忆所看见过的体验过的打麦子时那一起一落的动作,结合乐曲强弱分明的二拍子韵律,让学生理解感受劳动产生音乐、音乐表现劳动二者互为影响的关系。音乐教师如果能带领好学生关注作品的表达特色,就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理解音乐,提高音乐鉴赏的能力。

小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我们音乐教师若能从音乐作品本身出发,立足课堂,带领学生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领悟作品丰富的意蕴,体会作品丰富的情感,关注作品表达的特色,就一定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

猜你喜欢

泥娃娃鉴赏能力领悟
彩泥娃娃
多么痛的领悟
可爱的泥娃娃
立足高考 领悟自招(三)——自主招生怎么考近代物理初步和光学
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及方法
给泥娃娃洗脸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如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