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丑舞”的概念

2015-07-04范新阗

北方音乐 2015年5期
关键词:概念

范新阗

【摘要】本文试图对“丑舞”的概念进行初步地探究:“丑舞”即“非美”舞,其概念基于对舞蹈的审丑判断。文章先从“丑舞”与感性学的关系入手,引入“丑舞”的学科定位,进而论述“丑舞”的三个基本属性,即“艺术的”、“感性的”、“相对的”,然后从形式表现、内容表达、风格体现三方面对舞蹈的审丑判断予以分析解说。

【关键词】丑舞;概念;舞蹈审丑

北京舞蹈学院王心老师曾在《中国丑舞初探》一文中提出“丑舞”这一概念,此观点使笔者深受启发,因而针对“丑舞”的概念作进一步的探讨。

“美”与“丑”是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统一于“感性学”的范畴之内,是人们对事物作出感性认知的评价态度。舞蹈是一门感性的肢体艺术,可以表现美,也可以表现丑。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舞蹈是因为美才具有欣赏价值,殊不知忽略了“丑舞”一直以来所做的贡献。古今中外,舞蹈艺术中有很多滑稽幽默、狞厉可怖等气质的“丑舞”存在,在舞蹈表演、舞台演出、舞剧中使观众获得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美的全新感受。

一、“丑舞”的学科定位

美学一词的英文是Aesthetics,本义为“通过感官去感知”,鲍姆嘉通认为它是研究人类感性认识的学科,Aesthetics是“近代西方人对感性学片面的取舍后的学科定位”。[1]既然美学的“真身”——“感性学”讨论的不仅有美,还有丑,那么“艺术感性学便可分为艺术审美学和艺术审丑学;”[2]而舞蹈感性学作为艺术感性学的一个子类,自然就包括了舞蹈美学和舞蹈丑学。因此,“丑舞”的研究也就从属于舞蹈感性学的范围之内,对其感性认知进行审丑方面的解读。

二、“丑舞”即“非美”舞

美丑概念的界定历来是模糊的,但无论何种说法,似乎都认可“丑,即非美”。下面先对“丑舞”的基本属性进行阐释。

(一)“丑舞”是艺术的,而非生活的

这是前提,是“丑舞”之所以加引号的原因,所要论述的“丑舞”的对象为舞蹈艺术中经过艺术手段加工、有欣赏价值、能够带来感官与心理体验的舞蹈,不包括生活中的真实丑陋无欣赏价值的难看动作。

(二)“共通感”:“感性”大于“理性”的认知过程

舞蹈是动觉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融合。美丑观存在一定的先验性和直觉性,吕艺生教授说过:“人们鉴赏舞蹈的时候有个基本类同的认识,即‘共通感。这种主观原则通过情感而不通过概念,却可以普遍有效地规定什么是令人讨厌、什么是令人喜欢的。”[3]因此,对“丑舞”的感性把握是人们普遍具备的审美基础,人们只能通过活生生的感知来体会丑的表现特征。

(三)“丑舞”的相对性

审丑与审美一样,会随着历史发展和地域不同变换标准,人人心目中对美丑的标准也不会完全一致,所以民间舞中的“丑婆”正是利用了其“自炫为美”而不知众人啼笑皆非的审美反差产生出了滑稽的艺术效果。“丑舞”的相对性并非意味着“审丑无标准”。李兴武说:“审美的过程是人在对象中肯定自己的过程,社会实践使人的心理结构与美的事物形成了同构。”[4]因此,应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以主流的社会实践经验同构审美观,把握真善美和假恶丑的尺度,去判断“丑舞”的标准所在。

三、“丑舞”的判斷基于对舞蹈的审丑判断

“丑舞”指涉的是舞蹈中的审丑价值,其概念涉及舞蹈中一切“丑的因素”。无论从形式、内容或风格的表现上,具备“丑”的意义,达到“非美”的表达,对舞蹈的艺术价值有所贡献和提高的,都算作“丑舞”的讨论范围。

(一)“丑舞”的形式表现

舞蹈形式美的规律较为复杂,既要顾及视觉上美的一般规律,又要在时间上达到节奏的张弛有度。这种“动的艺术”美在动态:“有目的、有节律、有章法的运动”,“根据视觉形式逻辑和舞蹈的内在逻辑产生出意象”,“强调动作或造型构图富于美感的连贯性、流畅性和变幻性”。[5]根据这一动态美的规律,“丑舞”的形式语言就不难判断了:夸张或变形自然与社会生活动作的常规,运动无节律无章法;随意性大,视觉上易给人意外的冲击;违背舞蹈内在的和视觉形式的逻辑,缺乏流畅性和连贯性,等等。而最重要的还是源于审丑“共通感”,这种丑的形式表现,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二)“丑舞”的内容表达

“丑舞”的内容表达涉及意识层面,处于感性学与伦理学叠合的位置。从舞蹈表现的意象,到舞蹈人物性格,再到舞蹈表达的主题,常常渗透有“丑”的因素:首先是“丑恶”,它使丑带有道德上的否定评判,以有害他人为标志,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宗教等诸多方面违背道德人性。在舞蹈中,有表现丑恶人性主题的现代舞,在舞剧中,有人心恶毒的反面人物的设置,来激化主题矛盾冲突。其次是“丑善”,它带有人性的光辉与道德的崇高,是外表丑而内心美的结合,有彰显真实的价值。舞蹈形象要美丑兼顾,一个外表丑陋却心灵美善的人物,比那些虚构的纯粹内外皆美善的人物更贴合观众的生活体验,如《巴黎圣母院》的卡西莫多。最后是“丑陋”,介于丑恶和丑善中间,既无害他人也不具德性光辉,更多强调外在丑的形态,有时一并表现灵魂上的荒芜。它可以是单纯的容貌丑陋,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愚昧无知或灵魂空虚。舞蹈中这类形象通过肢体的不协调感引发喜剧效果,却以精神错乱的形象引发人们哀其辛酸的悲剧意识,典型作品如舞蹈《孔乙己》。

(三)“丑舞”的风格体现

王心老师在《中国丑舞初探》一文中提出:“宋代《事物纪原》载:‘江淮之俗,每作诸戏,必先作嗔拳、笑面……”,“‘嗔拳仍是狰狞可怖的相貌;‘笑面则在丑陋之上增添了滑稽可笑的成分。”“具有凌厉恐怖、假面狰狞和戏谑滑稽的两种舞蹈都可以划为丑舞的范围了”。[6]这一观点是十分准确的,但非优美和谐、清新高雅风格的舞蹈,无外乎这两种风格的丑态,一种引人内心发笑,直接带来喜剧性的快感,另一种引人内心不安,由“痛感”间接带来快感,有时两种风格还会融合在一起,至于现代舞实质上是对阻碍自由、不完整生命现象的表达,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同样是“有痛感的快感”,也是狞厉可怖风格的一种。

参考文献

[1]栾栋.感性学发微[M].商务印书馆,1999-1.

[2]王少明.音乐哲学·音乐美学·音乐丑学——兼论当代现象学视野下的音乐感性学还原[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3:137-144

[3]李兴武.丑陋论——美学问题的逆向探索[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8,9.

[4]吕艺生.舞蹈美学[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9,84-85,88-89.

[5]王心.中国丑舞初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2:25-32.

猜你喜欢

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概念飞行汽车,它来了!
存在与守恒:《红楼梦》中的物极必反概念探讨
TGY多功能多品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古代的时间概念
论间接正犯概念之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