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中国新时期的话剧舞台美术

2015-07-04黄亮

北方音乐 2015年5期
关键词:探究

黄亮

【摘要】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时期话剧舞台美术不仅在创造上被充分体现,还体现在我国对民族传统戏曲的借鉴、重视,这对新时期话剧舞台美术的发展是有力冲击。随着我国对传统戏剧的重视,导致我国长期以来中国话剧所坚守的演出体系被打破。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话剧变革在文体等方面发生,其中最基本的进步是在话剧舞台美术认识的基础上出现思维变化。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话剧舞台美术的发展历程以及社会新时期发展话剧舞台美术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探究;中国新时期;话剧舞台美术

话剧和舞台美术之间是相互依存的,舞台美术在话剧艺术的整体创造中是不可替代的支柱。中国话剧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坎坷、曲折而又辉煌,为戏剧艺术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兴起,人们不在局限于只在剧院观看演出,这对话剧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因此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话剧舞台美术只有不断创新、改进和发展话剧舞台美术,才可以保证话剧舞台美术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长盛不衰。

一、话剧舞台美术的发展

话剧舞台美术自成立发展以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时期的发展,第一,在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中主要舞台设计为现实主义风格舞台,这一时期的话剧表演人员不仅有受到过专业知识训练的话剧人才,还有来自各行各业热爱话剧舞台美术的人才,话剧表演人员在这一时期可以感受到时代变化、发展,演员需要迫切的在话剧舞台上表演对新生活和新生活的激情。但是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由于经济条件限制的原因,舞台设计中的灯光、背景时空跨度大、有较多表演场次等,导致舞台美术设计不新颖、无法和话剧内容完美对应。第二,上世纪八十年代话剧舞台美术的多元化创造,经过文革等变革,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话剧舞台美术的发展也迎来春天,因为群众对话剧观念的解放,艺术视野以及创造精神不断强化,话剧舞台美术也呈现出百家齐放趋势,因此这一时期的话剧舞台美术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发展。第三,新世纪以来,更符合观众欣赏话剧的舞台美术是科学性和假定性舞台美术[2]。在我国传统话剧表演中,舞台就是表演场所。在新世纪以来,因为我国话剧对舞台美术进行了假定性设计,致使舞台设计完全脱离了真实的生活环境,导致话剧舞台美术的表演呈下滑趋势。

二、社会发展新时期保证话剧稳定发展的措施

(一)突破传统舞台形式

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对话剧舞台美术的研究是从把传统舞台突破开始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点要求话剧导演人员将传统舞台观念的圈圈框框突破,切实把舞台表现力增加。第二点是在话剧演员的表演方面,在社会发展新时期要求话剧表演人员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突破,在表演中引进更多表现形式,比如在话剧舞台美术表演中引入意识流、象征主义、表现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等表现形式,将话剧表演人员的思维彻底开阔。除此之外,在话剧舞台表演中,多场景、无场次、段落體等多种形式日益运用在话剧舞台表演中,这可以为话剧表演的深化开阔提供创造艺术平台。

(二)把话剧手段创新

社会发展新时期,话剧的实验与探索对话剧的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问题。这要求话剧舞台美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把写意话剧观念当做演出的基础内容,并且和新时期的戏剧创造紧密结合[3]。同时创新话剧的表演手段从表面上看只有叙述手法,但是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将叙述改变实际上是为话剧舞台美术的发展铺设了新的通道,从而将传统话剧舞台美术中的形式、内容和关系改变,以全新的形式将话剧内容充分表现,使话剧作品在表演时在新的形式内容中可以使用全新的样式将舞台形式改变。

(三)转变话剧体式

在社会发展新时期对话剧进行探索要遵守“文学是人学”的原则,对话剧舞台美术进行创造时要充分体现出对人员“个性”的创[4]。要求话剧舞台美术的设计不仅要大气恢弘,还要有深远的寓意,为话剧表演主题的深化和表演提供有力保证。同时在话剧舞台美术设计中充分使用舞台美术不仅超过了话剧本身的表演,其中舞台美术中人物、场面、冲突以及浓厚的民族色彩都可以将话剧表演中传达的艺术信息进行充分表达,可以为整个话剧演出增加艺术魅力。除此之外,在话剧表演中将话剧提示转变还可以把话剧表演的美学原则充分表现,并且对这种角色进行充分转换后可以构建出富有感染力的意向,将观众打动,使话剧表演中的写意、写实等充分震撼观众的心灵。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话剧舞台美术要稳定发展,就要将最优秀的舞台设计呈现给观众,将导演构思出的舞台设计充分使用。同时在话剧舞台设计中还应该将虚实关系深切处理好,把意性舞台、抽象舞台充分转变成可以将观众打动的虚实结合舞台[5]。除此之外,进行话剧舞台美术设计时还要重视道具、服装、音响、灯光、布景之间的协调关系,将话剧舞台美术的多样化充分发挥,保证话剧表演形成崭新的话剧表演形式,从而在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使话剧表演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星亮.舞台演剧假定性与戏剧精神——新时期话剧演剧变革的反思与批判[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81-87.

[2]张体坤.从“生活”到“舞台”——论“十七年”话剧的舞台形态与观念变革[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6):91-95.

[3]陈晓辉.新时期中国话剧舞台空间的转换——基于《荒原与人》的考察[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84-88+114.

[4]刘依.话剧舞台形象的想象与建构——从舞台服装看陈白露形象的演变[J]. 戏剧文学,2013(09):64-69.

[5]黄世智.中国话剧写实舞台美术的第一个范本——论《少奶奶的扇子》演出的舞美设计[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1(02):69-72+90.

猜你喜欢

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下神峪村“由乱到治”之路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P=Fvcosα应用探究
对公路运输的探究
“推”法探究
梳理探究 三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