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气息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2015-07-04杨瑞生

北方音乐 2015年5期
关键词:声乐演唱气息作用

杨瑞生

【摘要】声乐演唱是表演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悦耳动听的声音总是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追求美妙而又有艺术修养的歌声是每个声乐表演者共同追求的目标。气息是美妙歌声的内在动力,是歌唱的源头、获得美好声音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气息与歌唱的关系、歌唱时正确的呼吸方法、练习呼吸的方法三个方面,阐明了气息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气息;声乐演唱;作用

在实践生活当中,声乐演唱可分为两种即广义和狭义。前者是使用人声进行歌唱表演,后者是经过严格的科学的规范的训练从而达到一定的审美需要。而今天我们所追求的就是后者。

呼吸即是气息,气息即是呼吸。呼吸作为是生命存在的标志,它既是生命的本源,同样也是音乐的本源,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曾说过:“呼吸是歌唱的基础,谁懂得呼吸谁就懂得歌唱”。可见它在歌唱中的作用是如此重要,没有呼吸的歌唱就如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一、气息与歌唱的关系

首先,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在我国古代时期歌唱家们就很好地总结出“会唱者,肯定气息运用的好,气息自上而下,气生丹田,这样的歌声才能持久动听”;清代陈彦泓在《说谭》一书中曾也提到“夫气,音之帅也,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揭。”说明了气息的好与坏直接制约着声音的好与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气息在歌唱中的作用,并被一代代继承和发扬下去,总之,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只有充分掌握好气息的作用,才能更好的为歌唱服务。

其次,在确立了气息是歌唱的动力这一概念后,我们应该将它运用在歌唱之中。悦耳的歌声总能給人美好的听觉盛宴。同样,判别歌唱技术水平的高低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声音的质量。在歌唱中,一个音的圆润和一个乐句的连贯,这都要看你如何调节气息的压力。音高越高,声带就越紧,这就需要靠气息来支持,而不能用蛮力,这样才能保护好声带不受破坏。在歌唱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它慨况为三个过程:吸气、保持、呼气。在准备歌唱之前一定要稳定的呼吸,将自己的情绪调节好,以便更好的进入歌唱状态。

最后,气息在歌唱中必须保持流动源源不绝,在一首声乐作品中,随着情感的需要,表演者往往要表现各种不同的情感,喜、悲、怒、时快、时慢,这就要求对气息运用的灵活,否则声音将僵硬,死板,没有弹性。在我们歌唱时,人体的小腹是一个及其重要的部位,这时,它是一直处于工作状态的,只有小腹的力道控制好了,气息才能更好的运用好。丰富的情感表现是带动气息的又一重要因素,歌唱时我们经常会以情带气,以气催声,没有感情的发展气息就变得无力呆滞,毫无色彩。以感情为载体来带动声音气息的变化,我觉得这是运用气息的最高境界。

二、歌唱中正确的呼吸方法

呼吸是人的一种自然的生活本能,呼吸运动是人体的一种自动的有节律的运动。我们把人体参与这一运动的鼻、口、喉、咽、气管等器官都称为歌唱的呼吸器官。将这些呼吸器官科学的调动起来自然我们就获得了正确的呼吸方法。

呼吸的方法有很多种,生理学家分为三种:安静呼吸、劳动呼吸、歌唱呼吸。平时我们说话比较平静、浅,不需要很大的肺活量,而歌唱就不同了,吸的快呼的慢,保持时间长。一首歌曲的情感变化完全是靠呼气和吸气肌肉坚强而又灵活的运动完成的。大多数生理学家和歌唱家都主张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认为这是一种最完善、科学的呼吸方法。这也是我国传统声乐理论所说的“丹田之气”的呼吸方法。即“气成丹田,头顶虚空,全凭腰转,两肩轻松”。也就是用胸腔、横隔膜和腹肌相互配合进行呼吸和控制气息的方法。

有人将这种呼吸方法形象地比喻成打气筒或者是注射器,人体的胸腔就像管同,横膈膜就是活塞,它是利用活塞向下运动而获得空气,向上就能挤出空气。胸腹式的呼吸就类似于这种运动,而它又比较复杂。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应该注意吸气、呼气、支点、不同的用气这四者相互结合协调,方能将歌唱时的气息运用好。

总之,在歌唱中的呼与吸是统一的对立的矛盾体,正如沈湘教授所说的那样:“歌唱就是呼的肌肉和吸的肌肉相互对抗的平衡”;也有人将这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在歌唱中的运用,精确的慨括为几句话:“怎么吸就怎么唱,吸到哪从哪唱”,“唱的过程中想到吸,吸的过程中想到唱,所有的字都要吸着唱”。

三、呼吸方法的训练

呼吸方法的训练必须是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长期坚持,才能有成效,它是一个过程,并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通过长时间的累积训练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

在我们进行长时间的呼吸练习的时候,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无声呼吸练习,与发声练习相结合的呼吸练习及打嘟噜的练习等。

无声呼吸练习,就是按前面所谈的吸气与呼气的方法和要求,只做呼吸运动而不发声。集中注意力去感觉呼吸器官的运动状态。无声呼吸练习快吸慢呼、快吸快呼、慢吸慢呼等方式。快吸快呼也可称为“蛤蟆气”,可体会和锻炼膈肌的弹力;慢吸慢呼可锻炼膈肌的控制力。

与发声结合的呼吸练习,就是指平常进行的发声练习。这些练习是以各种音阶、音程同元音结合构成的,目的在于是歌唱者体会发声时正确的呼吸部位和方法。这种练习比无声练习又更进一步,更接近歌曲的演唱,同时也比无声练习复杂的多。有声练习分为:顿音练习、连音练习、顿连结合的练习。

四、总结

呼吸是歌唱的源泉,是获得美好声音的阶梯。从十八世纪到我们今天,在声乐教学和歌唱训练中都非常重视它。对于学习声乐专业和从事声乐教学事业的学生老师来说,歌唱的呼吸是需要终身苦练的基本功。在教学中教师要强调气息基础的重要性,避免学生误入歌唱学习的误区,不能一味的追求音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校过程中,应该同时注重自身的艺术修养,二者兼修。通过对气息在歌唱中的作用及其运用分析,这必定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者的指导水平,提高学习者的专业技能,同时也为建立国家的声乐理论研究做了重要的依据参考。

参考文献

[1]赵梅伯著.歌唱的艺术[M].上海出版社,1992.2.

[2]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3]雷礼.歌唱语言的训练与表达[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4]刘曼君.浅谈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J].

猜你喜欢

声乐演唱气息作用
自然的气息
“春的气息”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春的气息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