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息控制对塑造合唱声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5-07-04初冠楠

北方音乐 2015年5期
关键词:呼吸塑造训练

初冠楠

【摘要】气息是歌唱的原动力。对气息的正确控制是确定歌唱效果的重要艺术手段;同样,也是影响和决定一个合唱团的声音效果是否出色的关键之处与评价基础。

【关键词】气息控制;呼吸;塑造;训练;声音效果;影响

对于合唱效果出色表现的评价标准,是在于合唱声音优美的表现。而对歌唱时的气息控制,则是合唱声音优美表现的必备因素与基础。

马革顺教授曾说过:“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是发声活动的原动力,只有在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时才有可能产生良好的歌唱声音。”那么,怎样才能保证在合唱时,产生良好的歌唱声音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对歌唱中气息的有效控制是在合唱中产生良好的歌唱声音效果的重要保障。

对气息的控制实际就是对歌唱过程中的呼吸的控制。所谓“控制”,就是指要“主动”;要有意识的去运作呼吸,让“呼吸”为我们的歌唱提供服务,从而使我们的合唱产生出良好的歌唱声音。有不少专家都提出过:“在歌唱的过程中,要用带着‘吸气的状态去歌唱。”要在歌唱中让自己始终保持兴奋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在歌唱的过程中,通过主动扩大身体中的呼吸器官来吸气,而不是让吸气使呼吸器官被动的扩大。即在吸气时,打开口腔后,通过有意识的扩大下肋,使空气自然吸入体内,再通过对歌唱的要求,控制气息与发声的配合,进而达到良好的合唱声音效果。这个过程就是对气息进行控制。

在合唱的过程中,气息控制与歌唱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说,对气息的有效控制可以直接影响到塑造良好的合唱声音。

一、气息控制对音准的影响

合唱的作品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音域较宽,声音的高低起伏变化很大。音准的问题自然就会出现不太好掌握的现象。在歌唱的过程中,吸气吸多大的量、气息的支点位置是否正确等这些对气息有效控制的具体表现,都会影响到合唱中歌唱时的声音的音准问题。一位歌唱者,如果把气吸的很满,那么声音感觉肯定会很憋,对音准也是会有一定影响的。所以不能良好的驾驭气息,音准自然也会难以保证。

在对音准影响方面,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一)在高音及延长音部分里音准偏低并逐渐下滑

在合唱作品的高潮部分里,一般都具有不断的高音,并保持延长的状态。按照要求,旋律应该是在稳定、激情与饱满的和声织体中结束,但是在实际中总会出现织体变得有些摇晃,不稳定;甚至出现音准严重跑调,影响这个作品的完整和完美性。而此时的合唱团员也一定能感知到音准出现的问题,随之也会开始调整音准;但是由于心理上的紧张及舞台经验等各方面的原因,反而会造成音准更加偏离,然后就会出现越想调整越偏离。各个声部在不断的调整中又不断的偏离的现象。那么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状态会是怎样。最终不协和的和声会严重破坏整体合唱作品的完美表现。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吸气的方法和心理上的想法所出现问题。会控制气息的歌唱者,一般在歌唱时,往往都不会把气吸的过满,同时发声的过程中还会使用省气的技巧。我们在唱高音时,可以在心理上做到具有一种站在高处, 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并保持“向下” 的状态去唱这个高音;同时在唱这个高音时,可以想象这个高音就像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把一个稍重的小箱子放到高于自己头顶的柜子上时,为了省力可以先把箱子的一部分搭在柜子上边,然后再稍加用力,就可以将整个箱子推进去了;不需要将这个箱子整个举高举过头顶的直接放上去,这样又费力又可能会造成身体上不必要的损伤。所以在這类状况的训练时,可以采用先出音,保持音准后,再用力,将这个高音在气息保持一定的力度下,唱响。此时的气息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同时还要将气息的支点放低。这样的高音才会清晰,灵活。

在避免和解决延长高音的音准出现下滑的现象问题中,首先应该让合唱团的成员明白过于强调“气息的稳定是保持延长高音音准的前提与基础”的误区:一般认为延长音只是静态的直声表现形式,气息平稳,音准问题就自然解决。实际上保持气息的稳定并不代表音准问题就能随之得到保证,应该从作品的艺术表现的实际出发,结合旋律的走向,让合唱团员在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影响下,将演唱情绪逐渐推高;同时配合指挥的手势和表情,达到延长高音的表现要求。

(二)演唱下行旋律过程中出现音准偏差

这类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气息支点位置的变化造成的。当演唱下行旋律时,作品往往呈现出较为低沉暗淡的情绪,歌唱者在受其影响,会出现发声器官松弛,不给力,致使气息支点位置偏低而导致音准偏离。在声音课中,大家都知道低音要高感觉。所以旋律下行时,更要注意气息支撑的重要性,也要仔细的体会和感受因旋律的变化而对气息支撑的调整。另外,还要注意演唱歌词时咬字吐字的口腔内部位置的变化。

(三)演唱同音反复时出现的音准偏差

在合唱作品《怒吼吧,黄河》的结尾部分中,每个声部都有较长篇幅的同音反复的旋律出现,而且有的声部还是在半音上同音演唱,最后所有的声部都要延长十二拍半才结束。这种情况的音准就很容易出现偏差。造成这样的现象,我个人认为,主要是成员在演唱时对待旋律的态度。一般看到旋律是由一个音高构成的,往往就会认为同一个音高很简单,旋律上没有音高的变化,就只注意节奏的变化,再加之同音反复次数多,从而就使得音准偏差现象严重。解决办法,可以在训练时,加强成员们在演唱时对自己听力的培养。用听觉时刻注意音准,出现偏差兆头及时改变和调整气息及其支点位置。当然在训练中,指挥的提示和纠正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二、气息控制对音量与力度的影响

气息控制实际也是对我们身体中的呼吸器官与呼吸肌肉群的控制与运作,并根据作品的实际需要和艺术表现,在演唱中对气息进行轻、重、缓、急的输送;同时气息也要根据作品旋律起伏与情绪表达的变化而进行调整的。

作品中对音量与力度的强弱对比及变化,是合唱艺术优秀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在歌唱的过程中,音量与力度的产生原理是一致的,但是根据作品的实际需要,其表现却并不总是相同的。音量与力度的产生是通过横膈肌的下沉对腹肌造成增压,强化气流对声带给予的压力而得来的。我们都知道:当气被吸入肺部时,引起了横膈肌的有力收缩,使气息产生压力。压力的大小就决定了音量和力度的大小。在各种不同的合唱作品里,其情绪都是一定要通过音量和力度的变化来体现的。比如在演唱铿锵有力的作品时,为保证音量和力度的饱满,气息就首先要做到饱满并且气息支点的位置也要力求稳定;在演唱欢快明朗的作品时,音量和力度要求就不大,那么对气息的控制力度自然也不强,只是要求做到腹部与横膈肌的运作要灵活并富有弹性;当演唱无奈而又悲愤仇恨的作品时,力度要求大但是音量就不一定大,此时就需要对气息的控制又有所不同:唱弱音时,气息控制不是减弱反而更要增强,同时还要保持住共鸣腔的充分打开。这就更需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气息控制技巧。

三、气息控制对音色的影响

歌唱时的音色,是指在自然条件(即音质)的基础上,经过进行科学发声训练,达到声乐艺术要求条件的声音感觉特性。这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经实践证明:良好的音色是可以通过后天的系统训练而发展得到的。而气息的有效控制对良好音色的构建是有一定影响的。不同合唱作品的唱法和表现风格是可以由音色的差异表达出来的。在合唱演唱中,高、中、低三个声部的音色会有所不同。通过气息的运作,歌唱者可以控制自己的声带,变化基音和泛音的成分与比率,以及对共鸣腔体的调节,达到音色改变的效果。在合唱的中声部演唱里,气息运作力度应该是不强不弱,要注意保持住平稳;而高声部的演唱中,因为音高的问题,使声柱变得细一点,在保持住充分打开共鸣腔体的前提条件下,气息运作要求要有力度但是又不强烈;那么在低声部的演唱中,因为喉咙在发声时要变大,故气息运作的力度反而要变得大,就像是一个大口径的水管,要保证流水量大时,水的总体流量要求就会很大。

四、气息控制对合唱作品情感表达的影响

合唱作品中不同情感的变化对气息的控制要求也是有所不同的:当表达愉悦快乐的情感时,对气息控制的力度不大,要求其饱满并富有灵活性;当表达深情甜美的情感时,气息要求是柔和的,对气息的控制要求的力度也就不能过大,要均匀平稳;当表达低沉愤恨的情感时,气息要求有力,对气息的输送速度上要慢,做到“稳中有力”。

使用正确的气息控制,是确保合唱作品整体协调和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为了准确的做到这点,还需要学习掌握多种呼吸技巧的全面参与,同时个人歌唱时的意念、体会与自身呼吸肌肉群的全力配合也是达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值得说明的一点是:气息的运用并不只是单纯的技术性方面的技巧,实质上还是歌唱艺术的一种有效表现手法。相信在一位优秀的合唱指挥的指导下,通过对作品的充分理解,在合唱团员的情绪及表现并带动自身的意念控制下,找到控制气息的最佳位置,从而塑造出优美的合唱声音,使合唱表现达到更高的艺术标准。

参考文献

[1]郭瑶.缪裴言.合唱的表现手段[J].中国音乐教育,2005(01).

[2]俞子正.田晓宝.张晓钟.声乐教学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3).

[3]孙从音.合唱艺术手册[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4]錢大维.合唱训练学[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呼吸塑造训练
浅谈呼吸对舞台发声的作用
浅析《天堂电影院》中次要人物的成功塑造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