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弦道剧目《德孝情》音乐创作简析

2015-07-04张艺迪

北方音乐 2015年5期

【摘要】丝弦道传承保护中心排练演出的《德孝情》,激发人们对乡音乡情的热爱,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和作用。其成功的唱腔音樂风格特点表现在旋律好唱好听,唱腔入戏入心,布局有章有法方面。

【关键词】丝弦道;《德孝情》;音乐风格特点

河南省平舆县丝弦道传承保护中心排练演出的《德孝情》,在2014年10月举行的驻马店市第五届戏曲大赛中,反响强烈,独领风骚,荣获文华演出金奖第一名。并获得文华剧目创作奖,文华导演奖,文华音乐设计奖等多项奖。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丝弦道在当地平舆县销声匿迹几十年后,重新走上舞台,回归民间,对于满足当地广大观众乡音乡情地欣赏需求,激发人们对乡音乡情的热爱,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和作用。我有幸观看了精彩演出,被剧目所蕴涵的思想性、艺术性深深感染。也为该剧作曲陈岭先生 “落笔谱乡音,丝弦奏乡情”的多年梦想得到实现而高兴。

应该说,全剧综合艺术所涵盖的方方面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尤其是唱腔音乐设计,在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内心情感,渲染舞台气氛等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其成功的唱腔音乐风格特点,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崇尚美 旋律好唱好听

雅韵文气,是观看该剧的最大感受。哲人说:“科学的最高价值是真,道德的社会价值是善,艺术的特殊价值是美”。崇尚美,是《德孝情》音乐创作的一大特点。笔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思想性固然重要,发掘、发现艺术之美亦不可小觑。两者结合起来,观众才愿看愿听。如该剧的开场音乐设计,摒弃震撼、热烈、火爆“闹台”式的套路,另辟蹊径地安排了静静的古筝独奏,说书人在光区中执扇念白,潺潺流水般的一曲琴音,衬托着乐手们及旗袍靓丽的八角鼓合唱队员剪影,犹如诗意般的画卷展现在观众面前——余音绕梁,音画相谐,非常可人!再如“洪汝河畔姜湾村,有一乡绅名姜文”的八角鼓合唱,选用的是清音【月调】曲牌。设计者把曲牌中最活跃的音乐动机作华彩性的渲染装饰,使唱腔旋律性更强,情感内涵更深。听起来好听,品起来有味。还有“姜文独坐在庭院,思念贤妻心难安。自斟自饮喝闷酒……”唱段,选用的是清音【半边月】曲牌。一个四小节八拍子的过门,用三组乐器(拨弹,二胡,全乐)分声部,以不同音色、强弱有别的三次演奏,同凄楚惆怅的旋律演唱相结合,把姜文的思念爱妻之情,借酒消愁之心态和盘托出。当演唱进行到“飞来蝴蝶把他缠”时——“飞来蝴蝶”乐句的旋律四度跃进,很有动感;紧接着旋律下行的“把他缠”伴唱,殷殷回环。这安排有序的音乐张力开阖,不但给观众带来美的听觉享受,更给观众以视觉遐想的空间。

总之,演出带给人的第一直觉是“美”。剧中人借作曲家的优美旋律再现其崇德向善的表白,作曲家借剧中人的思想情感体现自己的美学追求。

二、接地气 唱腔入戏入心

舞台演出要求唱腔音乐能充分地发挥其叙事和抒情的功能,以服务人物情感及矛盾冲突地展开。《德孝情》的音乐创作,在挖掘人物的内在情感,体现人物性格,塑造艺术形象方面,接地气的音乐语言,很能打动人心。

如用【阳调】曲牌领唱,庞三春接唱的:

“小小井台溜溜光,青石板上冰冰凉。

年年岁岁井中水,岁岁年年桶中装。

装的岁月和日子,挑的生活和担当。

装的勤劳和本份,挑的孝顺和善良。

三春边走边思量,心中暗暗祝上苍。

愿夫君生意兴隆财源旺,祝婆婆病体早安康。

盼安安勤学苦读求上进,望全家和谐又吉祥。”

这一组诠释人物情感的重点唱段,是天中城乡流行的小调曲子【阳调】转清音【夺子】的组合。词情和曲情的完美结合,唱腔旋律旋法的现代元素跟进,领唱、伴唱、重唱的多层次音乐结构创建,通过演员张淑惠声情并茂的精彩演绎,塑造了庞三春贤惠、孝顺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充分发挥了用音乐唱腔丰富人物个性、塑造人物形象的功能。

再如剧中人庞三春“小安安诉委屈说出真相”的核心唱段,大有“一唱一荡气,一歌一回肠”(田汉语)的艺术震撼力。演出中,当儿子安安哭诉出一年来为母亲节食攒米的秘密,庞三春明白了责打儿子的失误,随着一声“儿呀”撕心裂肺地呼叫,特强的颤音和弦,犹如大江东去一泻千里,刹那、旋律陡然疾速下滑,由高音区的“唻”音跌落十几度至低音区的深情演奏,烘托渲染了母亲对儿子的愧疚和自责。接着进入【夺子】曲牌“小安安诉委屈说出真相,庞三春热泪淌痛断肝肠”的演唱。旋律先抑后扬,通过强弱的对比性展开,哀怨交加,一波三折,非常感人。接下来是人物个性化感叹:

“实难得年幼小节食不忘,

实难得背米粮踏雪寻娘。

实难得顶寒风金顶山上,

实难得俺母子相会庵堂”。

一组排比式的“实难得”唱词,一组排比式的旋律乐句,通过演唱,凄楚苍凉、委婉揪心。接着“终日里想安安倚门盼望,盼来了好儿子误会一场”的下行旋律,母亲萦萦于怀的不安和泣诉,情绪的极度低落,声乐进入无伴奏低吟浅唱:

“儿盼娘盼的是茶饭不想,

儿盼娘盼的是睡不安康。

儿盼娘盼的是神情变样,

儿盼娘盼的是肌瘦面黄”

气若游丝的咏叹讴歌之后,一个爆发般的托腔长过门,引入节奏加快的垛唱,把情绪推向高潮。直至6小节“我”的唱腔特强音连续出现后,又回到“真是太荒唐”的散唱结束。整个唱段设计——深沉、凄美、入戏、入心——让人感到作者是在用心灵与剧中人对话和交流,没有对人物的深刻理解,没有扎实的音乐创作基本功,这是很难做到的。

三、谋篇精 布局有章有法

音乐艺术的完整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着艺术价值的高低。笔者观看《德孝情》时注意到,陈岭先生的音乐创作,谋篇布局有章有法,非常严谨。不但把主要人物唱腔谱得细腻,次要角色的唱腔也不马虎。“混屎虫”马三“管它输来管它赢,管它月出太阳升,得劲一天是一天,不怕骂我是混屎虫”的唱段,谱写的有声有色,通过角色的演唱,赌徒的无赖相活脱脱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特别是众人的“你个混屎虫”帮腔,充满机趣,让人捧腹而笑。还有花蝴蝶对马三入木三分的评价唱词:“一对猴眼咕噜噜的转,抓耳挠腮净想钱。只要他能把事办,我敲锣催猴快上杆”。唱腔设计中,“一对猴眼”的“眼”字旋律,嘎嘣脆的休止符停顿,“只要他能把事办”的4小节的连续模拟下滑,把花蝴蝶鬼谲、机巧的性格揭示得活灵活现。还有姜母,安安的唱段,虽说都很短小,唱起来很有个性。笔者认为次要角色的唱腔,如果缺乏个性化的音乐诠释,那将是对整体性艺术呈现的破坏,可喜的是《德孝情》的演出没出现这种疏漏。还值得一提的是,渲染气氛、营造意境的纯音乐部分,也写得有滋有味。三春被逼离家出走,庵堂婆婆跪媳的音乐,非常感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我也是噙着泪观看演出的。

诚然,不足之处也是有的。希望该剧作曲陈岭先生在以后的创作中,多注意纯音乐的创作,包括道白音乐、幕间音乐、舞蹈音乐、气氛音乐等,注意加强音乐语言的器乐化。在《德孝情》的乐队指挥中,注意音色的平衡。

作者简介:张艺迪(1967—),男,河南驻马店人,教授,黄淮学院音乐表演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