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0-2014年国内ESP语言特征研究综述

2015-06-26闫长红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外语教学语料库外语

闫长红

(陕西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陕西汉中 723001)

特殊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分为学术英语(EAP)和职业英语(EOP)。它是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学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语国家。其兴起和发展可归结于三个因素的共同影响:(1)英语成为经济、科技、文化交流的世界通用语;(2)语言学研究重点从语言体系特征转向实际语言运用;(3)教育心理学对语言学习者中心地位的认同。[1]目前欧美的ESP课程主要包括旅游英语、电子商务英语、外贸英语、新闻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营销英语、国际金融英语等。[2]

我国的ESP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缘于当时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及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3]研究内容主要包括ESP的理论探讨、教学研究、语言研究等方面。ESP具有特别的专业词汇、句法及篇章结构特点,因此对ESP语言进行研究极为必要。本文基于国内16种外语核心期刊刊登的ESP研究论文,对近十五年(2000-2014)来的国内ESP语言研究做一回顾和总结。

一、数据搜集与整理

在中国知网上分别以“ESP”“专门用途英语”“特殊用途英语”“专业英语”及“科技英语”为主题,同时在“文献来源”中分别输入国内16种外语核心期刊名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外国语》《外国语文》《外语教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界》《外语学刊》《外语研究》《现代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四川外语学院学报》《中国外语》《山东外语教学》,其中《四川外语学院学报》上没有相关文章,所以最终列入计算的只有15种),发表时间选定为“2000年1月1日至2014年5月10日”。在以上检索条件下,得到与ESP研究相关的文章,经过进一步甄别,遴选出适用文章185篇,其中有关ESP语言的研究19篇。数据的分析用Microsoft Excel 2003进行。

二、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内容分析

根据所收集到的相关学术论文,国内十五年来的ESP语言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和语篇两个层面。

词汇层面主要研究如下:

许明武、白振洋以《时代周刊》中的60篇科技英语报道中出现的高频转述动词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转述动词在科技语篇中的具体语用功能。 廖光蓉从词汇角度入手,以经贸英语为对象对ESP语言的简洁性进行了观察、发现与描写,并进行了解释、分析和归纳。[5]杨元媛应用语料库软件 Wordsmith Tools,检索自建EST论文语料库中的高频四词词簇,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分析了高频词簇的特点。[6]魏汝尧、吴恩锋对《英汉起重装卸机械新词典》中的大量隐喻词汇细致剖析,根据隐喻词汇始源域的概念特征对它们进行了分类,进而论证了这些隐喻词汇的认知心理特征。[7]吕桂、何安平以医学英语为例,参照语料库语言学的共选原理及研究方法、以关键词作为切入点来探究专门用途英语的词汇语义共选特色。[8]杨信彰从小句模式+名词化和技术性三个方面度探讨英语科普语篇的词汇语法在构建科学知识过程中的特点,从而说明科普语篇与科技语篇的一些主要差别。[9]石春让、路晓红分析了通俗科技英语(ECST)的词汇特征并提出了翻译这类词汇的原则。[10]郭建红研究了科技英语名词化隐喻的语篇功能、认知效果等相应问题,以期提升科技文本的翻译质量。[11]

语篇层面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文体。刘承宇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结合话语的语场、语旨和语式,统计分析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在科技英语与新闻报道中的分布特征,揭示其文体价值,并探讨了语法隐喻作为文体特征的一些特点。[12]高云从文体的角度初步探讨英语科技文章标题的基本内涵、语法结构及修辞特点。[13]张克亮、崔钦华从词汇、句子、语法和篇章结构等方面对一篇科技文章进行分析,以透视科技英语的文体特点。[14]

2.体裁。秦秀白介绍了ESP和EAP领域的“体裁教学法”,并就其产生的理论依据、优点、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作综合性评述。[15]曾祥娟探究利用体裁分析来进行科技英语写作教学,认为科技英语在语篇结构、语体等方面所固有的一些特点,使其更适合运用于科技英语写作教学。[16]丁建新从体裁分析角度探讨了作为体裁分析两大流派之一的“ESP学派”,论述了该学派的起源、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17]

3.语篇信息。刘源甫研究了科技语篇的空间信息,以及其对翻译和翻译教学的意义。[18]魏汝尧、张珊从语篇入手,对英语科技语篇中的文化信息进行了剖析,并对其有效传递的方式提出了见解。[19]

4.其他方面。赵秀凤对科技论文引言练习作文中的典型语体成分进行量化分析,目的在于总结学生在微观语言层面上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策略。[20]袁邦株、李雪总结了作为语篇评价视角一的专门用途英语视角,指出研究专门用途英语的学者通过研究学术语篇中的元语篇来探索评价意义。[21]赵宏涛从语法隐喻和情态形式两个方面探讨了语旨对语域的影响。提出科技语篇的作者也必须根据不同的语旨对其文章的语域做出调整,否则就会影响读者对文章的接受。[22]

以上内容用图表总结分析如下:

总结以上研究,发现我国目前ESP研究在内容方面有以下特点:

1.就研究层面而言,词汇层研究较多,而句法研究极为缺乏。ESP具有特别的专业词汇、句法及篇章结构特点。ESP英语大量使用专业词汇和抽象词汇,很多熟识的普通词汇在专业领域内也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句法方面的突出特点是句式复杂,长难句多。语篇行文严谨客观、程序化。[23]因此ESP语言研究也相应地应从这三个层面入手。根据以上研究可知,十五年来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词汇和语篇两个层面,而对句法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还应注重句法研究。事实上,词汇、句法及篇章三个层面的研究相互融合,密不可分。Cowan[24]认为,语言中存在着制约句法形式的语篇原则,这些原则使说话者能够在语篇的展开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句法结构来组织语篇。特定的句法结构可以实施一定的语篇功能,从而在语篇的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句法结构在语篇中发挥着特定的语篇功能;另一方面,句法结构的选择和运用有时受到语篇因素的制约。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句式的选择受到语篇因素的制约。语篇中的句子不仅要合乎语法,而且还要与语篇上下文之间构成连贯关系。句法结构的选择并不是任意的,而是受语篇因素的制约。[24]因此,要全面透彻理解ESP语言特征,必须认真研究其句法。句法不仅是构建语篇的重要手段,也是理解分析语篇的重要依据。相关学者已在此方面进行了一定研究。例如,郭雅琴研究了广告英语的句法结构特征,认为其主要表现为:多用简单句,少用复合句;多用省略句,肯定句,少用否定句;巧用祈使句,疑问句等。[25]在广告中常见的句法结构构成了广告英语的句法结构特征。唐震熙研究总结了法律英语的句法特点,即语句冗长,限制性从句和短语套叠;讲究语句结构平衡;注重行为主体表现方式等。[26]

表1 年间各年度15大外语核心期刊ESP语言特征研究概况

2.研究领域极为狭窄,科技英语研究较多,其他领域研究极为缺乏。在研究领域方面,目前欧美的ESP课程主要包括旅游英语、电子商务英语、外贸英语、新闻英语、医学英语、法律英语、营销英语、国际金融英语、科技英语、文献阅读、学术英语等。[2]ESP语言研究也应该包括以上各课程内容,但根据以上综述,国内的研究除概括性的研究外(6篇,占文章总数32%),具体领域的研究仅仅限于科技英语(12篇,占文章总数63%)和经贸英语(1篇,占文章总数的0.5%)。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目前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及国际学术交流的需要。本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全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国际间交往渗透到我国经济、科技的每一个领域,社会发展急需大量既精通英语又熟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对如诸如新闻、法律、医学、生物、化学、环境、软件、电子、海事等各个领域进行专门用途英语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学习者专业知识技能和英语交流能力,增强其职业竞争能力,从而推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Wilkins指出,经过ESP培养的学生,在他们将要从事的专业领域里,能够比那些只接受普通英语教育的学生更准确、更有效地胜任交际活动。

因此,日后的ESP研究一方面要加强句法研究,丰富研究内容,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把握ESP语言特征;另一方面要扩大研究领域,以满足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发展的需求。

(二)研究趋势分析

表2显示,目前ESP研究在我国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十五年间15大核心外语期刊共发表文章23 223篇,而ESP研究文章仅仅为185篇,占文章总数的0.8%。其中比例最高者为《外语界》,发文37篇,占发文总量的3.3%,而《外国语》和《现代外语》发文分别为0和1篇,等于或接近发文总量的0%。而在185篇ESP研究文章中,ESP语言特征研究文章仅有19篇,占10.3%。其中发文数量较多的为《山东外语教学》和《外语教学》,分别为5篇和4篇,有5种期刊发表数量为0。另外由图1可知,十五年来虽然各年份的ESP研究数量不同,但总体较低,而且呈缓慢下降趋势。同时,由表3和图2可知,和ESP整体研究情形相似,ESP语言特征研究也呈缓慢下降趋势。

表2 年间15大外语核心期刊ESP研究论文数量

图1 2000-2014年间各年度15大外语核心期刊ESP研究论文数量趋势图

表3 2000-2014年间各年度15大外语核心期刊ESP语言特征研究论文数量

图2 2000-2014年间各年度15大外语核心期刊ESP语言特征研究论文数量趋势图

正如前文所述,进入21世纪,我国正由“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转变,我国的经济全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因此需要大量的ESP研究以满足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向国际化发展的需求,而目前的ESP研究显然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其本质特征之一,而ESP就是具有特定社会交际功能的一种体裁。研究ESP不仅有语言学价值,还有社会实践价值,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应当给予足够重视。

(三)研究方法分析

本文按照高一虹等的观点,把研究方法分为量化研究、质化研究和非材料性研究。“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均为材料性研究,又译“实证研究”“经验研究”,以系统、有计划的材料采集和分析为特点。“量化研究”将材料数据化,“质化研究”以系统的材料采集和分析为基础。“非材料性研究”则是不以系统采集的材料为基础的研究。[27]从表1可知,本文所收集到的ESP研究方法比较丰富,即有质化研究,又有量化研究,还有非材料性研究,不少研究用到了混合方法。各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色,适应不同的研究内容,满足不同的研究需求。但是总体来看,在19篇文章中利用语料库方法进行的研究只有4篇,占21%,似乎显得不够。

运用语料库进行语言教学和研究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语言学界的一种热潮。[28]语料库已经成为几乎所有语言研究的关键因素。它运用统计学和信息技术,对大量的真实语料进行概率分析,寻找语言使用的规律,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可广泛应用于词汇、句法、篇章等各个层面。在词汇层面,主要从词类、词长、关键词、搭配、类连接、语义选择趋向、语义韵着手研究。在句子层面,主要从句子类型、数量、长度、时态、语态和语序等几个方面着手研究。在语篇层面,基于语料库的语篇研究和传统语篇研究相比有一定优势:一是它的语言材料量大、真实,从中发现的语言事实,话语特征更能推而广之;其次它利用成熟的软件技术和统计方法,可以帮助发现和回答话语现象之间的联系、差异等问题。[29]总体而言,利用语料量库可以做出更为客观、全面、严谨、深入的分析。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要加大语料库方法的使用。

三、小结

本文对十五年来国内15大外语核心期刊发表的ESP语言特征研究论文进行了回顾,从研究内容、研究趋势、研究方法等方面进了分析和总结。发现就总体而言,国内ESP语言特征研究内容单一狭窄,ESP研究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就研究方法而言,要加大语料库方法的使用。

[1]王丽.专门用途英语研究50年:现状与趋势——《专门用途英语研究新方向》评介[J].外语界,2012,(6).

[2]张艳.国内 ESP研究三十年综述(1980-2009)[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姜毅超,李娜.国内专门用途英语研究20年:回顾与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

[4]许明武,白振洋.科技英语新闻语篇中转述动词语用功能研究——以《时代周刊》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9).

[5]廖光蓉.语言简洁性的词概念框架基础——以经贸英语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11).

[6]杨元媛.基于语料库的科技英语论文四词词簇特点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3,(4).

[7]魏汝尧,吴恩锋.论科技英语词汇的隐喻[J].山东外语教学,2004,(3).

[8]吕桂,何安平.专门用途英语词汇语义共选特色探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4,(1).

[9]杨信彰.英语科技语篇和科普语篇中的词汇语法[J].外语教学,2011,(7).

[10]石春让,路晓红.通俗科技英语的词汇特征及其翻译原则[J].山东外语教学,2005,(3).

[11]郭建红.论科技英语名词化隐喻:语篇功能和认知效果[J].外国语文,2010,(4).

[12]刘承宇.语法隐喻的文体价值[J].现代外语,2003,(4).

[13]高云.英语科技文章标题的文体与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2004,(1).

[14]张克亮,崔钦华.科技英语文体特点的实证法分析[J].外语研究,2001,(1).

[15]秦秀白.体裁教学法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00,(1).

[16]曾祥娟.体裁分析与科技英语写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1,(9).

[17]丁建新.体裁分析的传统与前沿[J].外语研究,2007,(6).

[18]刘源甫.论科技语篇文本的空间信息对接[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

[19]魏汝尧,张珊.科技英语语篇中的文化信息传递[J].山东外语教学,2008,(5).

[20]赵秀凤.语体研究与体裁性写作教学[J].外语教学,2004,(5).

[21]袁邦株,李雪.语篇评价研究的4种视角[J].外语学刊,2013,(5).

[22]赵宏涛.语旨对科技语篇语域特征的影响[J].外语教学,2001,(11).

[23]赵学灵.信息技术下大学英语教师向ESP转型探讨[J].外语电化教学,2010,(5).

[24]苗兴伟.语篇语用学:句法结构的语篇视角[J].外国语,2008,(9).

[25]郭雅琴.广告英语句法结构特征及功能浅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6]唐震熙.法律英语语句结构探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6).

[27]高一虹,李莉春,吕王君.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2).

[28]肖忠华,戴光荣.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中国英语学习者被动句式习得个案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

[29]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外语教学语料库外语
从震旦到复旦:清末的外语教学与民族主义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大山教你学外语
基于COCA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以choose和select为例
大山教你学外语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外语教学法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