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涛的艺术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价值

2015-06-11沙青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现代设计石涛价值

沙青

摘 要:石涛是明末清初中国画坛上最为重要的画家之一,他的绘画风格独树一帜,在追求以仿古为主的清代画坛上闪耀出独特的光芒。他的绘画思想对清代以来的中国画坛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并对文学艺术领域的创新精神影响巨大。从石涛的艺术思想来探索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方向,研究现代设计的民族性与如何创新的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这将有助于现代设计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石涛 我自用我法 借古以开今 现代设计 价值

艺术设计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它包含建筑艺术、环境艺术、广告艺术、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诸多方面,它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艺术设计具有实用性与观赏性,它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与审美观念,好的设计应该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特别是“85思潮”以来,艺术设计和绘画等艺术领域一样受到西方艺术思想的巨大影响,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逐渐被西方的美学观念所取代,设计艺术中的民族文化越来越少。因此,现代艺术设计应该如何建立自己的美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石涛生平

石涛,出生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大约卒于1718年前后。俗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法名原济,或济。明朝宗室之后,明朝灭亡之时,石涛仅仅四岁,他被一位太监带着从宫中逃出,隐藏于广西全州。后来,为了躲避清政府的迫害,他出家做了和尚,开始了隐居生活。

石涛对书画非常感兴趣,他在题兰竹的诗中说:“十四写兰五十六。”可见,石涛在十四岁以前就已经开始学习书画了。石涛一生喜爱云游四方,他后来在山水画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游历过很多名山大川,重视“师造化”。他与他的师兄一起从广西全州出发,先后游历过洞庭湖、岳阳、武昌、江西的庐山一带。此后,他又游历于江南各地,他到过杭州、宣城、黄山、江宁等地。黄山的独特美景深深地吸引了他,使他流连忘返,创作出很多表现黄山以及江南特色的山水画作品。石涛在安徽宣城与黄山一带游居十多年以后,他居住在南京长干寺内名叫“一枝阁”的小楼里。这段时间,石涛沉醉于他的山水画创作,并经常与梅清、戴本孝等人一起探讨书画上的问题。六年后,石涛又游居于扬州,并在友人的邀请之下去了北京,这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艺术眼光。石涛的晚年是在扬州度过的,他在扬州以卖画为生,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经常是“亲朋满座”。扬州一带的很多画家在石涛的影响下,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清代画坛上的一个重要画派,后人称之为“扬州画派”。

纵观石涛的一生,他生逢乱世,经历坎坷。他的思想中有十分清高、狂妄、反叛的一面,他的“我自用我法”就是这种思想的表现。石涛的思想中有这两种矛盾存在,所以,他就会感到苦闷与痛苦。其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矛盾与痛苦的生活经历,最终造就出了石涛这样一位伟大的画家。

二、“借古以开今”“我自用我法”的艺术思想

石涛能够成为近现代以来在山水画上最有影响的一代大师,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艺术思想对后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石涛是清代山水画坛上最具有创新精神的山水画家,他的创新精神与艺术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画语录》与诗文之中。他的著名言论“借古以开今”“我自用我法”“搜尽奇峰打草稿”等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这些言论都很好地表现出了他的艺术创新精神。他对董其昌所提出的“南北宗”论不以为然,他说:“南北宗,我宗邪,宗我邪,一时捧腹曰:我自用我法。”他又说:“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纵有时触着某家,是某家就我也。”从石涛的艺术思想来看,他的艺术思想具有非常鲜明的反传统思想,这对以清初“四王”为首的“仿古派”具有较大的冲击,在相对比较沉寂的清代画坛掀起了一股波澜,使人看到了清代山水画的一线生机。

石涛的艺术思想现在看起来虽然有些极端,实际上,其山水画并非没有传统,他的山水画技法皆是从南宗山水画中变化出来的,其师承渊源来源于“元四大家”,以及沈周等人,而且他还不忘向同时代的梅清等画家学习。可见,石涛是一个最能融会贯通、“借古以开今”的一代大家。

三、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价值

石涛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画家,他在诗文、书法、山水画、花鸟画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他的艺术主张更是影响巨大,他的“借古以开今”“我自用我法”“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艺术思想对后来的画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以说石涛的艺术思想甚至改变了一个时代的艺术发展方向,特别是对清代“四王”的摹古之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中国现代的设计艺术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设计家的艺术观念非常混乱,更为严重的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缺少。因此,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借鉴石涛等大师的艺术思想来建立具有自己民族文化的设计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

1.有助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现代艺术设计应该继承和吸收中国传统艺术精华,从优秀的传统艺术中获取营养,例如中国画、古代建筑、传统服饰、首饰、瓷器等等。一个民族的艺术设计首先要具有自己民族的文化传承,无论何种设计都应该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特色,这样才能够表现出一个国家的艺术特色,也才能表现出和西方设计艺术不一样的特点。石涛所说的“借古以开今”的意思就是说艺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去创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设计等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下来的。现代的艺术设计,特别是当下的艺术设计在学习和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方面非常少,西化的现象越来越重,中国传统设计艺术的艺术内涵与艺术精髓基本上荡然无存,这种现象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的发展是极其有害的。因此,石涛“借古以开今”的艺术理论在当下的艺术设计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使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有助于建立系统的美学体系

中国的文化艺术由于受到儒、道、释的重大影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美学体系,它表现在文学、绘画、音乐、戏剧、建筑、服饰、民间工艺等诸多方面,可以说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学观,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美学特点。现代的艺术设计在西方现代美学思想的影响之下已经逐渐丧失了自己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美学观,在艺术设计中已经没有一个系统的美学思想来引导。这种现象表现在设计理念混乱、民族文化元素等方面的严重缺乏。特别是在现代建筑、服飾设计方面尤为突出,可以看出在西方美学思想的重大影响下传统的美学观的丧失,苏州园林那种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建筑设计,以及敦煌壁画中飞天仙女们长裙漂漂的美感没有了,这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时代需要有民族精神,艺术设计也需要具有自己民族的艺术精神与美学观。石涛的艺术思想虽然具有反传统的精神,但是他的绘画还是继承了传统的艺术精髓与美学观,他的“借古以开今”的艺术思想并没有脱离传统的美学观。可见,石涛等艺术大师的艺术思想对于当下艺术设计的美学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3.有助于建立创新的艺术精神

艺术创新是艺术家所应该追求的目标,其艺术作品才能有独特性与生命力。但是创新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去发展与创新,张大千先生在谈论石涛的艺术时说:“石涛的绘画风格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勇于创新而形成的。”张大千、黄宾虹、傅抱石等都是近现代勇于创新的一代大师,探寻他们的艺术之路可以发现在继承中发展创新的重要性,这也是艺术发展与生存应该遵循的规律,保守的继承会失去艺术的独特性与生命力。现代艺术设计应该摆脱西方美学思想的影响,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创作出具有时代气息与鲜明特色的设计作品。石涛的“借古以开今”“我自用我法”等艺术思想在当下的艺术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他的艺术思想可以让艺术家们明确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和如何创新的问题。

综上所述,石涛等大师的艺术思想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价值。艺术设计是艺术门类中的一枝耀眼的鲜花,它与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门类具有相同的艺术发展规律,如果违背了艺术发展的规律,艺术设计将会失去自己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的创新性。可见,在当下这种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应该如何继承与创新,在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之下能够在艺术设计中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傅抱石.傅抱石谈艺录[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7.

[2] 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3]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卞宗舜.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

[5] 王逊.中国美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猜你喜欢

现代设计石涛价值
论石涛之画法与禅法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苍松秋色》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